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演講比死亡更可怕?越過這“五宗罪”,才能克服恐懼

商場,第一要膽識,第二要口才;

情場,第一要智慧,第二要口才;

職場,第一要人脈,第二要口才。

公開演講比死亡更可怕?越過這“五宗罪”,才能克服恐懼

在很多場合,我們都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公開演講,大多數人心跳、緊張、頭腦空白,思維混亂,讓人聽起來感覺說半天也不知道說的什麼。

遭遇的是尷尬、留下的是遺憾、失去的是商機。

我們只有一顆心,一個腦袋,只能在某一時刻做一件事情。要克服演講恐懼,唯一的辦法是要集中注意力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不是恐懼,而是演說的內容。

語言不流暢,內容不風趣,聽眾不買賬,以至場面尷尬,大多數人演講的內容都無法越過以下“五宗罪”。

公開演講比死亡更可怕?越過這“五宗罪”,才能克服恐懼

1、缺乏清楚的要點。

聽眾往往聽完了演講還不知道演講者要講的是什麼。多少次,當你耐著性子把一場演講聽到底之後,你卻還是摸不到頭腦:“這到底是要說明什麼呀?”

你想表達什麼?如果別人聽到你講述的時候,問這樣一句話,說明你沒有把事講明白。當一個故事混入了太多假大空的東西,就像一杯牛奶兌了很多水,喝起來不知道是啥滋味。

2、沒有說出聽眾的利益所在。

講述未能表明聽眾如何能夠從你講述所傳遞的資訊中獲益。多少次,你一邊不耐煩地聽著演講,一邊心裡卻在不斷地嘀咕:“那又怎麼樣?”

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你講述的內容不合別人的胃口,沒有讓聽眾獲益。因為你講述的內容根本就不是別人所需要的,就像把一盤波士頓大龍蝦擺在對龍蝦過敏的人面前一樣,東西再好也沒什麼卵用。

公開演講比死亡更可怕?越過這“五宗罪”,才能克服恐懼

3、缺少一個清晰、流暢的敘述結構。

演講的結構次序安排不妥,令聽眾聽得如墜雲中,無法理清頭緒,跟不上演講者的思路。多少次,你耐著性子聽著演講,卻常常被搞得暈頭轉向,心裡不斷犯糊塗:“等等,這個傢伙怎麼突然說到這裡來了?”

演講要讓聽的人有思考的餘地,層次結構上可以跌宕起伏,曲折多變;內容上也可以盤根錯節,錯綜複雜。所以,無論你有多少個點,一定要分主次,對重要性進行排序。

4、太過於細化。

演講中充斥著如此眾多的事實,不是過於技術化就是八竿子搭不到邊,而最重要的論點反而模糊了。多少次,你坐在那兒聽演講,聽到半路,心裡開始嘀咕:“他說這個幹嘛?”

演講中一定要讓自己從具體的細節中抽身出來,要集中你的焦點,把麥穗和秸稈區分開來,只把聽眾需要知道的東西告訴他們。比如你的產品是手工面,不要一個勁地形容師傅、原料怎麼好,而要把手工做面的獨特過程描述出來。

公開演講比死亡更可怕?越過這“五宗罪”,才能克服恐懼

5、太過於冗長。

演講還沒講完,這邊聽眾已經聽得毫無興致,坐立不安了。當你開始工作起到現在為止,你聽到過有幾次演講是“太短”的?

簡單的故事,都是這樣的:別人講給你聽的時候,一下子就懂了;你講給別人聽的時候,一下子就給別人講明白了。簡單的故事,不是讓人思考了才懂,而是懂了之後會忍不住去思考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