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去年,碧昂絲(Beyonce)作為黑人女歌手,在科切拉音樂節歷史上的驚天首秀,再到今年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整蠱男人」金曲席捲全球年輕人。女權主義早不是隻作為一種創作力量存在於歌壇,而是成為了當代流行音樂的母題和爆款。

爆款「女權」

Billie Eilish(比莉·艾利什) 在 《Bad Guy》(壞蛋) MV裡,開場就把嘴裡的食物放進了男人手裡;結尾,她一起一伏,配合著音樂的節拍,原來她身下,有一位男士在做著俯臥撐。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Billie Eilish - Bad Guy(2019)

不知廣大男性看完這個會有怎樣的聯想。反正,我朋友圈已被這首歌刷了屏,當然,大部分都是女生。比莉 ,這個不到18歲的歌手,以某種「惡趣味」和調侃異性的方式,成功引起了新一代歌迷的注意,讓她成為了歐美樂壇目前最受關注的新人歌手。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前段時間, Beyonce(碧昂絲) 釋出了去年她在coachella Valley Music & Arts Festival(科切拉音樂藝術節)的紀錄片,引起了巨大的關注。這個音樂節舉辦了快20年,她是登上此音樂節的第一位黑人女歌手。

她以一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埃及豔后娜芙蒂蒂式的造型出場,這個曾因體重引起過很多爭議的美國天后,完成了一場近乎瘋狂的黑人文化表演。

紀錄片引用了黑人女權主義者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奇馬曼達·南戈齊·阿迪奇)的一段話——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我們教育女孩,你可以有野心,但是不能太大;你應該有一個獲得成功的目標,但你不能太成功,不然的話,就會威脅到男人的地位;我們教育女孩要學會與人競爭,但這種競爭不是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而是能更大程度地取得男性的關注。

這場演出引起了歐美主流音樂圈的轟動,就連中國女歌手蔡依林也點了贊。

而「女權」成為這個時代的音樂爆款,實際上經歷過一段曲折的歷史。

「女權音樂」進化史

1963年,當20歲的 Janis Joplin(詹尼斯·喬普林) 跟隨著她的音樂英雄們,去往嬉皮聖地舊金山時。她的童年因長相備受欺凌,只有男孩願意跟她玩。

後來,她在Monterey Pop Festival(蒙特利音樂節),表演「胖媽媽」桑頓(Big Mama Thornton)的名曲《Ball and Chain》(球與鏈)時,瘋狂跺腳,抽打自己的臉,憤怒地甩動頭髮,震驚了觀眾。1969年,詹尼斯·喬普林參加了伍德斯托克音樂,這是她留給世界最後的經典。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詹尼斯·喬普林

詹尼斯·喬普林曾把一瓶威士忌打在 The Doors(大門樂隊)主唱Jim Morrison(吉姆·莫里森)的頭上,好讓他冷靜下來。最後,她死在了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中,也成了打入男性搖滾世界的第一位女性。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詹尼斯·喬普林曾說過:「舞臺上表演時,我好像同時和兩萬五千個觀眾在ML,而在表演結束後,我一個人孤單地回家。」暴烈的外表下,隱藏的還是傳統兩性關係中的些許憂傷,她和60年代那些女性獨立歌手 Joni Mitchell(瓊尼·米歇爾)、Joan Beaz(瓊·貝茨) 一樣,逃不過60年代的男性陰影。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70年代,「女權」真正形成了一股音樂運動。在華麗搖滾經典電影《天鵝絨金礦》(Velvet Goldmine)裡,一個漂亮男孩抹上了鮮紅如血嘴唇……這個畫面如果刺激到了你,有助於理解什麼是女權音樂。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以一頭蓬亂的黑髮、鬆垮白襯衫、領帶還有牛仔褲示人的 Patti Smith(帕蒂·史密斯),開啟了一個時代的審美革命。「

當我在表演時,我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我已經消除了性別的定義,甚至不認為自己身處於人類的語境裡。

」以帕蒂·史密斯為代表的70年代女朋克探索了女權主義在音樂上的邊界。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一個女孩子在學校,穿著奇裝異服,在走廊表演道理,上課掀裙子——這是童年時的 Madonna(麥當娜) 。到了80年代,麥當娜穿著「錐形胸罩」、大膽裸露身體、唱著《物質女郎》,諷刺聖母思想和男權的虛偽。她把「女權」引入到了大眾流行音樂當中。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麥當娜身著Jean Paul Gaultier(讓·保羅·高緹耶)的錐形胸衣

80年代,有一支女權團隊「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她們頭戴大猩猩面具上街抗議。還戲仿過安格爾一張著名畫作,並寫上:「女性是不是脫光了衣服才能進入大都會博物館?」游擊隊女孩一直活躍到了今天。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1990年, Bikini Kill(比基尼殺戮樂隊) 主唱Kathleen Hanna(凱思琳·漢納)發起了 「Riot Grrrl」(暴女)運動。「girl」一詞此前代表「物質女郎」,新女權主義者發明了「grrrl」,意思是:「我們可不是那些傻妞!」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比基尼殺戮樂隊

進入新世紀,歐美樂壇又誕生了一批Diva,以Adele(阿黛爾)、Lady Gaga(嘎嘎小姐)、Katy Perry(凱蒂·佩裡)等人為代表,都發表過有關「女權」的歌曲或言論。這種力量還影響到了華語樂壇的天后們,她們近年紛紛發表「女性意識」的音樂作品, 張惠妹《母系社會》、林憶蓮的《蓋亞》、蔡依林《怪美的》 ,都是此類代表。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蔡依林《怪美的》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張惠妹《母系社會》

今年,針對美國最新反墮胎法,禁止強姦受害者墮胎, Rihanna(蕾哈娜)直接向州長喊話:為你羞恥!這則新聞還上了國內微博的熱搜。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女權主義在音樂領域,經歷了數十年的演變,從一種小眾音樂型別進化到了主流樂壇,如今已經變成了一股有話語權的力量。「女權」音樂本身就是一部當代流行音樂史。

不同時期最值得聽的「女權音樂」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布魯斯時期

《Respect》

「女權」音樂的濫觴和它的文化啟蒙都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正值美國發生種族平權和性解放時期。

當時美國靈歌天后 Aretha Franklin(艾瑞莎·富蘭克林),有一首布魯斯風格的歌曲 《Respect》(珍重) 。這首歌的原作,表達的是男性對伴侶的抱怨,艾瑞莎對它進行了改編,歌詞換成了女性的視角。「你的吻比蜜甜,但猜猜這是什麼?不過是因為我的錢!」(Your kisses, sweeter than honey。 But guess what。 So is my money!)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結尾處,艾瑞莎將「Respect」進行了拆解演唱——「珍!重!找到它對我的意義!珍!重!好好照顧……你的事業!」(R-E-S-P-E-C-T。 Find out what it means to me。 R-E-S-P-E-C-T。 Take care … TCB)艾瑞莎用這種方式想喚起女性對自身權利的關注。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華麗搖滾時期

《Suffragette City》

雌雄莫辯的華麗搖滾助推了「女權」。1972年, David Bowie(大衛·鮑伊) 發行了單曲《Suffragette City》(女權之城) ,這首有著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式的節奏布魯斯,他也是搖滾樂的鼻祖之一。背景正來自於興起的女權運動。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2016年,Lady Gaga(嘎嘎小姐) 在格萊美頒獎禮上,致敬過大衛·鮑伊。稱他為自己一生的偶像。嘎嘎小姐絕對是女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她發表過一首叫 《Scheiβe》(德語為「狗屎」)的歌,濃濃的合成器味道,她唱到:「我很確定我享有母獸的名譽 / 但女人的權利不是由男人來授予。」華麗搖滾給了嘎嘎小姐數不清的靈感,包括她那些雌雄同體的造型。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朋克時期

《Horses》

70年代,助推女權運動落在了女朋克的手裡。1975年, Patti Smith(帕蒂·史密斯) 發行了首張專輯 《Horses》(馬) ,它帶著朋克一貫的「激進主義」,憤怒的唱腔,躁動的和絃,歌詞涉及女性問題,比如家暴、兩性生活,還有社會政治問題。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少年耶穌和耶利克樂隊主唱琳達·倫茨

朋克有個分支「No Wave」(無浪潮)誕生在紐約,你可以在 Teenage Jesus And The Jerks(少年耶穌和耶利克樂隊) 現場專輯 《Live 1977-1979》 窺探其景觀。扭曲的薩克斯、不和諧的和絃、令人不安的旋律、激烈的鼓點、近乎是叫喊的唱腔,主唱Lydia Lunch(琳達·倫茨)用一種近乎自毀的方式,把女性的痛處表達了出來。

成立於新千年的俄羅斯女子朋克樂隊 Pussy Riot(暴動小貓) ,似乎比她們的先輩更加激進。頭戴鮮豔的頭套,去俄羅斯地標景點進行抗議表演,還衝進過世界盃決賽場地,被當局抓進牢裡。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去年她們發行了一首歌 《Bad Girls》(壞女孩) ,歌詞將「好女孩」和「壞女孩」作對比——「好女孩活在幻象之中 / 壞女孩無畏困惑」(Good girls living an illusion, Bad girls aren‘t afraid of confusion)。「暴動小貓」的女權主義在西方產生了轟動性的影響。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大眾流行音樂時期

《Material Girl》

八九十年代,女權「音樂」告別了沉重的形式,進入到了大眾流行音樂。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麥當娜發表了流行歌曲 《Material Girl》(物質女孩) ,這種跳舞音樂代表著80年代。她唱著:「男孩們對我或親或抱 / 對此我覺得無關緊要 / 要是沒有給我該給的好處 / 我扭頭就走」(Some boys kiss me,some boys hug me, i think they’re o。k, if they don‘t give me proper cred it, i just walk away。)。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90年代的 Spice Girls(辣妹組合) 也有著相同的表達——「如果你惹惱我,我就跟你說拜拜」(If you really bug me then I’ll say good-bye!),來自於她們大熱的口水歌 《Wannabe》(崇拜者)。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新千年

《If I Were a Boy》

進入新千年。「音樂界的女總統」非 Beyoncé(碧昂絲) 莫屬。如果不想聽她開除經紀人老爸、冷眼目睹妹妹打自己丈夫等八卦,那就從《If I Were a Boy》(如果我是一個男孩)、《Single Ladies》(單身女性們)、《Run the World (Girls)》(駕馭這世界!女孩們!)等等歌曲去認識她。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Beyonce - Run the World (Girls),2011

00後女歌手比莉橫空出世,除了大火的《Bad Guy》,她還有一首有趣的歌。從前她喜歡一個男孩,那個男孩和朋友組了一支樂隊,總是嘲笑比莉寫的歌,並挑釁肯定會比她火,還拒絕了比莉的求愛。後來,她給那男孩寫了一首歌,叫 《Wish You Were Gay》(希望你是gay)。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女權」音樂人的爭議

隨著女權主義在流行音樂領域的影響越來越大,伴隨著的同樣是爭議。

在某屆格萊美上,麥當娜以一身漁網丁字褲露臀裝亮相,媒體開始攻擊她,諷刺她暴露並沒有美感的身體,過於「情色」時,麥當娜則說:「那就是 56 歲屁股看起來的樣子,王八蛋!」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在 Ariana Grande(愛莉安娜·格蘭德)《God is a Woman》(上帝是個女人) MV裡,A妹被置於宇宙中心,並做坐在了地球頂端;面對一眾男性,又擺出「思想者」雕塑的姿勢;人們在討論,這種「女性唯中心」是否欠妥。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以《哈利波特》中的赫敏被大家熟知的Emma Watson(艾瑪·沃森),近幾年來高舉女權旗幟,收穫不少路人粉,但她卻被人挖出,曾在採訪中說碧昂絲的MV感覺很男性化,不理解為什麼要塑造這樣一個強勢的男性化形象。於是,有人質疑她是「偽女權」,還要求她向碧昂絲道歉。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就連 Taylor Swift(泰勒·斯威夫特) 給那些前男友寫的歌,也被拿出來質疑。有人評論說泰勒會把那些前男友們寫的一無是處,而自己則是一副單純無辜的形象。

事實上, Lane Del Ray(拉娜·德雷) 也遭受過非議,她有一首歌叫 《Sad Girl》(悲傷女孩) 唱到:「

秘密成為一個情婦,可能並不能留住傻瓜的喜歡

」。有人分析她的歌曲都在表達對有錢有勢男性的幻想和追求,這觸發了女權主義者的敏感神經。打雷姐曾因這樣的議論而飽受傷害。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拉娜·德雷從不認為自己是錯的,她說這些歌曲都是個人體驗。反而是那些把女權天天掛在嘴邊的人誘發了女性矛盾。

「女權音樂」曲折而兇猛的崛起史

音樂界關於「女權主義」的爭論從未停歇,如果說女權主義起於反對男性的霸權,那極端的女權主義會不會變成另一種霸權呢?你永遠無法代替別人思考,那也就別剝奪音樂人寫歌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