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博老師說:為什麼你那麼成功了還不自信?

為什麼你那麼成功了還不自信?

氣場 ,是天地萬物所有的能量,可以傳遞資訊,帶來感覺,相互影響。

人的氣場,就是人體所有的能量場,透過一個人的思想、形象、言行舉止向外散發的影響力。

什麼樣的人看上去是顯得氣場強大呢?

他應該有著強烈的不容忽視的存在感,在人群中就一眼能看到他,由內至外散發著自信、淡然、從容,舉手投足舉重若輕,顯得有底氣也特別有能力,而這些元素一定是源於他內心具足的資格感。

影片載入中。。。

資格感 ,這三個字聽起來很簡單,細想又很生疏。

資格感這個詞是NLP心理學名詞。資格感缺失在中國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這份資格感決定了我是什麼樣的人,資格感的根本來源是與父母的連線。

那麼,什麼樣的表現算是缺乏資格感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未必能完全瞭解自己,或許在接下來的分享中你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缺失資格感的表現。

比如:有次在《總裁演說思維》課堂上,有位學員問我,老師,像我這樣學歷不高的人,應該很難學會演說吧?

一件事還沒去做,就給自己貼個標籤:我(估計)不行!

“每一個缺乏資格感的人,內心深處總有一句‘我不行’、‘我不配’的定義。這幾個字就像魔咒一樣,深深藏在信念深處,甚至自己都不曾意識到。”

一旦做事的時候就會自動冒出來,像一根無形的繩子,牢牢地控制著、束縛著你,讓你感覺人生有很多牽絆、很多糾結、很多困擾,結果遇事總退縮,不敢想、不敢信、不敢做,就是這根隱形的繩子阻礙了我們的自信,束縛了我們的幸福人生。

李萬博老師說:為什麼你那麼成功了還不自信?

圖片上衝你舉著手指說“你不許……”“你不能……”的這個人,會讓你想起誰?

很多人會想起小時候父母限制自己時的樣子。

“你不許玩這個遊戲!”

“你就不能考次第一名嗎?!”

“你看人家的孩子分數多高,你能有點出息嗎?”

“咱家祖祖輩輩都是小老百姓,咱哪買得起啊?”

……。

成長過程中父母過激的評判話語,就像給孩子下的魔咒。父母當然都是真心愛孩子,動機都是為了孩子好,但行為方式未必會起到好的效果,負面的話語說得太多,會給孩子內心形成創傷,父母的話都會被孩子忠實地接收,最終成為他人生的魔咒。

小時候會被貼上各種負面的標籤,孩子的潛意識是會接收的,雖然長大後不記得了,但遇到事情會本能的退縮,潛意識裡有“我不行”的聲音。

有些成年人以嚇唬孩子的方式去“逗”孩子,把孩子嚇得哇哇大哭感覺很好玩,其實這都容易給孩子內心形成創傷。

比如有女孩子小時候長得黑,就總有家裡大人逗她:“這麼黑,以後能找到婆家嗎?”,“你媽這麼好看你這麼黑,是從垃圾箱裡撿的吧?”

這種“逗”孩子的方式,很可能給孩子內心形成創傷,給她注入一種信念:我很醜,我不配獲得父母的愛,我不配獲得別人的喜愛!

這樣的孩子就算長大後出落得很漂亮,她還是會自卑,因為內心裡只相信自己是醜小鴨,別人再誇她也不會真的相信。當她看到心儀的男生,就可能會退縮,因為她內心有個魔咒:我沒有資格獲得別人的喜愛。

細思甚恐啊!

資格感的根源是與父母的連線,孩子會忠於父母,內心會認同父母的話,並形成自己的信念。

所以現在為人父母的你們就要注意,有時你無意中給孩子貼的標籤,有可能會形成一個魔咒,會讓孩子缺乏資格感。

與父母的連線還表現在另一個方面:孩子會用模仿複製父母命運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愛。

比如:有些孩子從小目睹父母婚姻的不幸,有一種可能是,孩子會認為婚姻就是這樣痛苦的。孩子內心中是最愛父母的,模仿就是孩子對父母表達愛的方式。父母都不幸福,自己也沒有資格獲得幸福的婚姻。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徘徊在婚姻之外不敢進入,有人就算獲得了幸福的愛情和婚姻,內心也經常跳出來一些念頭:“我有資格獲得這麼幸福的婚姻嗎?”“我會這麼好命嗎?”“他最近這麼忙?會不會像當年我爸一樣外面有小三?我會不會像我媽媽一樣忽然失去這一切呢?”

當一個人內心不斷患得患失、疑神疑鬼、抱怨,忍不住去試探……潛意識裡的資格感缺失作祟,就會採取一些行為去破壞本來好好的婚姻,無意識地去創造條件來印證自己的認知:“你看,我說我就是沒資格擁有幸福吧!”

還有人會去複製和模仿父母的生活狀態。比如,從小生活貧苦的孩子,根植的信念就是:我們祖祖輩輩都是窮人。就算長大後經過努力生活條件好了,但內心深處仍會覺得“我父母那麼辛苦,我怎麼可以活得這麼輕鬆呢?”,所以這樣的人不捨得花錢不敢去享受,但凡輕鬆奢侈一些都會有強烈的罪惡感,因為他內心裡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比父母活得更好。

我小時候曾給鄰居家送新娘。新娘婆家是個普通的人家,一個小院幾所房子,新房是剛修建好的,卻特別低矮,進門之後要下臺階,屋內地面下沉了幾十公分。明明是新房,為什麼要建這麼低呢?原來,婆家的習俗認為:兒子的房子不能比父母高。父母的老房子本來就不高,新房就只能往地下去挖,這樣才能保證新房房頂不超過父母的老房。

如果孩子永遠要比父母低,那麼孫輩是不是該住地下室去了?如果一代比一代活得差,人類是不是早該滅亡了?

老天賦予我們每個人活得更好的權力和能力,家族系統的動力永遠應該是向前、不斷髮展壯大的。只有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好,生命系統才能發展、壯大、向前。真正的孝順並非只是言行上的順從、物質上的奉養,更應該是讓自己活得更好,讓父母為自己感到安心和驕傲。

辛苦賺來的錢都是不該賺的。

很多人乍一聽都無法接受:錢不都是辛苦賺的嗎?為什麼一定是辛苦的呢?真的不可以感覺是輕鬆幸福地獲得財富嗎?其實,這就是我們潛意識裡的那根繩子,把自己陷入困苦的狀態中無法自拔,也不願意拔出來。

我有一位學員,她和老公兩人經營著年產值上億的企業,她的先生平時特別節省,也不願僱用經理人,因為不放心,同時也覺得浪費,要求自己和老婆都必須戰鬥在生產第一線,只有拼命勤奮工作才可以安心。先生小時候家裡很窮,白手起家做到今天,不放手不放心也體現了資格感的缺失:“我沒有資格輕鬆愉悅獲得財富!”在他的認知中,錢都是辛苦賺來的,唯有維持辛苦的狀態才能讓他感覺安全。

聽完我在《總裁演說思維》課上講“資格感”,我的另外一位合夥人分享她自己的真實經歷。有次她在商場看到一件特別美麗的真絲睡衣,她兩眼發直、反覆撫摸,反覆詢價,但最後還是沒買,“唉,太貴了,我回家都在廚房裡,穿老公的舊襯衫就行了!”她的經濟條件並不差,平時做其他的投資也很捨得花錢,可是對於一件真絲睡衣卻缺乏一份資格感,因為在她信念深處:女人就該是穿件變形的破汗衫才是對的吧!一個女人如果你都不捨得給自己喜歡的,不願意愛惜自己,誰會愛你、捨得對你呢?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種照鏡子的感覺?總有一顆子彈打中你啊?

我講演說課程時,總會聽到有人說,“我真的想學,可是學費太貴了”“我讓我老公來學,或我讓我老婆來學”

李萬博老師說:為什麼你那麼成功了還不自信?

每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我都覺得很痛心,什麼叫學費貴啊?你自己不值得花錢嗎?老公老婆能理解你不會說話不自信不綻放的痛苦嗎?想學就去學,哪有那麼複雜?

很多人都在追求幸福快樂成功喜悅,又往往認為這些應該附著在看得到的物質上。所以對於無形的投資,就會認為沒有“實際意義”,對於自己內心的豐盛一直羞於提起,會覺得如果把錢花在自己的學習上,是一種無意義的浪費,自己都有一種過於奢侈浪費的犯罪感。

學費真的很貴嗎?真的花不起嗎?不是的,是你認為這錢不配花在自己身上。

當人生不值錢的時候,上課真的好貴。

“我沒有資格”深藏於信念,像無形的繭,讓人陷於辛苦糾結卻無法解困。

不敢、不配、不能、也不願自拔,甚至覺得陷在辛苦的狀態才心安,不敢選擇輕鬆的,而是選擇艱難的,最後還會印證自己內心的聲音,“你看我果然是不行不配的”。

李萬博老師說:為什麼你那麼成功了還不自信?

李萬博老師說:為什麼你那麼成功了還不自信?

很多人面對痛苦,糾結是改還是不改。有痛苦不願改變,就是你內在有根繩子在束縛,就是資格感缺失的體現。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自己的資格感缺失的狀態呢?

改變,是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在認知的層面上要相信!相信有可能,相信一定會更好,凡是必有至少3個解決方法,越靈活約有能力,選擇越多。

我要相信有可能,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困難不困難,也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不懂和不願。

不知道怎麼做就去用學習來解決,不願意做就去改變自己的心態。

以下四句話是增強資格感的練習,將你要改變的內容加在後面,,但必須歇斯底里,用最大的聲音,大到自己都被嚇到的聲音喊出來。比如——

我有能力成為演說家!

我有資格成為演說家!

我父母允許我成為演說家!

我自己允許我成為演說家!

一直說到你潛意識裡完全接受,一直說到你身心合一地相信,一直說到你渾身發熱、發光地去追求你想要的一切!

當一個人內在資格感具足的時候,會從內心裡自信飛揚,會散發出獨一無二的王者氣場!

“我們要挺起胸膛大聲說:我有資格,我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