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商業化是否是否定所有人?

在雲霧繚繞中,門前古樟樹蔭下,老人在唱戲,年輕人在鼓曲中走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對現代的“快時尚”都還沒什麼認識,更別說對古老的“曲藝”了。我們都以為,當時的中國,這樣充滿傳統、古韻、樸實、堅韌不拔的曲藝“文化”是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當初在西安西路的曲江大街和三七三巷的北段,也有這樣的場館,每天開放,但裡面賣的一件東西,現在每年賣出去的流量是他們當時一整個演出頻道流量的好幾萬倍。

曲藝商業化是否是否定所有人?

現在很對有錢的老闆,都把曲藝帶進了現代人生活中。為什麼我不說這是一碗毒雞湯,也不說它不可能改變一個國家?曲藝、曲藝,就算它改變了世界,它也改變不了這種歷史底蘊和傳統的力量。曲藝其實只是一個文化符號,改變不了這種文化底蘊,改變不了這種文化傳統。而如果它成了一種商業行為,改變了它原有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價值。你說這符不符合它的初衷?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為生活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來真正地去聽曲藝。也就是說,曲藝商業化這個行為,其他的不說,它是不對的嗎?顯然也不是。我有個朋友和我說,她很多年前,聽我講關於曲藝的見聞和故事,她非常喜歡我講的這些故事。

曲藝商業化是否是否定所有人?

有一次我和她說,以前有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自己編劇,他自己寫一段曲藝,然後說讓他們演,他們說要一千一二百年以後,他們再拿出來讓各大高校進行演出,讓曲協大會再把它改編成曲藝段子,那個時候已經是改革開放兩三代人了,如果說再讓它改成現在的曲社。那麼那一千一二百年以後,你們要演出的這個段子,就已經是他們的歷史了。我覺得一味地貶低曲藝、否定曲藝,不是有多麼高尚的人,這是我的一種淺顯的觀感。如果說現代人生活壓力這麼大,又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聽曲藝。就不要說曲藝商業化,那是老人家們最根本的需求,不商業化就不會有這麼多人來聽曲藝。說曲藝商業化,不是否定所有人,不只是包括現代人,還是把那些曲藝老前輩,從最初的時候,就拿出來商業化去改變它,去把這個人群變成曲藝的活該人群。

曲藝商業化是否是否定所有人?

這個時代,有多少人能靜下來聽曲藝?如果說把中年以上的人都變為這個商業行為,這個社會,會變得怎樣?就拿曲藝來講,如果說當下的曲藝在表演人數和質量上都跟不上,演員都不想上臺,那麼就一定要加強質量和表演人數,這個時候,就不能完全依賴演員個人的作用,也不能依賴時間的堆積。也就是說,要有各大機制來把這種表演行為,提上來,提上來。我前來看“曲藝”相聲,看到的是這個曲藝演員在用心用情在表演。我不需要看“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