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sl”和“ojbk”這樣的網路流行語真的“時髦”嗎?

文 | 格格

在最新一期《中餐廳》裡,一個有關“檸檬精”這一網路新生詞彙的解釋問題,王俊凱就和秦海璐以及黃曉明就產生了不可逾越的鴻溝。

在秦海璐一本正經地說著她不吃檸檬的時候,王俊凱則意味深長地說,“我可是天天都在吃檸檬,很酸。”

他其實是在暗指秦海璐每天和老公秀恩愛的事情。

螢幕前的我對於這種表達並不陌生。

“nmsl”和“ojbk”這樣的網路流行語真的“時髦”嗎?

但是,顯然,秦海璐並沒有理解王俊凱的意思,繼續說著有關“酸”這種味道的看法,而王俊凱卻說“檸檬精”、“我酸了”,其實是一句網路流行語。

秦海璐和黃曉明立刻求科普,他們猜測是“吃醋了”的意思,並不知道其實是“我羨慕了”的意思。

這種例子生活中也有許多。

對於網路用語的使用,好像中年人總是趕不上年輕人的速度。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所特有的符號,無論是70,80還是90,00,也許每個十年所流行的事物一直在變,但不變的是,“流行”本身。

某種觀念和某種行為被迅速推廣,以致被更多人接受和採納,就是“流行”了。

而語言,是表達流行文化一種最簡單也是最直觀的方式。

透過每個時代的流行語的傳播及使用,你甚至可以看到那一代人的百態縮影。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曾踩著上一代的尾巴,走在下一代的伊始,被嘲笑過,也被質疑過。有時候我們不認可“大人們”對我們的“欲加之罪”,而長大後,或許你會發現,很多時候,那些批判,也不是全然沒有道理。

畢竟,有流行文化,就有優質的和劣質的。

老實說,我現在特別理解父母當初為什麼會對 “非主流”和“殺馬特”感到十分排斥,因為就連我自己,長大後再回過頭看小時候所流行的文化,我都不願意承認那段“黑歷史”。

“nmsl”和“ojbk”這樣的網路流行語真的“時髦”嗎?

無病呻吟,故作頹喪,年輕人為了表達自我,標新立異,而衍生出來的某種特殊的行為和觀念。

但這是時代必然的產物,它被詬病也好,被批判也罷,卻依然存在,就像我即將要說的,新一代流行語中所存在的弊病,尤其是,“ojbk”和“nmsl”這兩句,儘管我對於這種表達方式十分不認同,但是這種現象依舊不可避免,甚至可能會愈演愈烈。

至於這幾個縮寫字母到底是什麼意思?先給不懂的人科普一下。

nmsl=你媽死了

ojbk=我覺得ok

對於這兩句縮寫的關注起源於前幾天微博裡傳的一張00後聊天截圖,截圖裡的表達讓大家都很懵,皆稱“這是什麼火星文?”

“nmsl”和“ojbk”這樣的網路流行語真的“時髦”嗎?

沒有人知道這組聊天的意思究竟是什麼?也沒有人知道這些縮寫字母背後代表了什麼?百度百科中也搜不到詞條解釋,但這種表達卻十分火爆,是聊天裡的新“網紅”,也就是網路流行語。

網路流行語,顧名思義,產生於網路,應用於網路,形式豐富,將“外來語”,“諧音”,“數字”,“表情符號”,甚至是一些熱門事件融合於傳統的漢語表達中,這樣就形成了全新的語意,其創新性,簡潔性以及娛樂性都不可否認。

有時候,這種網路流行語的確是可以生動形象地傳達某種意思,彌補傳統書面化語言無法涉足的語意領域。

舉個例子吧,現在大家都在說的“顏值”最早其實也起源於網路,而且是個生造詞,起初在日韓偶像團體中傳播,後來被國內綜藝引進才火遍網路,字面意思就是容貌的數值,官方解釋是指對一個人,事,或者環境的外觀特徵進行優劣程度的測定。

但是,“顏值”二字,簡潔又有力,完美地概括了它繁冗複雜的解釋。

其實,類似的網生詞彙還有很多,這些詞的出現其實對於漢語語言來說不乏一件好事,簡化語言,讓其更生動,更具有趣味性,將語言用得更活泛,恰到好處地傳達當下的語境。

在網路流行語中,縮寫是大家最常用到的,比如886,3q,MM(美眉),RP(人品)等

要說縮寫原本也沒什麼,採用首字母縮寫的表達無論是國內外都很流行,簡潔,明瞭,易懂,但是還有一種常見的縮寫,是為了規避一些用詞中的不文明用語。

我們看到的許多網路用語將不文明的字眼柔化,避免了髒字,例如,臥槽,尼瑪, 2B,傻*,牛B,你妹,TMD,BT,MLGB,牛X,SB等等

最近呢,又流行起了“nmsl”和 “ojbk”。

“nmsl”和“ojbk”這樣的網路流行語真的“時髦”嗎?

當你還在仔細研究這是什麼英文單詞轉譯過來的時候呢,流行早就變了,這其實是拼音的縮寫。

有沒有覺得你被“流行”淘汰了?或者說,你壓根瞧不上這種“流行”,也許兩者皆有吧。

面對新潮流,先質疑,後逐漸接受,這是絕大多數人的做法。

記得第一次聽到這種表達的時候我心裡有一些不舒服,覺得這種表達略微有些粗俗,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次在全網看到這種表達的時候,我竟然堂而皇之地接受了,並沒有覺得有任何異常。

其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為什麼我的價值觀會在短時間內被改變,被同化呢?

那首先要來談一談什麼是標準? 或者說,什麼是文明用語的標準。

許多標準是根據大多數人的行為而建立的,多數人的做法就是正確的,大眾都在使用的表達就是合理的。

“nmsl”和“ojbk”這樣的網路流行語真的“時髦”嗎?

所以,沒有人意識到語言規範的標準在逐步退化,語言本質的涵義也常常被打破,被曲解,不文明的網路流行語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被大範圍地傳播和使用,不懂這些“時髦”的人反而成了“土”。

其實說到底,這是一個準則在退後的問題,如果原來的標準在海平線上,那麼現在年輕人的語言表達方式,等於是退潮階段。

當底線和標準在下降,低俗和罵人的表達就這樣大搖大擺地,堂而皇之地變成了好玩和有意思的事情。

相比之下,大家心裡對於那些違反社會規範和道德的行為卻有很分明的界限,例如,打架,盜竊,猥褻。

但是,在語言表達方面,卻沒有一條絕對的準則。

就像前一陣子的熱門話題,“好演員的標準在後移”,“背臺詞和守時也成了好演員”,“當畸形的審美成了主流的審美”其實也是在說這個“標準退化”的問題。

而我,也是被大眾標準“洗腦”和“同化”的一員。

當全網都在說“ojbk”和“nmsl”的時候,我反而覺得習以為常,不覺得這件事有什麼問題,與我第一次聽到這類詞彙時候的態度截然不同,喪失了自己最初的判斷和思考。

至少,別人懂的流行語,我也要懂,別人說的流行語,無論禮貌與否,我也會偶爾無意識地被牽著說。

後來,更過分的是生活中也會偶爾聽到許多未成年人張口閉口說“nmsl”和“ojbk”,那種刺耳的聲音又讓我不禁感慨,為什麼這樣不文明的用語大家可以像開玩笑一樣說出來?這些表達到底是怎麼一步一步地被流行起來的呢?

其實,這種用縮寫代替不文明用語的行為原本是意在弱化攻擊性的表達,規避粗鄙的詞彙。

原本是為了禮貌,為了美觀,為了雅緻,但是不那麼“兇”也不那麼“髒”的詞彙反而給了大眾將其“正常化”,“合理化”和“普遍化”的機會。

這種好意卻無形中成了推廣這類用語的催化劑,使其大範圍傳播,並降低了文明用語的標準,致使很多人對於這類表達張口就來,繼而將“nmsl”和“ojbk” 帶成了一種潮流。

而年輕人又是最願意趕時髦的一個群體。

流行語,是最低成本且簡單的潮流,如果說學習某一樣特長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呢。

這其實是年輕人對於潮流的一個「誤區」。

就像大張偉近日在某節目中說出了對於年輕人的看法,他說,不是你會diss幾句別人,你會幾句雙押,會比個街舞手勢,你就是年輕人了。

“nmsl”和“ojbk”這樣的網路流行語真的“時髦”嗎?

同樣,言論自由,追趕流行語,也不等於可以沒有語言規範。

這種不文明用語的縮寫和一些趣味性的表達是有本質區別的。

類似於“你媽死了”這種表達是帶有強烈的人身攻擊的意味的,這種語意卻被拼音縮寫和網路的虛擬化的屬性所淡化了,讓年輕人認為這是可以隨意使用隨意表達的。

往大了說,這種不受約束的流行語的興起,疏遠了漢字的規範,對傳統文化以及古典文化都構成了無形的挑戰。

就像我們面對傳統文化時常說,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面對千變萬化的網路流行語,我們的態度也該如此。

沒有人能阻礙流行語迅速擴張的步伐,我們也不能否認語言本身就是一個逐漸發展和融合的過程。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交際的方式在變,語言的組成和構成自然也會變。

雖然這些語言中也存在著不少良性和富有創造性的表達,但同時也會降低對那些不文明表達的規範和標準。

所以,作為可以引導大眾的媒體,更應該給予那些還未形成成熟的價值觀和是非觀的年輕人正確的引導,對於網路流行語要酌情遴選,不能全盤接收,更不該把不文明用語和低俗的語言當成一種合理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