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好像南極北極,一個分析,一個綜合

中西文化好像磁鐵的兩極,一個條分縷析講邏輯,一個天人合一講體悟。

你只要去各大醫院看看就知道了,西醫把科室分得特別細緻,而傳統的中醫呢?幾乎是萬能的全科醫生。中醫大約是一套中國思維下的產物,他把身體當做儀器,以自身的學習體悟來判斷病情,這在現代是很被西醫看不上的,西醫說你做過大資料雙盲臨床一二三期的試驗了嗎?怎麼保證一定有效?的確,好的中醫和壞的中醫差別非常大,因為這全在這個個人體悟的好壞上。從中西就能瞥見中西文化巨大差異的一斑。

中西文化好像南極北極,一個分析,一個綜合

散點透視的中國畫

再說繪畫,中國綜合的世界觀講究面面俱到,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往往從大局整體著眼,故而傳統繪畫是“散點透視”,就是你不知道作畫者的焦點在哪裡,他好像上下左右遠近都看到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用力看。而西洋畫就必須有個聚焦點,比如《最後的晚餐》,它的聚焦點就在耶穌的身上,而且是如錐子一般的凝焦在他的身上。

中西文化好像南極北極,一個分析,一個綜合

最後的晚餐

這都是思維差異在實踐中的表現。再比如,中國特有的寫意畫,不求形似而取其神,蘇東坡就說過只求形似就好比孩童一般,講究形散而神不散;西洋畫則講究纖毫畢現,衣服的褶皺,甚至鬚髮汗毛都要精細入微。

這些其實在學術上也有反映,西方人理論善於從點入手,層層推論,最終匯出一整套體系架構。而中國呢?上來就是從宇宙,天下談起,覺得提綱挈領才能綱舉目張,這樣有好處,就是能宏觀地看待問題,但是流到末端就成了上來就大道理一對,在表面遊走的空話。而西方的邏輯清晰,但也容易鑽牛角尖,一條道走到黑,只要是推論出來的就正確,不用管其他的,堅持真理就行,往往也會得出令人驚訝的結論。

中西文化好像南極北極,一個分析,一個綜合

另一個是崇高,中國古詩有蒼涼沉雄,慷慨就義的詩如文天祥《過零丁洋》能算作崇高,比較少出現崇高這一主題。究其原因,西方是主客體分離的,比如現在定下的唯心唯物論,必須定出一個你是你,我是我,而中國講究的是天人合一,單純的唯心唯物都不對,而是交織在一起的,既是物也是心,所謂“心物一體”。而道家講求生命的安樂,以求長生久視,所以再悲慘的劇本都加上一個明君出來裁斷,一個俠客出來主持,再不濟就是神仙現身最終造一個歡喜結局的大團圓。西方人追求真理,追求那個本質的東西,那個世界背後的真相,而中國人最講入仕的孔子都主張,世道好的時候做官,世道不好就歸隱,裝傻,更別提佛道了。所以,崇高主題比較少單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