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對嗎?不對嗎?可能你真的想少了

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或者叫木桶定律、短板理論等等,講的是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一隻木桶想盛滿水或者盛更多的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高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短板或者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

木桶原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說的是木桶價值的關鍵因素是其最短的板塊,強調的是一個組織,往往因為其劣勢部分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木桶原理用形象化的比喻形容一個組織,可謂極為巧妙和別緻。而且隨著傳播,應用場合及範圍也越來越廣泛,不僅可象徵一個組織、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班組,甚至是象徵一個具體的人。

木桶原理對嗎?不對嗎?可能你真的想少了

(圖片來自網路)

比如說一個學生,因為涉及到成績排名,木桶理論就體現得淋漓盡致,你得門門功課都優秀,只要有一門功課不優秀,那就是短板,你就與優秀無緣了。筆者過去就是因為對英語無感,即使花了很多精力,浪費了很多時間,也都勞而無功,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年齡的人有同樣的情況,英語成績實在太差,這就是我的短板,也就決定了我的高考與大學……

但是,這並不能決定你的人生,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一直努力向上,過有意義的生活,一般生活都不會差,我就覺得我現在就過得很好。英語呢,基本沒用過,或者說從來不影響我快樂生活,比如英語的遊戲,我能無師自通,好萊塢原版的英語大片,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因為有漢語的字幕啊……。

木桶原理對嗎?不對嗎?可能你真的想少了

(圖片來自網路)

再仔細想想,過去學的東西大部分都用不上,比如化學,從來沒用過;物理只是裝個電燈泡,現在是LED燈,也不用自己動手了,有電工啊;數學,別說什麼高等數學、微積分,就是三元二次方程和三角函式都根本用不上,連考公務員也只要小學數學的水平,也就是那種一邊進水又一邊放水的一點也不環保的題……

可是,你要報考公務員卻一般要大學本科畢業,通常還要有學士學位,而且你要特別會寫作文,準確的說是申論,否則就沒戲,甚至連名都報不上。也就是說,你只要從大學畢業,木桶理論就失效了,而且板越長越好,最好是誰也沒有你的板長。比如說考公務員,你只要有個本科文憑,這就相當於一個桶,然後只要這個桶有板,哪怕有一塊板很短,哪怕只相當於你有小學的水平也可以了,當然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的學生已經證明你的綜合素質,但是必須要有一個很長的板,就是你要特別會寫文章,寫申論,當然還有面試,你也要能說會道才能成功。這只是個人初淺的理解。

我有些困惑,想當年大作家沈從文14歲時便投身行伍,後來才脫下軍裝,來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學,可僅受過小學教育,又沒有半點經濟來源,就在北京大學旁聽。後來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出版了聞名中外的《邊城》等小說,才先後在青島大學、西南聯大和北京大學任教。也就是說,沈從文可是沒讀過大學的,最多隻能算旁聽生。

木桶原理對嗎?不對嗎?可能你真的想少了

(中年沈從文 圖片來自網路)

錢偉長是中國科壇的傑出人物,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有趣的是,“中國近代力學之父”在18歲時考大學的時候,物理只有5分、數學和化學共20分,英語0分、中文100分、歷史100分的絕對偏科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的。

木桶原理對嗎?不對嗎?可能你真的想少了

(錢偉長 圖片來自網路)

著名詩人臧克家在青島國立大學的入學考試中,數學也得了個“鴨蛋”,而且作文僅僅三句詩歌:“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如果按照如今高考的模式,依靠這3句短詩是不會被錄取的。而臧克家的“伯樂”、文壇大師聞一多獨具慧眼,反覆詠誦詩句後,不禁拍案叫絕,給出了98分的高分。“不拘一格降人才”,讓臧克家考入自己心儀的大學,終於成就後來的文壇大師。

木桶原理對嗎?不對嗎?可能你真的想少了

(臧克家 圖片來自網路)

我們現在出不了像沈從文、錢偉長、臧克家一樣的大作家、大科學家、大詩人,是否是因為我們太強調沒有短板,實際上就造成了沒有長板。

可是,我們再仔細想一想,所有莘莘學子在高考分數線前展開競爭,這也是相對公平的競爭,不然靠什麼競爭呢?不靠分數,就難免會涉及關係、人情、地位、金錢等等。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愛好什麼、擅長什麼,只在經過初中、高中的洗禮,然後透過高考的大門,你才會真正思考人生和自己的意義和價值。

當初沈從文可是讀不起書,所以只能靠自己的愛好專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寫作。當時大部分中國人都讀不起書,所以才會讓英語考0分的錢偉長、數學考0分的臧克家考上大學,因為那時候的考試也有學校的分數線的,不完全是破格錄取。臧克家的三句詩在當時來說,也是符合要求的,得高分也在情理之中。

而現在我們早就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在全國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的提案,還在進一步論證之中。1978年,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只有1。55%,1988年為3。7%,自1999年開始高校擴招,2001年毛入學率就達到11%,2002年到15%,2014年,在校生規模達到3559萬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學率達到37。5%。2018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3833萬人。2019年,高職擴招100萬人,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也就是說,也許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我們大概是太強調沒有短板,實際上就造成了沒有長板。那麼現在其實是真正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是最好的證明。現在最火爆的直播帶貨、抖音、網課、電競、新媒體運營、網際網路跨境電商等,每個行業,尤其是每個新興的行業都有優秀的人,都有長板,而且長得不可思議。不遠的將來,在雲計算、大資料、虛擬現實、人工智慧、3D技術、無人技術、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醫療服務、生物技術、醫療器械、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養老、文化娛樂等等行業,也都有你根本想像不到長度的長板。

新精英創始人、全球職業規劃師、《拆掉思維裡的牆》的作者古典說,木桶原理有一個終極版,也就是古氏終極解釋版,以饗大家:

1。短板已死。補短板的個人成長策略在今天已經失效。網際網路時代互動和分工非常簡單、精細,很容易形成長板原理。

2。發展長板。以長板為核心整合出一整套的技能組合,以這套組合為核心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大部分人在上面花的時間都不夠。長板要好到讓大家足以忽略或者忍受你的短板。

蓋洛普公司(Gallup) 在全球掀起過一場優勢運動:用40年的時間,對全世界200萬人進行了關於優勢的開放性研究,他們發現:

世界上最成功的個體,都是透過將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是透過彌補弱點來獲得成功的;

世界上最頂級的職業經理人一直都在遵循一個理念來管理團隊——刻意尋找和培養具備特殊優勢的人才,透過優勢為團隊創造價值。

所以,組織可以談短板原理,但是個人一定要把優勢發揮到極致。

3。底板挺重要的。如果沒有底板,多少水都是白裝。底板越大,長板能裝的水也越多。

什麼是底板?在任何能力之下的底層能力——學習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練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共情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花了這麼長時間講自我管理的原因——幫你修底板啊!

4。別忘了桶箍。木板並不是就這麼直接立起來的,桶子之間還有桶箍把木板緊緊並在一起。如果沒有這個箍,木板之間會有水流下去,成籃子了。

什麼是箍?就是技能與技能之間的聯絡——你懂心理、懂表達,能不能把兩者結合,變成複合型人才?你的各種能力、資源之間如何統合成為一個整體?這就是整合能力。

所以,最好的策略應該是:

投資長板、管理短板、擴大底板、加強桶箍

木桶原理對嗎?不對嗎?可能你真的想少了

(圖片來自網路)

筆者的觀點是:我們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將來的我們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可能線上下或線上水乳交融,或者以沫相濡,我們要走向大海,盡情在大海里遨遊,而大海是無邊無際的,每個人都得會游泳,不會游泳就無法生存,但只有有水平、有膽量、有創新工具的人才能遊得更遠,才能有更多的收穫與成功,才能品味更美的風景。

木桶原理對嗎?不對嗎?可能你真的想少了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