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你聽古風音樂嗎?你有了解過古風音樂嗎?其實古風音樂最早源於

2003

年,周杰倫和方文山的一曲《東風破》引領了中國風在流行樂壇的風潮,

隨後還有類似許嵩等歌手的烘托,不過在主流歌手中並未掀起波瀾,

而與之類似卻更加小眾的古風音樂則長期在網路上低調發展。

古風音樂最初是由古風愛好者和仙俠遊戲粉絲群體以音樂為載體抒發懷古之情而進行的自發性創作,是當今網路盛行的一種新型音樂風格。古風音樂的創作手法多以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與現代音樂表現手法相結合。其依附於遊戲、小說和古典詩詞存在,追求故事性和畫面感。

2005

年以後,古風群體主要活躍於分貝網和

5sing

網,近年還風靡於

YY

B

站和唱吧。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古風音樂多從遊戲、動漫、網路小說中借鑑同人題材進行填詞創作,並引用日本和風音樂或東方網遊配樂進行改編或翻唱。後又在

COSPLAY

、漢服等交叉領域的孕育下,吃著百家飯漸漸長大,贏得了一眾粉絲,也冒出了不少古風團隊。

小編從

B

方面瞭解到,音樂區已經成為僅次於動畫區的第二大流量大區。

B

站每個月平均

30

多萬的原創影片中,音樂影片就有

52000

個,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區別於大眾流行音樂的二次母音樂。

曾在

B

站拜年祭上出現的《九九八十一》,其原曲和衍生二次創作影片的播放量超過了

1

億。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成立於

2007

年的

墨明棋妙

是古風圈的領頭羊,初創成員因共同愛好聚在一起,在詞曲、樂器、宣傳、美工方面各有所長。出於自娛自樂的想法,他們將優秀的原創作品上傳網路,迅速吸引了志同道合的音樂人和海量粉絲。之後,

平紗落雁

千歌未央

鸞鳳鳴

等原創古風團隊也相繼湧現。

古風音樂的發展源於網際網路,自

2010

年分貝閘道器閉後,

5sing

成為了古風音樂人和粉絲的新陣地。頂著

中國原創音樂基地

名號的

5sing

網,雖然影響力仍有限,在其官網的

原創

版塊裡,古風作品依然佔據較大比例。

國內知名二次母音樂社群、

幻音

的創始人夏目也表示:

現在已經有三家音樂平臺主動來找我們合作,

大廠有大廠的焦慮,他們想做年輕使用者,但不知道怎麼抓住這些年輕使用者。

網路平臺的發展也有侷限性,

類似於

QQ

音樂這樣的主流音樂平臺現在仍不太可能在首頁特別推一個古風歌手,因為它需要做重點推薦的都是那些每年能給它帶來兩千萬以上的數字唱片銷量歌手,例如李宇春、周筆暢;而二次母音樂目前還沒有這個體量。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行動網路的便捷,切實彌補了傳統媒介資訊傳播的不足,給人以更多的選擇和自由空間。在網路音樂界,有越來越多的原創音樂人和音樂團隊致力於融合古體與現代詩詞的文字精華,打造出富有現代氣息並不失古韻的音樂作品,呈現創作者所理解的中國式美感。這些青年創作人對古風的推崇,體現了其對於民族自信心的追尋,是一種渴望透過

尚古

而完成的自我建構與文化認同。

藉助各種社交媒體,河圖、

HITA

等一批古風歌手迅速成為了圈內名聲大噪的平民偶像,隨便一條微博都有上千條的評論或點贊。正是這樣一個與偶像關係如膠似漆的群體存在,才讓古風音樂人能夠源源不斷地推陳出新,比如河圖的《傾盡天下》在百度音樂的總下載次數就超過千萬。

其實,音樂製作的成本相對於遊戲、影視是很低的,結果導致市面上出現了大量同質化音樂。

小編

瞭解到,目前國內

古風

音樂,每個月全網產量接近

5

萬首,產能其實很大。然而質量良莠不齊,並且存在很多同質化問題,絕大部分都沉沒在底部,幾乎不會被聽眾聽到。怎麼才能讓作品脫穎而出,需要靠宣傳與發行的功底。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從借雞生蛋到團隊原創,不再依賴外物題材,可以算是古風音樂圈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古風音樂人和粉絲群體彼此扶持,共同壯大,慢慢促成了如今的古風音樂圈生態。

在資本過熱的當下,音樂行業也有了風口一說。當古風市場成長到一定程度,資本也緊跟著就來了。

像《說書先生》就是把古書上一個說書先生的故事帶入整張專輯,這種企劃正越來越多,並且賣出不錯的銷量。這也讓近兩年的同人展已經能專門開闢出專門的同人音樂專區。

米漫傳媒曾經操刀過

銀臨

的《錦鯉抄》,這是非常知名的一首古風歌曲,米漫曾在遊戲裡植入這個

IP

,做了《錦鯉抄》的套裝,最終這套遊戲裡的虛擬產品就賣了六千多萬。

這種模式也是拾穗文化正在嘗試的,這家原本的二次母音樂工作室進行公司化運營,並開始打造原創音樂企劃《時之歌

Project

》,用以搭建一個架空世界觀,形成音樂

IP

,方便後續的漫畫、影視等開發。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古風歌曲當然也不能說是橫空出世,也是有跡可循、有源可溯的。前有古人唐詩宋詞等幾千年的文化薰陶,今有數十年經典金曲的啟發。然古風圈的真正興起還是始於分貝網,從各種遊戲歌曲、霹靂歌曲填詞翻唱開始,逐漸形成了特定的古風圈子。

2010

年左右,墨明棋妙團隊便開始出現在一些動漫展上,後來有了

2012

年的北京麻雀瓦舍古風音樂會、

2013

年的金陵秦淮夜線下演唱會等等系列主題演出。在資本的支援下,這群網上聚集的小團體不知不覺走到了線下。原本不知受眾在哪、如何定價的古風音樂人,也慢慢開始了更自主的商業探索。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而除了創業公司,古風音樂人也得到了影視方、遊戲方的垂青。比如,今年大火的古裝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大唐榮耀》分別向圈內的知名音樂人董貞和音訊怪物拋去了橄欖枝。

十多年時間,古風群體從線上到線下,走進了讓很多流行歌手都望塵莫及的鳥巢和天壇。在許多圈內人眼裡,這種感覺就像是你養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終於有天長成出嫁。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但另一些人則透露出深深的擔憂:古風音樂商業化已經越走越遠,今後快餐式的商業作品會不會日漸被資本綁架,迷失了初心?當

只為見一見粉了十年的偶像真人

的情懷被滿足和釋放後,類似這樣的演出還能讓他們消費多久?

網上有人這麼描述古風歌曲:時間要等

千年

,地點動不動

天下

,人物多

誰人

,故事偏

離愁

,結果就是各種

。隨著一批古風作品進入主流視野,古風歌曲的詞作水平經常成為詬病點,原因多是

為了看似風雅而毫不注重語法

矯揉造作,不知所云

聽來聽去,一百首歌都在說一個意思

一首好的古風作品,尤其是那些頂著

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光環進行宣傳的歌曲,和類似以

成全你縱橫上下五千年的心

為標語的文化活動,更需要在歌曲創作環節全方位地把控質量。畢竟,只有好的作品才能走得遠。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在紛紛追逐分眾化的

風口思維

下,古風圈的商業化程序之快始料未及。但如果盲目被遊戲和影視廠商綁架,太著急的資本玩法只能是揠苗助長、催熟過度。

在日本,動畫的

OP

ED

、插曲、角色歌、同人歌曲、

V

家為代表的各種網路原創曲目都有成熟的變現渠道,與整個二次元產業的結合也非常緊密,並且可以在日本權威的公信榜上和

J-pop

等流行音樂一較高下。

一家位於東京的日本音樂製作公司

highkick entertainment

製作部的從業人士

是這麼說的

“在日本,動畫製作委員會里通常有音樂公司,二次元歌手與流行歌手的新單曲都可能會去爭取貼一部動畫的片頭片尾。而動畫也會進行招標,每次都能收到很多歌手送上的完成度較高的

demo

,大家一般比較重視這種機會的,因為貼劇通常都能帶動單曲的銷量,再考唱片盈利。”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下一個會是《中國好古風》嗎?

當然,古風音樂未來能否從小眾音樂型別走向更大的受眾,甚至當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標兵,都值得期待。要是某天古風的影響力真大到可以讓大家以聽雅樂為樂趣,以穿漢服為時尚,人人懂歷史,家家知禮儀,也是功勞一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