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學習如何求助?不只為難自己,別人也失去了快樂和幸福的機會

“在擁擠的地鐵中,我第一次走近一位男乘客,胃部就感到不適。我開口向他詢問是否可以讓座給我。不幸的是,我開始臉色蒼白,頭暈目眩,我不是在演戲,我真的覺得快要死了。”

這是一項迄今為止被認為最糟糕、最痛苦的研究經歷之一,人們在尋求幫助的時候,感覺糟透了。

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合作思維,求助已經成為了人們必備的底層能力,可真的有太多人仍然不會尋求幫助。

如果你在求助時,也像上面那位求助者一樣緊張不安,或者雖然得到了幫助,卻冒犯了別人,那麼這本《如何正確求助》就太適合你了。

還不學習如何求助?不只為難自己,別人也失去了快樂和幸福的機會

本書的作者海蒂·格蘭特是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動機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這本書是他數十年研究成果的精華。

書中用有趣的故事和研究案例展示給人們,只要調整好心態,用對方法,不但很容易得到幫助,同時還能給對方帶來快樂和幸福。一起來看看你可能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吧。

1、我們為什麼覺得向別人求助這麼難?

“要找別人幫忙嗎?還是算了,先自己嘗試吧,實在不行了……再說。”

這樣的內心鬥爭,並非代表一種獨立,而是找別人幫忙,我們有很多顧慮。

首先就是怕被拒絕。

而作者表示,我們推測對方能否答應幫忙時,往往只考慮事情的困難和給對方帶來的麻煩,卻嚴重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對方說“不”要付出的代價。

請你回憶一下上次拒絕別人時的心情,並不那麼好受吧?沒錯,一個人當然有拒絕別人的權利,但也真的會伴隨不小的痛苦。

研究者們讓一些學生請人幫忙填一份調查問卷,無論對方是否同意,都隨即提出第二個請求,幫忙發一封郵件。結果顯示,學生們認為只有18%的人會答應發郵件,實際數字卻是43%。

真相就是,沒人喜歡兩次都被別人看做一個不近人情的混蛋,畢竟一次已經夠糟糕了。

如果你遇到拒絕過你的人,第二次想要向他求助,千萬不要不好意思,幫你解決問題,他們就有機會感覺好起來。

不想求助,除了害怕被拒絕,還會害怕被人討厭。然而另一個真相就是,我們低估了給予幫助給人帶來的喜悅和幸福。

老子說:“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也就是阿爾伯特・哈伯德說過的,“聰明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幫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主動去幫助別人。”

作者在大量研究中得出結論,給予別人的幫助越多,生活中就會有越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那些在慈善機構工作,或者參加志願者活動的人,通常都享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他們的健康水平和自尊也會更高。

哪怕是幫助別人做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讓人愉悅一整天。

我先生就因為早晨幫一位老阿姨拿大箱子上樓梯,直到晚上心情都很好,還覺得一整天的工作表現都相當不錯。以至於後來,他幫老人或者女士拿重東西的事情越來越多。雖然有好幾次,都被年輕女孩的第一反應誤會,懷疑他是不是不安好心,要搶了東西就走,讓他哭笑不得,可他還是堅持看見了就去幫忙。因為帶給他的感覺實在太好了。

這也是作者想要我們放下的另一個誤會,就是

人們比我們想象的更樂於助人。

原因很簡單,人們的“認知失調”會延續人們助人的本能。

什麼是認知失調呢?就是一個人對某事或某人出現了不一致或者矛盾的觀點,會造成一種心理上的痛苦。

為了減少這種痛苦,人們會努力保持一致性所帶來的舒適感。

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對抗自己的“認知失調”的。

朋友問他,出差的兩個星期裡,可否把一盆花放在他家,作者欣然接受了。緊接著,朋友又問,還能放一隻狗嗎?是的,作者又同意了。有個聲音在說:“我是一個好人,我要樂於助人,並且我會一直這樣認為下去。”於是,一整年作者都在清理狗毛。

所以,不會求助的人,首先要解決思想上的諸多顧慮,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人性,就會發現,大膽說出你的需求,其實也間接滿足了對方的某些需求。

還不學習如何求助?不只為難自己,別人也失去了快樂和幸福的機會

2、請求幫助時,千萬不能踩的雷

上面的那個故事中,作者特意說出了他的過後,清理了一整年的狗毛。說明朋友一直在求助,而作者也一直在答應。朋友確實得到了幫助,可是這樣的求助能算成功嗎?當然不,作者顯然並沒有表面答應得那麼輕鬆。

好的求助一定是互利的,得到幫助的同時,也要多想一想,是否能給別人帶來好的感受,或者體現了對方的價值、收穫成長。

這裡我挑出幾點,是你必須要注意的,一旦你做了,即使得到了幫助,也很難讓幫助你的人真的開心。

第一點,使用免責宣告。

“如果我有選擇的話是不會麻煩你的。”這會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幾乎把對方放在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上,如果拒絕,那就是見死不救,誰能感覺舒服呢?

不要將你的為難轉嫁給對方,少說自己,多關注別人的感受。當人們感受到自己被關注到的時候,會帶著感激去幫助關心他們的人。

第二點,強調幫助者會喜歡幫助你。

“我的車送去維修了,你能來接我一下嗎?我好久沒見你了,我們去喝杯咖啡聊聊天,享受一下下班後的時光吧!”沒錯,幫助別人能讓人快樂。但是提醒對方他將得到的快樂,往往也就讓他失去了這份快樂。這明顯有操控的意味,況且,“你怎麼知道我不享受獨處的時光呢?”

第三點,輕描淡寫你的需求。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我發你一個檔案,幫我快速校對一下就可以了,不會花你很長時間的。”結果,竟然是一篇6000多字的材料。

你會不會有種被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呢?反正我有過,這會引起我強烈的逆反心理。如果你告訴我真實的困境,我可能會不惜花費時間去幫助你,但是把它說得那麼輕鬆,只會讓我下定決心,學會拒絕你。

尋求幫助的前提,一定不要剝奪對方的主動權,讓別人有選擇,想要去幫助你,從而收穫他們的需求。

說到底,要有同理心,一切讓人不舒服的方式,都是求助時的大忌。

還不學習如何求助?不只為難自己,別人也失去了快樂和幸福的機會

3、做好這四個步驟,求助不再難

第一步,幫助者需要了解你可能需要幫助。

這一點在家庭生活中是個普遍的問題,特別是女性容易犯這個錯誤。妻子認為看電視的丈夫應該注意到自己的需求,皺一個眉頭,就會主動來關心自己,“需要我幫你把瓶子擰開嗎?”作者用實驗表明,當人們專注在自己的事情裡時,幾乎不會注意到周圍的異常。

求助一定是主動說出來的。

第二步,幫助者需要知道你渴望得到幫助。

經常有人幫助了別人,自己卻尷尬得要死。比如給一位大肚子女士讓座,如果對方是一位孕婦,當然很感謝你;可就怕遇到的只是一位“微胖界”美女,這就尷尬了。

所以,即使人們發現了你的困擾,想要提供幫助,還是要由你真的提出了需求,才能打消他們的顧慮。

第三步,幫助者需要承擔起幫助你的責任。

回想一下,當你收到群發訊息的時候是什麼感受?一定認為收到一個潛在資訊,“我可以不予迴應。”

曾經地鐵上有個年輕女孩被男子拉拽的事件,女孩沒有隨意放聲呼救,而是死死抱住一名安檢人員,最終成功得救。這就完美避免了“旁觀者效應“,保安會明確知道,自己需要負起這份責任,而不會考慮“我不管,會不會還有別人幫忙。”

所以,更可能得到幫助的做法是,單獨與你要求助的人聯絡。

第四步,接受幫助者給予你的一切幫助。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沒有人是等在原地為你提供幫助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即使對方沒有忙到不可開交,也有享受休息的自由。

提出幫助請求,對方的能力和時間,你大致應該是瞭解的,不要提出難為別人的要求。並且要敞開心扉接受一切別人給予你的幫助,不要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失望或不開心。

古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日常的求助,雖不至於此,但只要別人給予了幫助,我們需要回饋的就是感恩,而不是不滿足。

還不學習如何求助?不只為難自己,別人也失去了快樂和幸福的機會

寫在最後

在一次反思“朋友關係”的心理作業上,我發現自己非常不愛“麻煩”朋友,而卻很喜歡幫助朋友。很多理論都表明,沒有“麻煩”的往來,反而不利於關係的發展。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看完這本書更加有所感悟,總不向別人求助,其實是自私的行為。幫助別人時,我們得到了快樂和滿足,卻從不找別人幫忙,就是剝奪別人提升幸福的機會了。

最後,願我們都能從這本書中,學會用真誠的心態,用對的方法,向你的朋友們尋求幫助。既不再為難自己,又給對方帶去一些不錯的感受。

畢竟,好的關係,是麻煩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