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提起汽車產業,德國是無可爭議的汽車王國,自從1886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輛汽車至今,德國的汽車產業一直領先於世界。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然而近日,汽車王國出了一個大新聞,德國汽車租賃公司Sixt與比亞迪簽署了10萬輛的合作協議,在未來的6年裡陸續投放到德國高階汽車租賃市場,此訊息一出,德媒坐不住了,

10月7日德國《焦點》週刊在報道中稱:“Sixt給中國企業的大訂單是對德國汽車製造商的一記耳光。”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這記“耳光”的背後,對德國汽車產業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一直以來,汽車產業都有著現代工業王冠的說法,比起航空航天、船舶製造等高精尖產業,汽車產業更加被國家所重視,因為汽車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結構複雜、產量大、更新快,這也意味著想造出一輛普普通通的家用汽車,必須要配備龐大的上下游供應鏈,涉及產品研發、機械製造、材料技術、電氣技術、軟體控制等諸多領域的技術。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密集的技術背後牽扯成千上萬的配套企業,幾百萬的人員就業,汽車產品的更新換代同樣是新技術的更迭,同時也能對映

整個工業體系。

所以,汽車產業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比亞迪能突破德國汽車產業的封鎖,獲得

歐洲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之一Sixt公司的認可,其優秀的產品力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很多人也在疑惑,積累深厚的德國汽車產業,為什麼在新崛起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吃了敗仗呢?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究其原因卻在於德國汽車產業的“深厚積累”上。

正如上文所說,汽車產業的背後是盤根錯節的上下游供應鏈,德國汽車王國經營的這130多年的時間裡,優秀的燃油汽車三大件已經成為絕對的技術壁壘,其他後來車企想要繞過這些專利直道超越基本不可能,就拿我們熟悉的賓士、寶馬來說,引進國內已經近二十年,

目前賓士、寶馬的國產化率分別為80。01%、79。66%,核心技術依然被德國牢牢把控,而這些技術壁壘自然是要靠高溢價來買單的,

手握這些技術,完全可以讓德國汽車產業“躺著賺錢”。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德國人的收入和工作讓我們太羨慕了,一週上幾天班還拿著高薪,動不動手裡的工作一放就去休假,為什麼會這樣?德國工業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龍頭產業太多了,大企業發展起來了帶動著配套的小企業也一併“起飛”,核心技術在人家手裡握著,源源不斷的訂單,加上高溢價帶來的利潤,賺錢如同“喝水”,一天生產的產品利潤頂得上中國企業生產十幾天的利潤,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這種差距是無法彌補的。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如此大的優勢,讓德國拋棄“躺著賺錢”的燃油車轉型為新能源汽車,誰來牽頭誰又去響應呢?這才造成了現在“吃老本”的狀態,德國想換賽道從頭競爭新能源汽車賽道,難上加難。

反觀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表現是怎樣的呢?

正如傳統燃油汽車巨頭顧慮的那樣,比亞迪第一款純電動車F3 e銷量十分慘淡,之後2008年底探索的油電雙模F3 DM,在深圳補貼8萬元的前提下,銷量依然不過千輛。不過比亞迪一直以埋頭科研的“理科生”形象為大眾熟知,直到2020年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解決磷酸鋰鐵電池能量密度低續航里程短的問題,之後2021年推出超級混動DM-i技術,這才用技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比亞迪超級混動DM-i技術難就難在省油,根據2008年第一代DM平臺重新開發,將混動模式下百公里油耗打到了4升左右,為此解決發動機高壓縮比、高散熱量、熱效率等棘手問題,僅一個DM-i技術就申請幾百項專利,將混動車型價格打到同級別燃油車的價格,從此厚積薄發的比亞迪迎來銷量爆發期。在刀片電池的加持下,比亞迪純電車型得到廣泛好評,旗下的唐 EV和漢 EV更是讓消費者見識到了高階新能源車的魅力。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新能源汽車的巨大成功促使著比亞迪加速海外市場佈局,從1998年比亞迪在荷蘭成立歐洲分公司到如今業務遍及歐洲20多個國家、超過100個城市,畢竟在盈利方面,海外出口始終佔據著重要地位,在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歐洲線上釋出會亮相的三款車型,唐 EV和漢 EV起售價格達到了7。2萬歐元,售價超過特斯拉Model Y 5。1-6。7萬歐元定價。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穩步發展的比亞迪只是中國出口汽車的一個縮影,在2021年中國出口的新車總量就已經達到201。5萬輛,世界排名第三,而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汽車出口量就已經達到191萬輛,超越德國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實現歷史性突破,而中國今年的汽車出口增長點,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德企下單10萬輛比亞迪,汽車王國被“扇耳光”,影響到底有多大?

作為傳統汽車大國的德國面對中國汽車的崛起壓力非常大,先有德國財政部長不同意歐盟2035年禁售燃油車計劃,後有德國積極尋求與中國車企投資合作,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後,都是德國在試圖鞏固汽車王國的地位,但中國在

新能源汽車配套領域的技術能力已經足以說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將是未來新的汽車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