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庵埠入選“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很多人不知這背後

2017年,庵埠海關入選

“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

,2018年2月1日,“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授牌儀式暨圖書首發式”在潮安區龍湖古寨廣場舉行。

潮汕庵埠入選“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很多人不知這背後

一個小鎮的海關辦事處竟能成為海絲地標,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2月27日,《廣州日報》記者走進庵埠鎮,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並於3月5日在《廣州日報》發表文章《庵埠古海關 海絲新座標》。我們節錄並轉載。

庵埠古海關 海絲新座標

上個月,庵埠海關入選“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 一個小鎮的海關辦事處竟能成為海絲地標,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這還要從400多年前的一個小墟市說起。明朝末年,一個名為“渡頭庵墟”的小集市在今潮州市潮安縣庵埠鎮悄然形成。

庵埠古寨的前身便是

渡頭庵墟

,“渡頭庵墟,縣南六十里,即龍溪都庵埠市,海潮揭澄四邑商賈輻輳,海船雲集,逐日市。”原庵埠文化站站長楊啟獻告訴記者,這是《潮州府志》中的記載,書中雖未明確記載渡頭庵墟形成的時間,但據其考究,渡頭庵墟極有可能在明朝末期便已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

潮汕庵埠入選“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很多人不知這背後

當時庵埠寨內商鋪林立,米穀、陶瓷、海鹽、棉紗等農產品與手工業品種類豐富,從庵埠海關進口的就有大米、黃白藤、暹綢、胡椒、木材等貨物,潮州瓷器、潮州刺繡、爆竹、生柑、蒜頭等也源源不斷地出口到世界各地,除此以外還有內地轉運的藥材、獸皮、絲綢和松香等等,交易十分頻繁,潮汕各地商船皆雲集於此。“集百貨之舟,如蜂屯蟻聚”。——《潮州府志》這樣形容繁盛時期的庵埠港。

走在庵埠古寨街頭,可見竹篾街、燈籠街、桶街、米街等路牌。據當地文史愛好者楊煥鈿介紹,這些街道多以其當年街道專售的物品得名,如燈籠街便是因建國前沿街多燈籠鋪而得名;米街則因昔日曾為米市而得名。如今雖街道名稱猶存,但沿街的商鋪卻不似當年專做同一類物品的生意了,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滿目的服裝、百貨、食品店等。

潮汕庵埠入選“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很多人不知這背後

記者橫穿整個庵埠古寨,來到萬和橋橋頭。萬和橋橫跨庵埠寨外的庵江,橋的南側是一個魚肉菜市場,人來人往。楊煥鈿指著市場的位置說:“這裡以前便是

庵埠海關所在地

。”

潮汕庵埠入選“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很多人不知這背後

清初庵埠屬潮州府海陽縣

,地處韓江出海口,與海陽、揭陽、澄海等地交界。以前的海岸線距庵埠僅咫尺之遙,在庵埠寨往南不遠處便立有“去海已咫”的石碑,加上韓江的支流庵江橫穿整個庵埠,成為當時潮汕地區商船出海的不二選擇,只是後來由於海岸線南移和汕頭港的崛起,庵埠港的地位優勢才逐漸減弱。《粵海關志》記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設立粵海關,粵海關設總口七處,其中潮州庵埠海關是繼省城大關總口和澳門總口後的第三大總口,下轄汕頭、潮陽、海門、澄海、樟林等16個小口,成為粵東“各口之首”。庵埠海關每年約徵稅銀3。3萬餘兩,按季解送廣州粵海關。

1853年,粵海關在汕頭媽嶼島設定潮州新關,庵埠總口及其所轄各口均歸其管轄,庵埠總口自此變成分卡。直至1931年,庵埠海關才最終被撤銷。

2018年2月,庵埠海關入選“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庵埠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的歷史,逐漸被世人所瞭解。曾經港口的繁榮幾乎無跡可尋,只有在亨利路的緬先亭碑廊上,一塊刻著

“庵埠海關地界”

的六字石碑可供佐證。

潮汕庵埠入選“潮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座標”很多人不知這背後

據庵埠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將借入選潮州海絲文化地理座標的契機,

計劃在庵埠海關的舊址立碑,使其成為庵埠鎮的一塊新地標。

轉載自:庵埠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