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元宵還是湯圓?其間差別可別不知道

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

No!

中國素有“北元宵,南湯圓”的說法。

所以,不少人以為元宵和湯圓是一種東西,只是南北方叫法不同而已。

其實大錯特錯!

它們兩個根本不是同一種食物好嗎。

它們在製作工藝、外觀、口感上都大不一樣。

最本質的區別便是在製作工藝上: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

製作元宵時,首先要將餡料做好,沾上水,再投進盛滿糯米粉的容器內搖;然後再沾水,繼續滾上糯米粉,如此反覆多次,讓其逐漸變圓、變大。元宵一般是手工做成,現做現賣。

元宵節吃元宵還是湯圓?其間差別可別不知道

湯圓的做法則像包餃子,先把幹糯米粉加水和成麵糰,再用麵糰去包餡料,團成圓形,做好後進行速凍,便於儲存。湯圓多由機器製作。

元宵節吃元宵還是湯圓?其間差別可別不知道

兩者外觀也不一樣。

元宵做好後表面會有“茸頭”,即麵粉浮粉,下鍋煮時麵粉融入水中,湯呈乳白色。元宵煮後迅速膨脹,比湯圓大。湯圓皮是用幹糯米粉加水和成的面,抱團性較好,表面更光滑,煮制湯水清澈。

元宵節吃元宵還是湯圓?其間差別可別不知道

元宵:

元宵節吃元宵還是湯圓?其間差別可別不知道

湯圓:

元宵節吃元宵還是湯圓?其間差別可別不知道

從口感來看:

元宵更有咬勁,有突出的糯米麵香味;湯圓則比較軟糯,糯香味不明顯。

在儲存上:

傳統工藝製作的元宵因外層的糯米粉容易吸水,冷藏後味道會變,且儲存不當會導致微生物滋生而變質。因此,元宵多為現做現賣,保質期多為兩三天。所以要購買新鮮製作的元宵並應儘快食用,實在吃不完的應放在冰箱冷藏儲存,在兩天之內儘早食用。

湯圓的保質期更長。湯圓經過速凍工藝,一般保質期在6個月到12個月,最佳貯藏溫度為-18℃以下,保質期內可隨時食用,方便快捷。

元宵節吃元宵還是湯圓?其間差別可別不知道

有人認為元宵節是因為吃元宵而得名。其實搞顛倒了。是因為在元宵節吃才有了“元宵”食物之名。

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

關於元宵節吃湯圓/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

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裡面有“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的詩句。

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製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糰、湯圓,而在廣東被稱為湯丸。據說湯圓象徵閤家團圓更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成為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備美食。

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古時“湯圓”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至於湯圓為什麼會變成元宵“滾”的做法就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