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環腐病和軟腐病,這兩種容易混淆的病害,該如何有效預防?

很多種植馬鈴薯的朋友們都知道,馬鈴薯環腐病和軟腐病是常見的病害,一旦沾染上這種病害,馬鈴薯的幼苗就會枯死、壞死。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兩種病害的防治方法吧!

馬鈴薯環腐病和軟腐病,這兩種容易混淆的病害,該如何有效預防?

一、馬鈴薯環腐病

1.症狀及病因

本病屬細菌性維管束病害。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兩種型別。枯斑型多在植物基部複葉的頂上先發病,葉尖、葉緣及葉脈呈綠色,具明顯斑駁,且葉尖乾枯或向內縱卷。

病情向上擴充套件,會導致全株葉片開始褪綠,內卷下垂,終致植株倒伏枯死。塊莖發病,切開可見維管束變為乳黃色以至黑褐色,皮層內現環形或弧形壞死部,故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莖部維管束常變褐,病蔓有時溢位白色菌膿。

馬鈴薯環腐病和軟腐病,這兩種容易混淆的病害,該如何有效預防?

2.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

(2)選用抗病品種。

(3)提倡小整薯播種,不用刀切,避免切刀傳病。

(4)對切刀和裝種薯的器具進行消毒。消毒水可用75%酒精,0。1%高錳酸鉀或5%食鹽水等。

(5)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及微肥。

馬鈴薯環腐病和軟腐病,這兩種容易混淆的病害,該如何有效預防?

二、馬鈴薯軟腐病

1.症狀及病因

軟腐病一般發生在生長後期收穫之前的塊莖上及儲藏的塊莖上。被侵染的塊莖,氣孔輕微凹陷,棕色或褐色,周圍呈水浸狀。在乾燥條件下,病斑變硬、變幹,壞死組織凹陷。

發展到腐爛時,軟腐組織呈溼的奶油色或棕褐色,其上有軟的顆粒狀物。被侵染組織和健康組織界限明顯,病斑邊緣有褐色或黑色的色素。腐爛早期無氣味,二次侵染後有臭氣、黏液、黏稠物質,有些品種上病斑外圍常有一變褐環帶。

馬鈴薯環腐病和軟腐病,這兩種容易混淆的病害,該如何有效預防?

病原軟腐細菌在土壤、病殘體及其他寄主上越冬,在種薯發芽及植株生長過程中可經傷口、幼根等處侵入薯塊或植株。

病原細菌潛伏在薯塊的皮孔內及表皮上,遇到高溫、高溼、缺氧,尤其是薯塊表面有薄水膜層,薯塊傷口癒合受阻,病原細菌即大量繁殖,在薯塊薄壁細胞間隙中擴充套件,同時分泌果膠酶降解細胞中膠層,引起軟腐。

通氣不良、田裡積水、水洗後塊莖上有水膜造成的厭氣環境,利於病害發生髮展,氮肥施用過多也提高感病性。

馬鈴薯環腐病和軟腐病,這兩種容易混淆的病害,該如何有效預防?

2.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通風透光和降低田間溼度。

(3)及時拔除病株,並用石灰消毒減少田間初侵染和再侵染源。

(4)避免大水漫灌。

(5)選用噴灑50%百菌通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

(6)收穫時避免造成機械傷口。入庫前剔除傷、病薯。

馬鈴薯環腐病和軟腐病,這兩種容易混淆的病害,該如何有效預防?

看完了上面的內容,這些馬鈴薯環腐病和軟腐病的防治方法,你學會了嗎?希望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內容,對各位種植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