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說春秋——白話春秋史連載65.霸主齊國,十一年只打了三仗

上一節,咱們講到,公元前664年,即周惠王13年,魯莊公30年,齊桓公22年,楚成王8年,楚國的權臣子元被鬥班殺死,楚國終於擺脫了成王初期的混亂局面。

然而,儘管楚國的政局恢復了穩定,楚國的國力,卻因為子元的亂政,被嚴重地削弱了。因此,在與齊國的競爭中,楚國明顯處於了下風。

相比楚國的蹉跎,位於遙遠北方的霸主齊國,這些年來則是順風又順水。

一方面,楚文王的去世、成王初期的混亂,導致楚國自顧不暇,無力插手中原事務,這在客觀上確實給齊國省卻了不少麻煩。

另一方面,也是最為主要的,管仲的內政改革以及與鄰為善的策略,讓齊國在壯大國力的同時,也獲取了很高的威望,因此,中原諸侯紛紛結好於齊國。

這種局面,使得齊國在十餘年內,沒有受到來自任何方面的挑戰。從公元前675年到公元前664年,整整十一年,齊國就打了三仗,這在春秋亂世,真是少有的了。

第一仗,是公元前674年,即周惠王3年,魯莊公20年,齊桓公12年,這場戰鬥的規模不大,但是對手不簡單,誰呢?戎人——《春秋。莊公二十年》:“冬,齊人伐戎。”

這裡的戎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西戎,而是北戎。咱們講過,戎人的一部分,後來又遷徙到了東部和北部,被稱為北戎。

春秋時期,戎族很強大,與中原諸侯國,經常彼此相互攻伐。鄭莊公時代,北戎曾經進攻鄭國和齊國,但是都被擊敗。

到了桓公稱霸之後,北戎對中原的騷擾又開始頻繁起來。

這場戰鬥,史料裡沒有過多的描述,但是從後來齊國大舉伐戎來看,咱們可以推測,正是此戰讓齊桓公定下了驅逐北戎的決心。

第二仗,是公元前668年,即周惠王9年,魯莊公26年,齊桓公18年,秋天,齊國率領魯國、宋國討伐徐國——《春秋。莊公二十六年》:“秋,公會宋人、齊人伐徐。”

徐國,贏姓,子爵,是東夷之中,最為強大的諸侯,又被稱為徐戎、徐夷。其疆域最早在魯南至蘇北,以山東郯城為中心的區域,後遷移到江蘇徐州、泗洪,安徽泗縣一帶。

東夷這個詞,咱們應該不陌生。咱們講過,周朝時候,把少數民族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稱謂也變得不是那麼嚴格了,慢慢地,戎狄、夷狄、蠻夷就成了少數民族的泛稱。

據說,徐國是伯益的後代。伯益曾經幫助大禹治水,所以大禹就把他的兒子若木封于徐,建立徐國,歷經夏、商、週三代,都是諸侯國。

徐國在周朝初期,並不服從周天子的統治,曾經參與過商紂王之子武庚的叛亂。魯國建國之初,也曾經與徐國發生過沖突——《史記。魯世家》:“遂平徐戎,定魯。”

有關徐國的歷史資料很少,從出土的銘文中,零零碎碎的有些記錄,但不成系統,缺乏完整性。關於徐國,最著名的就是徐郾王的故事。

傳說徐郾王的母親生產的時候,生下的是一枚蛋(“徐君宮人娠,生卵”),覺得很不吉利,就把這枚蛋,丟到了河邊。

後來,這個蛋被一個孤老戶(孤獨母)養的一隻狗發現。這個狗啊,叫鵠(

hú)

蒼。鵠蒼髮現了這個蛋,就把它叼回家了。孤獨母用被子把蛋蓋上(覆暖之),結果就“孵”出了一個小孩兒。

徐國宮裡邊的人聽說了這件事,就把這個孩子接回了宮。這個小孩兒長大以後,即位為徐國國君,就是後來的徐郾王。

周穆王的時候,徐國在徐郾王的統治下,非常強大,有三十二個(一說三十六個)諸侯國向徐國朝貢。後來徐郾王不服周朝的統治,被周穆王打敗,徐國由此衰落下去。

也有其它的說法,稱徐郾王是被楚文王打敗的。周穆王與楚文王相差幾百年,徐郾王不可能和這兩個人同時處於一個時代。

筆者以為,關於徐郾王的描述,傳說多於史實,咱們就不深挖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清朝人徐時棟寫的《徐偃王志》。

另外,徐國的後裔,還有一個傳奇人物,比徐郾王名氣還大,就是東渡日本的徐福。

據說徐福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帶著童男童女東渡大海,從此一去不返。後來,人們認為徐福是去了日本。有的觀點甚至認為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更有觀點認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就是徐福。

徐福去日本,是很有可能的,日本也有徐福神社和徐福墓。但說徐福是日本人祖先或者第一代天皇,目前缺乏證據。

徐郾王也好,徐福也好,傳說的成分太多,關於徐國,史料裡上沒有詳細的資料,咱們能確定的,就是徐國是東夷之中的傳統大國,或許,這也是齊國攻打它的主要原因。

史書中,沒有提到齊國討伐徐國的原因,但是齊國自打稱霸以來,一向以尊王攘夷為己任,當時中原一帶的諸侯都已經歸到齊國宇下,南方的楚國又處於混亂時期,唯一能擾亂中原的,也就剩下夷狄了。

春秋時期,少數民族國家和華夏諸侯國,本來就是交錯雜處。夷狄對華夏諸國的侵擾,一直就沒停過。

桓公稱霸之後,魯國和齊國,都受到過“戎”的騷擾。所以,筆者猜測,齊國進攻徐國,就是想先穩定了東南方向的東夷徐國,再回過頭來收拾北方的戎族。沒有具體的證據,但是,根據後來發生的事情,筆者覺得可以這樣推測。

伐徐的戰鬥,齊宋魯聯軍取得了勝利。徐國從此,歸順於齊國集團。

和伐徐的原因一樣,戰爭的結果,史料裡也沒有正面記載。但是在齊桓公晚年,楚國騷擾徐國,中原諸侯出兵相救,我們從而知道,當時徐國是被聯軍打服了,並且加入了齊國同盟集團。

伐徐之後,齊桓公又一次在幽地召集諸侯盟會,並且再次強調大家要尊崇天子——《春秋穀梁傳》:“夏,六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同盟於幽。同者,有同也,同尊周也。”

這次大會和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魯莊公親自參加了。上文“公會齊侯”之中的“公”,就是魯莊公。

齊桓公之前大會諸侯,魯莊公一次都沒去過,這次,是魯莊公第一次參加齊國主持的諸侯盟會。

咱們前邊講過,魯、鄭兩國曾經對齊國稱霸,不是很“感冒。”魯莊公自從齊、宋、陳三國伐魯之後,才開始向齊國靠攏,而鄭國則是鄭厲公死後,才和齊國走到了一起。所以,這次盟會,魯、鄭兩國的出席,標誌著齊國霸主地位的進一步鞏固。

《春秋公羊傳。註疏》特別強調了此次盟會的意義:“前同盟於幽,諸侯尚有疑者,今外內同心,推桓為伯,得專征伐之任,成九合之功,故傳詳其事也。”“桓”就是指齊桓公。

上一次的幽地盟會,是十年之前。當時,魯莊公並沒出席,而鄭國對齊國也並不服氣,桓公為此還扣押了鄭國的使者鄭詹(見連載第57篇)。魯、鄭兩個大國的缺席,顯得齊國這個盟主的向心力還不夠,所以《春秋公羊傳。註疏》說“諸侯尚有疑者。”

這第二次幽地盟會,魯鄭兩國徹底改變了以往的態度,雙雙都投在了齊國宇下,所以被稱為“內外同心”。

根據《春秋公羊傳。註疏》的觀點,正是在這次盟會上,齊桓公的霸主地位以及征討不服的權力,得到了各個諸侯的一致支援。

第三場戰爭,是討伐衛國。

子頹之亂的時候,衛惠公曾經率領燕國(南燕),幫助王子頹趕走了周惠王(見連載第56篇),現在輪到惠王報復了。

就在第二次幽地盟會的同年,周惠王派王室的卿士,召伯廖,出使齊國,要求齊國討伐衛國。同時,還給予了齊桓公賜命。也就是說,齊國霸主的地位,從此得到了天子的正式背書——《左傳。莊公二十七年》:“王使召伯廖賜齊侯命,且請伐衛,以其立子頹也。”

周朝,一直就有天子任命方伯管理諸侯的傳統。周初,齊國、衛國都曾經得到過此類任命。此次“賜命”之前,桓公的霸主地位,是在盟會中由諸侯們推舉出來的,並沒有天子的正式任命,算是他自己“霸”出來的。有了這次的任命,桓公是徹底合法了。

公元前666年,即周惠王11年,魯莊公28年,齊桓公20年春天,齊桓公率軍伐衛。

這個時候,衛惠公已經去世,衛國在位的國君是衛懿公。這一年,是衛懿公3年。衛懿公,姬姓,名赤,衛惠公之子,是衛國曆史上有名的昏君,衛國就毀在了他的手上,咱們後面會講。

衛國哪裡是齊國的對手,吃了敗仗,只好求饒。桓公也沒痛打落水狗,教育了他一頓,拿了衛國的好處,就撤軍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春,齊侯伐衛,戰,敗衛師,數之以王命,取賂而還。”“數以王命”,就是用天子的名義譴責他。

就在齊國伐衛的同年,楚國的子元為了討好息媯,率軍伐鄭,齊國率領魯國、宋國前去救援。不過,咱們前面講了,當時,子元中了鄭國的“空城計”,之後,就草草收兵了,所以,三國的救鄭行動,並未與楚國發生直接衝突,這一仗並沒打起來(見連載第63篇)。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