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互相點讚了——讀《夜晚的潛水艇》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裡,發現了一個朋友為另一個朋友點贊。而我片面地認為,這兩個人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於是在他們的留言下方開玩笑說,穿越時空了。

因為朋友圈被設定為一月可見,我已經沒辦法截圖證明這件事了。但是我朋友圈裡至少發生了三四起類似的“懸案”,讓我困惑不已。

而身邊的王Q、李Q也有類似的困惑,類似的經歷和困惑你有沒有?

如果有,我們就一起努力去尋找答案吧。

我的第一直觀感受,就是西方的所謂“六人定律”。也就是說兩個完全陌生的人之間,可以透過六個人來建立聯絡,也稱作“六人法則”,也稱之為“六人定理”,也有的稱之為“六度分離理論”。

無論怎麼翻譯,都是一個意思,都是告訴你,世界如此之小,你和英國女王、日本天皇、美國總統和世界首富之間,只有6個人的距離,更別說你和你的偶像了。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舉不勝數,就不舉了。

所以,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能夠在你朋友圈裡互相點贊,那是因為他們之前已經透過6個人建立了聯絡,而你並不是這個六分之一,所以你才會困惑。

村上春樹在《1Q84》中說,“人生本來就是有無數的岔路口,在沒有經歷過的

時候,誰也無法判斷哪些選擇一定是到達終點的最優路徑。”

村上春樹的意思是說,人生的命運充滿了太多的不確性和偶然性。決定人生最終命運的卻是一個個分岔時的選擇。每一個選擇,都是分岔,都決定了人生不同的道路,但誰都無法判斷哪些選擇是最佳路徑。

所以,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能夠在你朋友圈裡互相點贊,那是因為他們生命中出現的偶然性,面對這種偶然性,我們無法解釋,一切歸結於命運,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是最好的安慰劑。

帶著這個困惑讀書,讀很多書的時候都能關聯到問題,最好的答案可能就潛伏在博爾赫斯《小徑分岔的花園》裡。這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但值得一讀。捕快在此引用一些內容,供大家品鑑:

“在所有的虛構小說中,每逢一個人面臨幾種不同的選擇時,總是選擇一種可能,排除其他;在彭(版本不同,譯名可能略有差異,此處以王永年譯本為準)的錯綜複雜的小說中,主人公卻選擇了所有的可能性。這樣一來,就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後世,許多不同的時間,衍生不已,枝葉紛披。”

“小徑分岔的花園是一個龐大的謎語,或者是寓言故事,謎底是時間。”

“您的祖先和牛頓、叔本華不同的地方是他認為時間沒有同一性和絕對性。時間有無數系列,背離的、匯合的和平行的時間織成一張不斷增長、錯綜複雜的網。由互相靠攏、分歧、交錯或者永遠互不干擾的時間織成的網路中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時間裡,我們並不存在;在某些時間,有你而沒有我;在另一些時間,有我而沒有你;再有一些時間,你我都存在。 ”

簡短的文字,卻讓人大呼看不懂。我也讀了幾遍,也看不太懂。但不妨再引用書中的一句話,或許能夠給我們一個可能的答案——“因為時間永遠分岔,通向無數的將來。在將來的某個時刻,我可以成為您的敵人。”

我也是突然間,對這句話有了一種新的理解,那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很奇妙的。人生中永遠不應當相遇的人,成為了敵人,或者成為了朋友,原因就是時間永遠分岔,通向無數的將來。

你和她的相遇相知相愛,或者反目成仇,都是無數將來的一種。而這些可能性或者說是偶然性,自然都是命運的安排,或者說是時間分岔時的自然選擇。

所以,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能夠在你朋友圈裡互相點贊,那是因為時間分岔時的自然選擇。

朋友圈裡,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互相點讚了——讀《夜晚的潛水艇》

2017年2月,我每天中午都會在江寧織造府的小花園裡大聲朗讀博爾赫斯的詩,《面前的月亮》《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夜晚的故事》等詩集就是在那裡讀完的。在讀小說《小徑分岔的花園》時,卻被裡面的《通天塔圖書館》所吸引。。。。。

因為喜歡博爾赫斯,所以,我喜歡上了《夜晚的潛水艇》(注:《夜晚的潛水艇》獲得豆瓣讀書2020年度中國文學(小說類)Top1、《亞洲週刊》2020年度十大小說,是作家陳春成的首部短篇小說集。)。

《夜晚的潛水艇》第一句就是,“1966年一個寒夜,博爾赫斯站在輪船甲板上,往海中丟了一枚硬幣。”

小說這樣收尾:“公元2166年一個夏天的傍晚,有個孩子在沙灘上玩耍。海浪衝上來一小片金屬疙瘩,鏽蝕得厲害。小孩撿起來看了看,一揚手,又扔回海里去了。”

2166年太久,我是等不到了。2066年,雖是奢望,但並非毫無希望,當然這希望也是極其渺茫的。

但因為時間岔路的選擇,讓人生何處不相逢,說不定命運之神讓我和2066有一個美好的的約會呢?

所以,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能夠在你朋友圈裡互相點贊,那是因為人生何處不相逢,我們不知道它最終會引導我們走向何方,但一定要始終抱有最美好的希望。

萬萬沒想到(嚴格意義來講,應當說是我對時間分岔理解的不夠),博爾赫斯以這種方式闖進了我的記憶。提醒我去做一些我早就計劃去做的事情,所以我重新修改了這篇文章,或者說是讀後感。

今後,捕快將會有更多的略顯有點不太一樣的寫作方式去寫我的讀後感,篇數多了,我可能將其歸為一類,以便於集結出版。此前最相像的一篇文章大概就是《信命,謀轉運》了,微信讀書APP上《知更鳥女孩》排行第一的書評文章,也是另類的一篇讀後感。

所以,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能夠在你朋友圈裡互相點贊,那是因為他們可能都關注了同樣的人、同樣的公眾號,比如都是“捕快亂翻書”的鐵粉。如是,捕快是否應當建立一個自己的粉絲群,讓天南海北八竿子打不著的讀者們,因為一個二維碼而相識甚至相知、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