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之祖,賈誼之孫,同樣的時代,相似的命運

諸葛亮之祖,賈誼之孫,同樣的時代,相似的命運

賈誼,西漢早期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在儒學,道學,法學上都有極高的造詣,著有《過秦論》、《

治安策

》。《過秦論》曾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一句話最為著名。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後為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

賈誼才華橫溢,忠貞賢良,一直被視為後世的楷模。就是這樣一個留名青史的歷史人物,他的後人中最為知名的一個,卻有著不堪的經歷與結局。這個人便是賈誼的曾孫,漢元帝時期的賈捐之。

賈捐之以敢於直言被元帝重視,曾經被待詔金馬門,上書陳述朝廷的得失,被元帝數次召見,條奏多被採納。當時權貴石顯與史高等人禍亂朝堂,假公濟私,黨同伐異,甚至將一代忠臣良,託孤大臣蕭望之逼迫致死。當時的漢元帝極為信任石顯,將國家大事交付於他,石顯權極一時,側目朝堂。

賈捐之藉助上書皇帝的機會,陳述石顯的罪過。石顯得知此事之後,貶斥賈捐之,賈捐之仕途暗淡。

賈捐之有一個朋友,楊興,也是以進諫聞名。楊興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常常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甚至為籠絡石顯等人,陷害高堪,劉更生這樣為國為民的忠臣。賈捐之與楊興可謂是一丘之貉,當時上書陳述石顯的罪狀,雖然言辭懇切,但目的更多的是為了獲得元帝的賞識,進而升官發財。

賈捐之在受到石顯等人的陷害後鬱郁不得志,便與楊興訴說,尋求辦法。楊興建議賈捐之能夠識時務,上書為石顯美言,奏表中,賈捐之過譽石顯,甚至讓皇帝給石顯的家族封侯。

賈捐之與楊興恃才傲物,自以為是。兩人執著於功名,希望能夠位距高位,只是一直沒有機會。於是,賈捐之在上奏稱讚石顯之後,還向皇上舉薦楊興,做京兆尹。當時的京兆尹是三輔之一,主持首都洛陽的各項事務。

石顯是一個擅長權謀的人,他太懂得進與退,賞與罰的道理。石顯在得知賈捐之的上奏後,告訴皇帝,楊興與賈捐之的陰謀。皇帝覺得賈捐之前後反覆無常,值得懷疑。便將此事交給石顯審理,石顯為表忠心,嚴懲賈捐之,將賈捐之在鬧市區砍頭示眾。

作為忠良之後,賈捐之以直言聞名,卻以阿諛媚上而亡,實在令人惋惜。

漢元帝時期還有一個家譜輝煌的人,與他有著相似的命運。他就是諸葛豐,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曾祖。

諸葛豐也是以敢於直諫聞名,受皇帝信任。仕途相對順遂,曾官至光祿大夫。諸葛豐與賈捐之性格不同,他為人剛正不阿,對貪官汙吏、專事阿諛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

當時侍中許章憑外戚親屬關係位尊,為君王所親近。奢侈淫逸不守法度,他門下賓客犯法,都與許章相勾連。諸葛豐考察並彈劾許章,準備上奏他的事情,恰逢許章私自外出,諸葛豐停下車舉起符節詔許章說:“下車!”打算拘捕他。許章處境困迫,急忙趕著車子逃去,諸葛豐追趕他。許章趁勢跑進宮門,向漢元帝乞求哀憐,諸葛豐亦向漢元帝上奏許章不法,漢元帝便下令收回諸葛豐的符節。漢元帝也是從這時候厭惡諸葛豐的。

當時的高堪、劉更生因為受到蕭望之的舉薦,且能力出眾,非常受元帝的信任。諸葛豐之前也非常欣賞兩人,在朝堂上經常稱讚過兩人。後來又上書陳述他們的過錯,皇帝覺得諸葛豐作為人臣,不顧前言,不夠忠誠。

當時因為諸葛豐已經十分年老,便將他貶為庶人。後來老死在在家中。

賈捐之與諸葛豐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懷著不同的求仕之心,因為同樣的原因而得到處罰,一個身死市曹,一個亡於布衣,既不算冤枉,也不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