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爺倆是中國開始追封皇帝習俗的開啟

公元155年,曹操出生,老爹曹嵩是漢朝的高層官員。曹嵩的養父曹騰,雖然是一個宦官,但卻是一個好宦官。此時在位的漢桓帝劉志,能夠順利上位並且掌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曹騰的幫忙。所以漢桓帝掌權之後,對曹家也回報甚多。

公元168年,漢桓帝死了,漢靈帝上位。此時曹騰已死,但曹操的父親曹嵩,在朝中頗有聲望,被漢靈帝提拔為大司農,相當於民國時期的財政總長。曹嵩這個人很會斂財。二十年後,曹嵩下了血本,拿出上億的身家四處疏通,直接當上了太尉(相當於民國的國防總長)。

他們爺倆是中國開始追封皇帝習俗的開啟

身為高幹子弟的曹操,早年卻少有紈絝習氣,反倒是博覽群書、任性好俠。曹操讀書,從來不讀死書,不像那些老學究一樣,端著四書五經咬文嚼字。老曹看的都是兵法、治國之類的東西,甚至還能給古代兵法做批註。當時有兩個大儒——橋玄和何顒,都認為曹操是真正的大才。

公元174年,曹操20歲了,因高幹子弟的身份入朝為官。不久之後,在老爹的疏通下,曹操被任命為首都洛陽城北門安全工作。

曹操堅決嚴肅法紀,堅持原則,根本不賣那些洛陽城內大人物的面子。很快,在曹操的治理下,京城內的治安水平上了好幾個臺階。但曹操的嚴格執法得罪了不少洛陽城內的權貴。後來大家想了個辦法,把他明升暗降,外調到頓丘。

在頓丘幹了兩年之後,因為堂妹夫犯了事被株連,曹操被免了官職,回到家鄉譙縣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來在老爹的幫忙下,曹操被再次起用,被任命為議郎,大概就是個給皇帝提建議的一個小官。在這個崗位上,曹操依然恪盡職守,多次向皇帝進言。但結果除了更遭人恨之外,再沒有任何收穫。

此時的曹操,已經快三十歲了。但對於自己的前途,卻越發的迷惑:為什麼秉公執法,卻被權貴們聯手排斥?為什麼明明沒有犯錯,卻要受到牽連貶官?為什麼仗義執言,向皇帝努力諫言,結果除了更遭人記恨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曹操處於矛盾糾結之下。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恰好三十歲的曹操,開始進入軍界工作。被拜為騎都尉,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團長。上任之後,曹操率軍協助東漢末年的名將皇甫嵩,在潁川大破黃巾軍,斬敵數萬。憑著這份功勞,曹操升遷為濟南相,曹操依然保持清廉本色,在當地治政嚴明。但此時經過黃巾之亂的東漢朝廷,已經徹底積重難返,到處都是弊病。不管曹操再怎麼努力,仍然無法改變更多的事情。

面對多方面的壓力,清廉的曹操不願和那些權貴同流合汙。所以最後沒辦法,曹操只能第二次選擇離職,退歸林下。

再次清閒下來的曹操,開始繼續思考自己之前的問題。最後他認為:有了槍桿子才能說了算。

曹操的父親曹嵩,之前因身為防長,卻鎮壓黃巾起義辦事不利,被漢靈帝給免職了。曹嵩把棺材本都拿了出來,疏通各處,最後終於當上了新任防長,這也是曹嵩一生的權力頂點了。有了父親的庇佑,曹操想參軍還是很容易的。不久,漢靈帝下令組建一支中央直屬的精銳軍隊(西園八校尉)。曹操應召入伍,成為這支精銳軍隊當中,地位最高的八名將領之一(校尉)。這八個校尉裡,還有一個人很出名,就是袁紹。

公元188年四月,曹嵩在僅僅做了六個月的防長,就被漢靈帝給免職了。失去了老爹的庇護,曹操很鬱悶。不料第二年,漢靈帝就死了。於是有了何進和宦官之亂,董卓進京。董卓廢掉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

曹操拒絕董卓的拉攏,逃離長安,到了陳留以後,曹操散盡家財,招募義軍,準備反抗董卓。其父曹嵩也是拿出了之前所有貪汙所得,幫助曹操招募軍隊。還邀請族內很多年輕人,加入曹操的軍隊當中。

這一年,曹操35歲,終於有了自己的嫡系軍隊,開始了他橫掃天下的霸業。

在曹操起兵的同時,各地豪強也紛紛起兵,大家擁立之前誅殺宦官的袁紹為盟主,共同征討董卓。但是,雙方交戰之後,聯軍卻處於下風。這主要是因為聯軍本質上是烏合之眾,各抱鬼胎。但當時有兩股力量是敢於和董卓軍硬碰硬的。一個是曹操,一個是孫堅。孫堅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孫策,一個叫孫權,後來成了曹操一生的遺憾。

聯軍討伐董卓失敗了。但董卓也被王允、呂布等幹掉。曹操則回去繼續積蓄力量。

他們爺倆是中國開始追封皇帝習俗的開啟

公元 191年,曹操在東郡大敗當地豪強,統一了東郡(今河南省東北部、山東省西部),終於有了自己的實際控制地盤。此時曹操仍算是袁紹的下屬,袁紹封其為東郡太守。

公元192年,曹操打敗了青州黃巾軍,地盤再次擴大。在打敗青州黃巾軍後,曹操將其中精銳重新整編,組成青州軍,號稱三十萬之眾。這支青州軍,後來也成了曹操橫掃天下的基礎。

公元193年,曹操先後擊敗袁術、黑山軍、南匈奴、陶謙,地盤再次擴大。此時的曹操,在經過連續幾年的征戰之後,已經近乎擁有一州之地,坐擁軍隊數十萬,儼然是當時天下最強的諸侯勢力之一。於是曹操派人去請在琅琊山避禍的父親,希望父親曹嵩能夠來他這邊。如今正是亂世,而此時的曹操,已經有了保護家人的能力。

但曹操萬萬沒想到,曹嵩收到訊息後,帶人前來的路上,卻被陶謙派人給幹掉了。

這一年,曹操40歲。

殺父之仇,如何能夠不報?曹操當即下令,傾盡精銳,去征討陶謙。但就在曹操即將吃掉陶謙的時候,身後卻忽然發生了叛亂,呂布打了進來。這一役,曹操幾乎丟失了大半個兗州。數年辛苦,毀於一旦。面對呂布的威脅,曹操只能暫時放棄報仇,揮師返回,總算保住了一部分地盤。

曹操到底還是能力很強,站住腳之後,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就擊敗了呂布,重新收復了兗州。但此時陶謙已死,曹操再沒了報仇的機會。恰在此事,東邊的李傕、郭汜火併,讓漢獻帝逃了出來。曹操當即率軍前往洛陽,將漢獻帝和漢朝的文武百官都迎回自己的老窩許昌。自此,曹操手裡有了漢獻帝這張牌,平定天下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此時的曹操,或許還想著做一個匡扶社稷的名臣,想要真正地名垂千古。

迎回漢獻帝后,曹操繼續征戰,征討宛城張繡。張繡起先投降,但又反叛。在這場反叛當中,曹操差一點戰死,而他的長子曹昂,則是替他死在了這場叛亂當中。這一年,曹操43歲,白髮人送黑髮人。

宛城之戰後,曹操兩次征討張繡,都小勝而回,卻並沒有徹底擊敗張繡。同一年,曹操又東征袁術,拿下了不少地盤。

公元198年,曹操44歲,滅李傕,滅呂布,基本控制了徐州。公元199年,曹操又屢次征戰,將地盤擴張到黃河以北。這一年,屢次和他作對的張繡,再次投降了他。面對張繡的投降,曹操卻選擇了既往不咎,大度地饒了張繡,甚至還和張繡結成了兒女親家。

但是,就在曹操屢次勝利,地盤越來越大的同時,身後卻再次來了一場叛亂。

這一次,背叛他的不再是他的屬下,而是他當初辛苦救回來的皇帝陛下。

公元200年,漢獻帝劉協為了擺脫傀儡身份,想清除掉曹操,讓國丈董承聯絡外面的劉備等人,打算在曹操回到許昌的時候,誅殺曹操。但最終,事情敗露,曹操得知了此事,提前粉碎了這場政變。這次事件,後世史稱“衣帶詔”之變。

沒有人知道,當曹操得知漢獻帝打算透過政變殺自己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經歷衣帶詔事件的曹操,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蛻變。自此之後,曹操從一個想要匡扶社稷的能臣,徹底變成了一個志在天下的奸雄。

於是,曹操當著漢獻帝的面,將當時已有身孕的董貴人(董承之女),親自下令處死。

北方的袁紹,自稱受天子所託,要前來滅掉曹操。官渡之戰爆發。

他們爺倆是中國開始追封皇帝習俗的開啟

公元200年,袁紹大將顏良進軍白馬,拉開了官渡大戰的序幕。在經過一番前期戰鬥後,雙方對峙於官渡地區。袁紹精兵十數萬,號稱七十萬大軍。而曹操號稱十萬,但實際上只有數萬軍隊而已。而且這其中,因為連年大戰,很多都還帶著傷。

這仗,怎麼看曹操都是必輸。但是曹操打贏了。

官渡之戰後,曹操已經成了北方新的霸主。兩年之後,公元202年,袁紹病死。五年之後,曹操終於鯨吞北方四州之地,並且吃掉了豫州和司州。然後又北征烏桓,徹底肅清了袁家餘孽。

至此,曹操已經坐擁八州之地,佔據了半個天下。整個長江以北,大多歸屬於曹操統轄。而南方,此時依然處在分裂當中。整個天下,終於再沒有任何一方勢力,比曹操更強了。

天下一統,似乎已經近在眼前了。

公元208年,曹操自任為丞相,大權獨攬,隨即大軍南下,進攻荊州的劉表。赤壁之戰,拉開帷幕。

他們爺倆是中國開始追封皇帝習俗的開啟

赤壁之戰時,曹操已經54歲了,經歷了自己人生當中的又一次慘敗,讓曹操徹底沒了統一天下的希望。

赤壁之戰後,曹操南下的阻力已經極大,只能將目光投向西面的涼州。在經過兩年多的戰鬥後,平定涼州。

公元213年,恢復元氣的曹操,再次率軍四十萬,南征孫權。但此時的孫權,已經坐穩了江東之地。雙方短暫接觸之後,曹操發現自己根本沒機會取勝,只能退兵。這一年,曹操59歲了。

荊州打不動,東吳打不動,曹操不得不重新轉移目光,將目光投向漢中,準備先取漢中,然後以漢中為跳板,去攻佔蜀地。但是,此時的蜀地,已經被劉備先一步進入。於是曹操攻佔漢中以後,面對劉備的死守,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再次退兵。

公元217年,曹操再次進攻孫權,小勝,逼得孫權請降,但也無力再攻入江東。恰好此時劉備開始進攻漢中,曹操不得不放棄孫權,轉頭再去對付劉備。

公元218年,漢中之戰,曹操64歲了,敗於劉備之手,失去了整個漢中。

公元219年,就在漢中之戰剛剛落下帷幕以後,鎮守荊州的關羽,為了配合劉備在漢中的勝利,向襄樊發動突襲。曹操命麾下大將於禁,率三萬精銳前去救援樊城,卻被關羽水淹七軍。後曹操返回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總算擋住了關羽。與此同時,江東的孫權因為害怕蜀國發展太過迅速,從背後偷襲了關羽。關羽敗走麥城,襄樊之危終於被解。

但是,解除了襄樊之危的曹操,並沒有任何高興的心思,反倒十分落寞。關羽,是他昔日特別欣賞的人才。如今,關羽死了,他也到了暮年。但天下距離統一,依然遙遙無期。

他們爺倆是中國開始追封皇帝習俗的開啟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關羽敗走麥城後,孫權將其頭顱,送往洛陽,送到了曹操手中。曹操見到關羽的頭顱,更加落寞,下令將關羽以諸侯之禮安葬。再之後,孫權又主動上表,希望曹操代漢稱帝。孫權此舉,自然是想把曹操架在火上烤。但面對孫權的上表,曹操卻難得說了一句真心話。

“若天命在我,我為周文王。”

從起兵開始,我從來不是為了自己能夠做皇帝,更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耀。我只是為了天下太平,能夠締造一個盛世,僅此而已。如果當初赤壁之戰勝了,我或許就能真的一統天下,然後當著所有人的面,將權力重新還給漢獻帝,再造漢家?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於洛陽,終年66歲。

同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篡漢建立魏國,追封爺爺曹嵩為魏太帝,追封父親曹操為魏武帝。曹操爺倆,是中國開始追封皇帝習俗的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