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早餐:一方水土一方味

舌尖上的早餐:一方水土一方味

一日之計在於晨,在 “民以食為天”的傳統中國,早餐也是從古到今的一種文化載體。所謂一方水土養著一方人,南方的細緻柔婉,北方的豪邁慷慨,其實在早餐文化上就已盡顯無遺。早餐,是一天新的靈感,它用別樣的儀式感,消除了我們昨日的疲乏,還我們一股出世的清新。

如皋地處長江中下游,是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花木盆景之都和世界長壽養生福地。說到長壽,必定會想到如皋的特產,在如皋,早餐也是一種文化。

小時候,母親經常會買一些油饊子給我當早飯,幹吃的時候脆香可口,泡了糖茶後,綿軟綿軟的,口感極好。長大以後很少吃到了饊子了。我生了小孩後,不少親戚送的月子禮就是饊子和脆餅,我便也常常泡了茶吃。但吃時好像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的感覺了。此後好多年一直就沒再吃過饊子。前不久逛超市,看到有饊子賣,心血來潮買了一袋,回來嚼了乾的,又泡茶吃了軟的,感覺好像回到了童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也漸漸懂得,吃早飯其實也是一種情懷,對味蕾的滿足,對家鄉的執著……

舌尖上的早餐:一方水土一方味

元旦期間我一位南京的友人來如皋玩,到了如皋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明早一定要請我吃燒餅啊,經常聽你微信聊天時說好吃,我也要嚐嚐。”

第二天,我早早地帶她到我家附近的一家早餐店,這家早餐店在這兒有些年頭了,雖然有點破舊但是生意卻很紅火。友人到了店裡瞠目結舌,這裡燒餅有好幾種餡,牛肉絲、蘿蔔絲、椒鹽等等,上面灑滿了芝麻。我跟做燒餅的師傅說,友人是外地人,想嚐嚐如皋的燒餅,讓他現做一個,師傅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邊看師傅做燒餅邊跟他閒聊。師傅告訴我們他做這燒餅已經20多年了,教出來的徒弟也越來越多,但大家都說,他的手藝最正宗,就是咱們如皋燒餅的味道。每天天剛亮,師傅和老伴兒趕到店裡生火、剁餡兒、和麵,一直忙到中午十一點才能結束。

“早起上學的孩子,趕時間的上班族,這兩批老顧客通常會在六點到八點之間光顧。接下來就是時間稍微充足的老人和談生意的老闆啦,所以我這上午半天都不得歇!”師傅邊擀皮兒邊跟我們說道。

友人站在旁邊說:“我們那兒的燒餅大多是烤箱烤出來,很少看到店裡這樣做燒餅。”師傅笑笑說,“等下就讓你嚐嚐如皋正宗貼的燒餅。”他邊說邊神色鎮定地把手伸進灶膛,將一個個燒餅貼好,友人覺得這並不是個難事兒,然而她剛靠近火爐,就被一陣熱浪烤得連連後退。咱們都不知道,火爐內溫度太高,師傅手臂上的汗毛都被“烤光”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大約過了五分鐘,師傅說燒餅烤好了,便用一個長夾子夾出來。友人迫不及待地吹了吹咬上一口,連連誇讚酥脆、很香。後來,我又和友人要了一碗豆腐腦,屬於我倆的慢生活開始了。

我們坐在那張破舊的桌子邊,看著前後左右的人一臉享受的樣子,不由心生羨慕,這也是一種知足常樂吧。他們不在意那佈滿灰塵的牆角,不在意空間的窄小,不在意昏暗的燈光,在這個寒冷的早晨,他們只要有一隻香噴噴剛出爐的燒餅,一大碗冒著熱氣的豆腐腦,就很快活了。

隨後友人又提議想去吃對面飯館的魚湯麵。“其實也不餓,就是嘴巴寂寞。”友人打趣道。剛到麵館,友人就跟老闆娘說要碗魚湯麵。“我們如皋人特愛吃,聽說哪裡有好吃的,就會過去。”說這句話的,是小麵館的老闆娘,言語中透著對生活的熱愛。而那時,友人正捧著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魚湯麵,喝得渾身舒泰。老闆娘她說這魚湯麵是她家的招牌面,用很多野生的小魚精心熬成高湯,再加上榨菜絲、香菜、肉末等佐料,麵筋道,味道鮮美,所以來吃的基本上都是老顧客。似乎是為了驗證所言不虛,話音剛落,又一前一後進來兩男人,看神情,是熟透了的熟客,不用開口,老闆娘就自去下面了。

舌尖上的早餐:一方水土一方味

接下來的兩天肯定是帶她品嚐如皋的蟹黃包和盤水面。顧名思義,蟹黃包自然是用蟹黃做餡的包子,“這我真的沒吃過。”友人說。我們去的那家店,是在水繪園附近,雖然我經常去那家吃早飯,但蟹黃包吃的次數卻少之又少。到了早餐店後,店裡坐滿了人,大家正吃得熱火朝天。廚房是隔出來的偏間,面積不算大,裡面的人有的在做包子,有的在切蔥花,有的負責端面,都在緊張地忙碌著。

我們找了個位置坐下,點了一籠蟹黃包還有盤水面。沒多久,蟹黃包就端上來了。剛出蒸籠的包子,黃澄澄的蟹油浸透包子皮,熱騰騰的直冒香氣,看著都是一種享受。“這就是蟹黃包嗎?好大一個,不知道味道怎樣。”說罷友人迫不及待夾起一個,可是不管怎麼夾都感覺會把皮戳破。我笑了笑,開始一本正經教友人拿取和品食蟹黃包的方法。“我們如皋有句順口溜‘輕輕用力提,慢慢碟中移,先把天窗開,後把餡湯吸。’用三個手指慢慢從籠中提起包子,移入裝有薑絲、酸醋的碟中,然後在包子上開個小口,輕輕吸食餡湯,再連皮帶薑絲,蘸酸醋一起吃掉,入口爽滑,回味無窮,千萬別像啃饅頭一樣拿起來就啃,那會燙到嘴,心急吃不了如皋蟹黃包。”友人在我的指導下順利地將蟹黃包夾到盤子裡,沾醋,一連吃了倆。正吃著,服務員端了盤水面過來了。“你們這蟹黃包是怎麼做出來的啊?”友人好奇地問道。我無法回答,只有請服務員解答。服務員告訴我們,每天下午,大家會坐在一起,一邊聊家常一遍剝蟹。而如皋蟹黃包的餡以蟹黃、蟹肉、豬腿板肉丁、筍子丁等摻和在用豬肉皮熬成的膠凍中做成,包子皮要碾得薄薄的,好幾道工序後才能上桌。

舌尖上的早餐:一方水土一方味

服務員又指著盤水面打趣道:“來如皋不吃碗盤水面,回去都不好意思說來過咱大如皋。”她介紹說,別看這普普通通的一碗麵,這裡面卻有些講究:面下入沸水後煮片刻即撈起,放入一個涼水盆裡過一下,再撈起投入沸水鍋中汆個兩三下,將盛有面條的笊籬順勢一甩,瀝去水,這一過程稱為“過橋”,這種面吃起來滑爽,不粘糊。蓋澆內容也很豐富,有韭菜肉絲,雪菜肉絲,芹菜肉絲,青椒肉絲等等。吃盤水面自然要來一碗口湯,口湯多為豬膀骨加水熬成,湯白且不膩,放些蔥花或蒜葉,喜好的可以灑些胡椒粉。聽了這一席話,友人不禁感慨:“你們如皋人好熱情,如皋的早餐文化博大精深啊!”

元旦假期結束,友人要回南京了,我一大早給她買了倆燒餅讓她路上吃。友人坐在開往南京的動車上,給我發微信說,聞著袋子裡散發出來的燒餅香味,她忍不住從裡面挖了一塊出來,塞進嘴裡,慢慢地含著,覺得就像我們的友情,回味無窮……

其實,我們每天品嚐的早餐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錢春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