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勸我有糖尿病的爺爺吃蛋糕,低情商不會說話的人有多討厭

親戚勸我有糖尿病的爺爺吃蛋糕,低情商不會說話的人有多討厭

樹洞——傾訴人:曼迪

昨天是爺爺的八十大壽,一眾親朋好友相聚在一起為他作壽。很多都帶了禮物,有衣服,有鞋子,還有些帶菸酒或牛奶水果的聊表心意。

快開席的時候,我一個表姑拿著一個20寸的大蛋糕來了,還說是現做的,她等了一會,所以才來晚了。表姑是我二爺的女兒,管我爺爺叫大伯。

往年爺爺的生日,我們都在家過,我媽會做一些清淡的飯菜,不備蛋糕和壽包一類的,因為爺爺有很重的糖尿病不能吃,今年是大壽,所以在餐館裡待客。

席間大間推杯換盞,聊的也很開心,這麼多親戚聚在一塊也不容易,感覺我爺爺很久沒這麼開心過了。

酒足飯飽後,大家都要散了,我那表姑提了一句說,蛋糕還沒切呢。說著就把放在邊上的蛋糕擺上了桌子。

孩子們一窩蜂一樣聚了過去。我爸還開玩笑說,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看見蛋糕兩眼放光。

表姑把蛋糕分的差不多了,看見還剩一些,就說讓大伯(也就是我爺爺)也吃點吧,這蛋糕新鮮做的,很好吃。

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這人說話簡直不過腦子,親戚們都知道我爺爺早年得了糖尿病,常年吃藥,現在胰島素已經沒有用了。

平時在家,我媽都小心翼翼地控制他的飲食,就這今年還去了三次醫院,上個月底剛從醫院回家。讓我爺爺吃蛋糕,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我當時就急了,衝她說,爺爺不能吃蛋糕。我承認我當時聲音有點大,態度看上去不是很好,因為我太著急了,絕對沒有不尊敬長輩的意思。

可能我表姑覺得下不來臺,當場就不高興了,拉著臉說,大人說話,小孩子插什麼嘴?又對我爺爺笑笑說,“大伯,吃一小塊沒事,我給你切。”

我媽見這樣過來打圓場,讓我表姑別多心,說小孩子不會說話,我爺爺確實不能吃甜食,這剛出院,醫生叮囑過的。

我看了一眼我爺爺,其實他當時真的很期待能吃一口蛋糕,聽我媽這樣說,他有點失望地把頭低下了,像個得不到禮物的小孩。都說老變小,人老了就是會像小孩一樣。

大家也都跟著幫腔,說我們自己吃。大家都很同情爺爺,但是為了他的健康著想,確實不能給他吃。萬一出了問題,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但我表姑依舊不依不饒,對我媽說,“嫂子你別都聽醫生的,有些醫生就是喜歡嚇唬人,吃一小塊沒事的,我大伯也想吃。”邊說還邊拿了一塊蛋糕過來要遞給我爺爺。

我當時真是服氣,別人都說成這樣了,她還要一意孤行。眼看她要遞到我爺爺手上了,我爸終於忍不住了,衝我表姑吼了一句。

“不聽醫生的難道聽你的?萬一出了問題,是不是你負責?住院的話是不是你出醫藥費你去照顧?”把我表姑吼愣住了,我當時在心裡暗自給我爸拍手叫好。

我表姑也生氣地回懟,兩人見狀就要吵起來了。最後還是我二爺爺,也就是表姑的爸爸發話了,讓我表姑閉嘴,不該說的別說了,我表姑才嘟囔著說,不說就不說了。

好好的一個生日宴,因為這個小插曲搞得大家都不開心,差點破壞了整場氣氛。

我這表姑,是出了名的情商低,我經常聽我媽和我嬸嬸在背後說她不識大體,不懂看人眼色,在家人群裡懟別人,說話不過腦子,讓人為難,今天我算見識到了。

親戚勸我有糖尿病的爺爺吃蛋糕,低情商不會說話的人有多討厭

花衣魔笛手的話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共情,也叫同理心,這個詞表達的不是判斷,而是體驗,即用你的心感受他人的感受,體驗他人的體驗。

而有些人,是不具備共情的能力的。

這樣的人,不能覺察到別人的態度,或者說直接忽略別人的態度,當別人已經不高興的時候,他們還在一個勁的強人所難,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想法。

他們很少會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所以說話過於直接,很少會和顏悅色的說話,說出去的話往往讓人不爽。

還很喜歡觸碰別人的雷區,儘管有人極力勸阻,他們還要堅持去踩別人的底線,跟這樣的人在一起總是會很累,很不舒服。

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所以,永遠不要覺得,說話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蔡康永曾說過:“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也要學會適應這個社會,

成熟的一個表現就是學會察顏觀色。

交談是最為難的事,也是最為容易的事,在什麼樣的場合說什麼樣的話,我們需要去斟酌,這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教養。

其實,如果不想成為這樣的人,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

換位思考

在說出每一句話之前,先站在對方的立場,先想想如果別人對自己說了這樣的話,自己能否接受或者容忍,是不是該說出口就會有一個清晰的判斷。

要記住,

情商高的人讓別人高興;智商高的人讓自己高興;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自己不高興了還要不讓別人高興;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會讓大家都高興。

親戚勸我有糖尿病的爺爺吃蛋糕,低情商不會說話的人有多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