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對話三川玲:讀萬卷書就能寫好作文?四步讓孩子下筆如有神

寫在前面

究竟是怎樣一場直播對談讓評論區的觀眾們馬不停蹄地種草經典書單?又是怎樣一場直播,道破啟蒙閱讀與寫作的“天機”,讓人感嘆過去的認識存在盲區或誤區?

如何培養孩子對於閱讀與寫作的興趣,破除對於寫作的恐懼,幫助孩子從“敢寫”進階到“會寫”,一直是廣大家長們普遍關心的話題,也是他們屢屢為之頭疼卻又不得其解的難題。

父母們心懷大量疑問: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孩子應該讀什麼書?寫作水平總是原地踏步,有什麼實操方法可以借鑑嗎?閱讀的積累究竟是否有助於提升寫作能力?……

在今天的對談中,郝景芳和三川玲老師將攜手為你悉心解答,化解焦慮!

郝景芳

,第74屆科幻雨果獎得主,童行書院創始人,芳景科幻創始人。深信通識閱讀對於人生具有重要意義,也堅信寫作既是通向遠方的路,也是通向內心深處的路。

三川玲

,童書媽媽創始人,教育出版人,童書評論人,致力於用順應天性的閱讀法與寫作法讓更多人愛上閱讀,享受寫作。

兩位老師都是終身閱讀者與資深寫作者,同時深耕於教育領域。頗有共鳴的二人將透過對談,為我們解開閱讀與寫作的迷思,傳授提升孩子的感受力與表達力的秘訣,配以可借鑑、能上手的方法,助力廣大父母更有效地培養孩子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與熱愛,一窺寫作的真正技法。趕快跟隨小編來一睹為快吧!

週一 | 視野

全文共6352字,閱讀時間17分鐘

寫出真話:

開啟寫作之門的金鑰

景芳: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們常常首先

卡在“願意寫”

這一難關上。三川玲老師,您有什麼好方法能讓孩子不懼怕寫作、真正有意願去寫作呢?

三川:

寫作對於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寫真話。很多人對寫作有一種誤解,認為寫作與知識積累高度相關,其實不然,

寫作需要寫作者去感覺與體驗,表達真情實感

。然而不單單是孩子,很多成年人往往在寫作時同樣會被各種顧慮所束縛,首先給自己設定了很多標準,不敢寫真話。在我們的寫作課上,老師不會去評判孩子所寫內容的對與錯、是否高階,只會給孩子反饋哪些地方表達得好以及如何能夠表達得更好。

要讓恐懼寫作的孩子放下心防非常難,直接說“我們這裡很安全,你可以隨便寫”這種話無濟於事,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我們通常採取和孩子做遊戲的方式,對一些事情進行情景式轉換,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表達出真實的心聲。

比如,我們給孩子出這樣一個題目:

如果下輩子你能當一隻貓,你想當家貓還是野貓?

沒有一個孩子會拒絕回答這個問題,並且肯定不會說假話,還能說得頭頭是道。

有的孩子會說,我想當家貓,因為可以吃貓糧,還可以要求主人給我吃好魚好肉,睡得也舒服等等。有的孩子則說,我想當野貓,因為我喜歡自由,雖然外面很累、要自己去拼搏,但我是一個“武士”。這個孩子還能聯絡

《貓武士》

那套書中的例子展開相關闡述。還有一個孩子說,我想當一隻“半家貓半野貓”,這樣既有物質又有自由,還暢想了一番自己會如何去創造這樣的生活。總而言之,孩子們能夠自然而然地圍繞我們設定好的話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其實我們設定的這個話題背後的核心是在討論“一個人是否應該奮鬥吃苦”,但如果你直接拿背後的問題去問孩子,我想小朋友們會立刻明白老師想教他們寫什麼,自然也不會說真話。但是你拿“家貓還是野貓”這樣的問題去提問,孩子就會完全卸下防備心,真實作答。

總之,孩子在寫作時首先要被鼓勵做到真實與勇敢,這是最重要的。

景芳:

這個方法非常好,家長們也可以嘗試和孩子討論看上去不那麼有道德感的話題。

透過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討論,引導孩子表達自身有關人生的真實想法

我在此也分享一點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經驗作為補充: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非常喜歡在課後說一些看似叛逆的話,也可能會在學校傳一些戲謔的歌謠,比如“人之初,性本善,不寫作業是好漢”等等。其實這是孩子們在將內心的牴觸情緒釋放出來,是一種健康的心理機制。通常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如果你要求他們寫非常正經的作文,他們可能不情願,但是你可以允許他們在生活中把自己的這種發自內心的情緒表達出來。

因此,家長只需記住一點:

不論寫什麼都是一種寫作鍛鍊。

想要啟發孩子寫作,我們首先要鼓勵真話,鼓勵情緒的抒發,而不是鼓勵寫出一個宏大的意義。

先讓孩子覺得寫作很有趣,產生強烈的表達欲,讓真情實感流淌出來。

孩子們能夠堅持寫作之後,再來學習如何寫得更好。

郝景芳對話三川玲:讀萬卷書就能寫好作文?四步讓孩子下筆如有神

賞析文字:

昇華寫作之路的關鍵

景芳:

如果孩子已經跨越了懼怕寫作的階段,有了表達欲,我們怎麼幫助孩子寫得更好,實現寫作進階呢?閱讀對於寫作是否有重要幫助?在您的寫作課上,閱讀和寫作又是如何結合的?

三川:

首先,

孩子如果長期浸泡在好文字中,更容易被激發出創作好文字的衝動

。我們閱讀的文字,一定得是深深打動自己的東西,這樣的文字才是真正的優質、精品文字。教授閱讀的老師們必須首先被文字打動過,才可能帶動孩子們進一步去分析文字。遺憾的是,目前大量教授閱讀的方法都演變成了知識考試,而非賞析性的。

我認為詩歌是最為純粹的兼具“文學性”與“藝術性”的代表,所以我會給孩子們講詩歌,講那些讓我感動不已的詩歌。詩歌中有大量適合用來賞析的修辭,比如比喻。所以我專門開了一課讓學生們分析錢鍾書先生的比喻。

我推薦孩子多閱讀詩歌和單篇文章,這些文字可能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共鳴與創作欲,激發出良好的寫作狀態。寫作中的創造力不是進行知識傳授,而是依賴於沉浸。

因此,好文字就應該像“立體聲”一般環繞在孩子們的周圍。

事實上,那些特別好的語言,無需老師過多的解釋,學生們一眼望去也會覺得很好,繼而產生創作欲。

我們有一位學員的孩子才九歲,在“蹭聽”完我們為成人學員推出的鑑賞課之後激動不已,自己創作了一首詩還獲了一等獎。他寫道,自己“喜歡在風裡面奔跑,感覺身上像鋪了一層霜。”還有,“太陽昇起又落下的過程,好像兩個神仙在打橙色的乒乓球。一個剛打過去,另一個打回來,一天就過完了。”這些詩句簡直妙不可言。

其次,我近兩年發現,

如果一個人站在寫作者的立場、帶著技術分析的方法去閱讀,對於寫作將有明顯的促進效果

。我嘗試過在課堂上摘錄

比爾·布萊森《偏跟山過不去》

這本書中的幾段和孩子們欣賞,分析其中的英式幽默,那種一本正經的、高階的可笑,從中學習什麼叫做“有趣的寫作”。首先我問孩子們,你們感覺到了這種“幽默感”嗎?其次問,你們認為這種幽默感是怎麼營造出來的,能不能把這些句子劃出來?接著我引導他們思考:為什麼這些句子可以製造出這樣的幽默感?層層遞進,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對文字進行深度分析。最後,孩子們都能夠幫我把“原理”總結出來,我鼓勵他們,不如我們來寫一寫吧?孩子們就開始寫,真的模仿出了“英式幽默”,寫得非常好。

我還在課上帶著十二三歲的孩子們分析

加繆的《局外人》

,剖析“荒誕主義”的寫法並讓孩子們將這種寫法融入自己的文章中,結果也很出彩。帶孩子們閱讀時我常常會問他們,你們覺得讀這本書時,哪裡讓你的心“抽動了一下”,由此展開分析和技法學習——訓練孩子們識別好素材並且學習如何將這些素材融入到自己的寫作中。

郝景芳對話三川玲:讀萬卷書就能寫好作文?四步讓孩子下筆如有神

景芳:

沒錯,

當你站在創作者的角度去閱讀,除了能夠作為讀者獲得情感共鳴的部分,還擁有一個“跳出”的身份與視角,去思考作者為什麼在某個地方這麼寫

。當你開始思考這些的時候,對於作品本身就產生了更深的體會,同時有助於寫作。

童行書院的課程中包含不少“文學鑑賞”的內容。比如在學習李白與蘇軾的課程裡,我們會將學習者帶入二位作者當時的人生故事裡,希望小朋友們去感知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出了那些詩篇等等,試圖理解詩人們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的選擇以及心懷怎樣的情緒或者心理狀態。我認為孩子們只有理解了創作者的感受與情緒,才會對“文學是什麼”有真正的體會。

文學與情感相通,本質是用文字呈現出那些能夠感受到卻看不見、不可捉摸的東西

,這也有關感受力吧。

三川:

確實,這就像蘇霍姆林斯基寫過的一句話,大意是,孩子們無法深度理解某些內容時,

首先去了解那些內容的背景故事

,之後就容易一通百通。

景芳:

我想就如何提升寫作能力這個話題補充一條建議,那就是東方文學十分美妙,而西方文學精於搭建大的架構,各有所長。

如果孩子們能夠同時賞析東西方文學,進行深挖並學習取其精華,等到後續自己進行創作的階段,就會有更多的自由度和探索空間。

我們經典之旅課程中的一個專案選取了古希臘最偉大的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的悲劇,他是最早書寫人與命運的衝突及對立的大師。後面我們還會有莎士比亞的專案等等。

而經典之旅的PBL課程則帶著孩子們去寫作一個“英雄之旅”。孩子們在課程中要設計自己的英雄,英雄的能力,遭遇的試煉,至暗時刻,以及昇華。他們都設計得特別好,也非常喜歡做這樣一種宏大的情節設計。

我女兒當時上這個課時設計了一個反派,以反派的視角來書寫自己為什麼成為了反派,如何去戰勝英雄等等。

這種課程內容中的結構,都可以成為孩子們寫作的“腳手架”,幫助他們明白構思情節(如小說、戲劇)時的思考點

,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寫作鍛鍊。

郝景芳對話三川玲:讀萬卷書就能寫好作文?四步讓孩子下筆如有神

培養感知:

捕捉寫作素材的利器

景芳:

我們剛才談到了寫作與感受力息息相關。那麼孩子的感受力,究竟是來自於天賦,還是可以後天學習的?

三川:

感受力雖然存在與生俱來的差異,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後天練習來進行提升。

首先你要

覺察到什麼是“感受力”

在我的一堂名為“一個玻璃瓶子開啟的日常感受力”的寫作課上,我當時採取了一種特別有趣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們進行感知。我給小朋友一人發了一個玻璃瓶,讓他們出去裝一些味道回來,看誰裝的多。之後孩子們到街上走了大概四五十分鐘,收集並記憶味道,回來後分享收穫。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有個孩子說,

他記得的味道有上海“吉祥餛飩”店裡的醬油和豬油灑在了木桌子上,很久都沒擦乾淨的味道

。這樣一句話是孩子坐在家裡永遠也想象不出來的。

“素材本”

其實也是訓練感受力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將感受到的“素材”隨時捕捉並記錄下來,日積月累,由此培養感受力,為寫作做準備。

我們當然也可以

訓練孩子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對人性的感知

。比如我們曾經佈置了“著迷”這麼一個寫作題目,讓孩子們回憶並書寫“自己對什麼五年前發生的事情著迷”。我希望孩子們能夠透過這樣一個命題去覺察生命中一些細微的、平時感覺不到的東西。

當時有一個十一歲的學生,說自己非常著迷於別人的誇獎,著迷於贏得很多關注與讚美。她形容自己為班上的“通心員”,喜歡為其他小朋友做“心理輔導”。她覺察到每當有小朋友不高興時,自己心中都湧起一股高興,因為她可以藉此機會去“通別人的心”,很多人因此而感謝她,覺得她很厲害。也許透過這次寫作,十一二歲的孩子們第一次覺察到了自己內心的這種微妙。

他們在結束了持續三小時的課程後竟然捨不得離開,在教室裡多做停留,彼此不說話,相互看著。他們之所以捨不得離開,是因為他們覺得在這裡彷彿身處一個新世界,離開了就永遠沒有感受這種內心微妙的氣氛。後來我發現,這一批孩子後來寫出來的東西就特別豐富、細膩、精確和深刻。

景芳:

我非常認同。

人在懂了自我覺察之後,就會去想,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慢慢地深挖下去。首先有了感知,接著能把感知力先細化,繼而語言化,其實這就是寫作的過程。

我們也可以在和孩子共讀繪本的過程中,

藉助繪本和孩子討論哲思問題,更多地讓孩子帶入到角色和情緒裡面去理解

小齡的孩子可能可以說出簡單的詞,比如“難過”或者“生氣”。大一點的孩子則能體會到角色的言外之意。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對自己的內心和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更為敏銳,提升感受力。

郝景芳對話三川玲:讀萬卷書就能寫好作文?四步讓孩子下筆如有神

尊重興趣:

點燃閱讀熱情的火把

景芳:

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用什麼方式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與熱愛?您有沒有什麼課上的經驗可以遷移到家庭環境中進行運用呢?

三川:

事實上我的很多閱讀研究經驗來源於我和自家孩子之間的親子共讀或引導獨立閱讀,涉及孩子不同的年齡與成長階段。

首先要堅持親子閱讀,它可以為孩子留下無數與父母之間的幸福美好的回憶。

小齡的孩子是透過“聽故事”來進行閱讀的。所以我女兒小時候,不管我多忙多累,我都會堅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作為睡前儀式。哪怕女兒已經到了八九歲認識很多字能夠獨立閱讀了,她依然希望我繼續跟她講睡前故事,我也非常樂意,充分享受這樣的親子時光。

其次,父母或者教育者們首先也要以身作則,自己先愛上閱讀。

《朗讀手冊》裡有這麼一句話:“就像你如果沒有患感冒,你就無法將感冒傳染給別人;如果你自己不喜歡閱讀,也就無法影響孩子愛上閱讀。”老師們也同理,想帶動課上的孩子們愛上閱讀,本人首先要很熱愛閱讀,否則空喊口號“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純屬空談,無濟於事。

再次,要允許孩子按興趣去閱讀,尊重孩子的閱讀快樂和閱讀快感。

基於興趣驅動去讀書,不要焦慮於孩子單單讀某一類書,孩子終究會把世界搞完整,只不過需要一點時間。在這裡要提醒的是:閱讀應該就像一種生活方式,父母們不要把它當成孩子必須拿來學習知識、追求全面的工具。家長們如果功利地僅僅把閱讀當作一個學習手段,孩子可能就不愛閱讀了。

最後,孩子到了十歲左右,讀一讀對於這個年齡段有挑戰的書。

有一句話說得好:“任何人一旦吃過好東西之後,就再也不會忘記。”孩子接觸過高階的書之後,父母們就不用擔心他們會被那些低俗、庸俗的東西給帶走。

像我們課上的孩子,先後挑戰過閱讀《物種起源》、《國富論》、《局外人》、《貧窮的本質》等等,最後都讀懂了。再比如我們寒假時給六至八歲的孩子讀《漢聲中國童話》系列和《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如果孩子們戰勝了這種閱讀挑戰,他們就會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到。

孩子們一旦接觸了好書之後,這些好書將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景芳:

我對三川玲老師剛才提到的“按興趣閱讀”這一點特別有共鳴。我自己差不多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開始讀《紅樓夢》以及各種世界名著,比如《雙城記》、《蝴蝶夫人》、《悲慘世界》等等。當時讀的那些書對我之後的人生影響很大,我確實就像您剛才說的,看過這些名著之後再看其他型別的書,也不會影響我的大方向,依然清楚哪些作品是真正更好的作品。我非常感激過去的閱讀經歷。

這也是為什麼

我們現在挺想給孩子們接觸一點點經典,因此將這樣的內容納入到了我們的時空之旅和經典之旅課程中

我們面向六歲以上孩子的時空之旅裡面講了釋迦牟尼、蘇格拉底、亞當·斯密、孟德斯鳩、馬克思等等。一個所謂超綱的知識或內容,可以透過簡單的講法讓孩子們去很好地理解。比如,我們讓孩子帶著一個“玩具分配不均”的問題,去問中西方的思想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他們提出不同的解決思路與方案等等,以這樣的方式幫助孩子們理解這些思想家的思想,更容易產生效果。

郝景芳對話三川玲:讀萬卷書就能寫好作文?四步讓孩子下筆如有神

本期對談中老師們提到的推薦書目如下:

羅伯特·麥基《故事》

約瑟夫·坎貝爾《千面英雄》

6-8歲孩子可挑戰書目:《漢聲中國童話》系列、《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10+孩子可挑戰書目:《物種起源》、《國富論》、《局外人》、《貧窮的本質》

互動話題

身為父母,你對於孩子的閱讀或寫作還有什麼困惑嗎?或者你有什麼培養孩子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好經驗和方法希望分享給大家?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留言互動!

拓展閱讀

郝景芳:在通識閱讀中,尋找人生意義

藝術欣賞如何啟蒙?像張無忌學劍一樣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