《知否》中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小鄒氏就是“不作不死”的典範

長篇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小鄒氏由於她的貪婪和愚蠢,一通作死,硬是將一副好牌打爛了,結局悲慘。

小鄒氏是國舅沈從興原配夫人大鄒氏的親妹妹。大鄒氏溫良賢淑,與丈夫沈國舅夫妻感情甚篤,深得沈國舅喜歡。後來大鄒氏為救沈國舅的姐姐,也就是後來的沈皇后而死。

《知否》中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小鄒氏就是“不作不死”的典範

沈國舅為了報答亡妻大鄒氏對沈家的恩情,本來是要續娶妻妹小鄒氏為妻的,但後來皇帝為了穩定朝局,鞏固皇權,決定由沈家與英國公張家聯姻。沈國舅為了保住鄒家一門的榮華富貴,納了小鄒氏為妾,小鄒氏雖為妾室但卻是獲得皇封誥命的貴妾。

小鄒氏雖然沒能成為沈國舅的正妻,但由於沈國舅對亡妻大鄒氏深懷歉疚,所以對小鄒氏格外寵愛,在國舅府小鄒氏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日子過得很風光。只要小鄒氏的行為不過分,沈國舅的正妻張氏也是能容得下小鄒氏的。

按理說,小鄒氏有丈夫的寵愛,有敕封的誥命,只要安分守己,以後的日子應該過得很滋潤。可是,愚蠢的小鄒氏卻仗著鄒家對沈家有恩,囂張跋扈,硬是把一張好牌打爛了。

首先,她不該仗著丈夫的寵愛,不把正妻張氏放在眼裡。

《知否》中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小鄒氏就是“不作不死”的典範

在禮法森嚴的封建社會,嫡庶分明,不可僭越。可這個小鄒氏卻仗著丈夫的寵愛不知高低,囂張跋扈,欺辱張氏。尤其是在張氏生產之際扣下御醫,險些讓張氏丟了性命。

張氏系出名門,是英國公家的嫡女。英國公是武將出身,在京城樹大更深,新皇帝剛繼位根基不穩,還要倚重像英國公這樣的重臣。連皇上都要倚重的人,小鄒氏居然都敢得罪,你說她是不是找死。

小鄒氏挑戰張氏的結局就是自己被連扇50個耳光後褫奪封號、逐出沈家,沈國舅被罷官閉門思過,她的兩個兄弟被抄家流放。

其次,她不該耍心眼欺騙沈國舅。

小鄒氏懷孕了,當她得知自己的胎兒不保後,就心生一計欺騙丈夫。她把自己的外甥也就是姐姐和沈國舅的孩子推進水裡,然後自己跳進水裡救人。因為救自己的外甥導致了自己的流產,這讓沈國舅更加內疚。

可是,她導演的這一齣戲被張家識破了,告訴了沈國舅,讓沈國舅看清了她虛偽的真面目。

愚蠢的小鄒氏她不懂的是,她唯一的依靠只有沈國舅,只有丈夫好自己才會好。因為她的胡作非為,讓沈國舅陷入困境,差點連累到皇后和皇長子地位不保,在這種情況下她這樣的小人物能有什麼好結局。

真應了一句話:“天讓你亡,必先讓你狂!”不作不死!

《知否》中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小鄒氏就是“不作不死”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