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一代雄主和尋仙訪道的天子,歷史和文學形象的分割

漢武帝劉徹享年七十而終,年少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統治了整個漢朝四分之一的時間,這個紀錄在很久以後才被打破。作為一代雄主,一直都是和秦皇、唐宗、宋祖相提並論的。這麼一位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的帝王,他在歷史和文學作品中卻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形象,一面是文治武功卓越的一代雄主,另一面是崇尚仙道的風流天子。

漢武帝劉徹,一代雄主和尋仙訪道的天子,歷史和文學形象的分割

漢武帝登基之初,大漢王朝經過文景之治,人民休養生息,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對於初登皇位的漢武帝來說,開局形式無疑是一片大好。加上漢武帝自己的雄才大略,不滿足於只做一個守成的君王,他要為大漢開疆拓土。十六歲登基,二十一歲設五經博士,朝廷開始掌握經學,二十三歲推行察舉制,選拔人才,二十四歲結束和親政策,開始反擊匈奴,三十歲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諸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四十六歲征服南越,四十八歲征服雲南,四十九歲征服朝鮮,五十一歲分天下十三州。可以說他只用了半輩子的時間,就成就了自己的帝國大業。當然除了武功方面,在文治上最讓我們熟悉的就是他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從此儒家思想開始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為後世沿用。

漢武帝劉徹,一代雄主和尋仙訪道的天子,歷史和文學形象的分割

但是就是這麼一位文治武功十分卓越的皇帝,在歷史上也有他十分荒唐的一面。司馬遷的筆下,《史記·孝武本紀》和《史記·封禪書》中,給我們塑造的是一個不問蒼生問鬼神的皇帝形象。不可否認漢武帝閹割了司馬遷,從而論述上帶有一定的主觀情感。但在宋朝司馬光的文章中也提到“孝武窮奢極欲,繁刑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數次封禪泰山,祈神求仙,享樂生活。更是在晚年篤信巫蠱之道,聽信讒言,導致了著名的“巫蠱之禍”。

漢武帝劉徹,一代雄主和尋仙訪道的天子,歷史和文學形象的分割

也正是漢武帝這樣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民間關於他的傳說也越來越豐富。文人透過對這些民間傳說的整理,塑造出一位追求仙道的風流天子。而民間傳說總是會帶上老百姓的主觀意願,關注的內容也不再是軍國大事,更注重的是漢武帝的逸聞趣事、兒女情長。如漢武帝“金屋藏嬌”的故事,從來不見於任何正史之中,卻在民間百姓中廣為流傳,津津樂道。漢武帝寵信方士、尋求不死藥是當時最為集中的一個主題,歷史上可以說他是一無所獲的。但在民間傳說中,雖然沒能得道成仙,卻也得到了神仙的迴應,在這之中最大的看點就是西王母降臨九華殿與漢武帝相會。

《博物志卷八》載: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帝東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彈丸,以五枚與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輒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將何為?帝曰:此桃甘美, 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母,母顧之, 謂帝曰:此窺牖小兒,嘗三來盜吾此桃。

這次武帝雖然沒有得到長生之術,但是西王母的華麗出場和漢武帝的相會,在傳說中也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在尋仙求道上,道教書籍《神仙傳》中也多有描繪:

漢武帝劉徹,一代雄主和尋仙訪道的天子,歷史和文學形象的分割

綜上來看,漢武帝雖然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鞏固了中央集權,但因其的迷信,也造成了一定的歷史過錯。從一代雄主到尋仙求道的風流天子,形象的轉變,也使得我們可以從側面去了解漢武帝,更加全面的去看待這個帝王——偉人也有渺小的一面。

漢武帝劉徹,一代雄主和尋仙訪道的天子,歷史和文學形象的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