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亮相鎮海樓,重現粵菜失傳技藝

資訊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徐毅兒 通訊員 吳薇 李明暉)脆皮糯米雞、鷓鴣粥、金陵鴨芋角、西施蟹肉盒……12月4日晚,廣州博物館與中國大酒店三度攜手,在越秀公園鎮海樓廣場推出“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本次活動為廣州博物館文創專案“消失的名菜”的第二季,讓業已失傳或十分罕見的傳統粵菜技藝再次與公眾見面。

“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亮相鎮海樓,重現粵菜失傳技藝

“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文創新品釋出活動現場。資訊時報記者 徐毅兒 攝

展現傳統粵菜從紙上到桌上的完整過程

12月4日晚上7時許,鎮海樓廣場前燈光璀璨,現場透過紀錄片展播、創作團隊講述等方式,為觀眾娓娓道出本季“消失的名菜”的精工匠心之處,展現了一道道傳統粵菜從紙上到桌上的完整過程,充分展現了傳統粵菜蘊含的匠人精神、繡花功夫和吉祥寓意。

據瞭解,“消失的____”系列文化品牌,是廣州博物館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方法、新路徑的實踐和成果,這一活動依託館藏民國選單和食譜,結合傳統節慶、夜間經濟等文旅融合的契合點,打造原址呈現沉浸式體驗的文創開發新模式。2020年,廣州博物館與本土知名餐飲企業中國大酒店攜手,結合該館夜間經濟的品牌活動“鎮海樓之夜”,在歷史文化建築原址以“詩會+文化美食”的形式推出“消失的名菜”第一季,守護與弘揚本土飲食文化和美食基因。

本次“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迴歸大眾視野,區別於第一季重點講述民國粵菜宴席制式,側重於展現民國粵菜中業已失傳或鮮為人知的烹飪工藝和技法。

“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亮相鎮海樓,重現粵菜失傳技藝

粵式選單——隨園食單。通訊員供圖

“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亮相鎮海樓,重現粵菜失傳技藝

民國時期選單。通訊員供圖

從歷史文物中打撈消失的傳統粵菜工藝

粵菜的源流和歷史非常悠久,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的漢代。宋代以來,經濟中心的南移和北方烹飪技藝尤其是宮廷技藝的南播,使得廣東地區的烹調技術逐漸崛起,創新了眾多富有地方特色的烹飪技法。延至清代,兼收幷蓄的粵菜在當時的國內飲食界登上了執掌牛耳的地位。民國時期,粵菜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滿漢全席和陳塘風味兩大流派為其注入新活力,“食在廣州”的美名由此打響。粵菜的發展之路受淮揚、魯、京、川等各地飲食流派影響甚多,又能自成一派,區別於其他菜系,展現清新、爽脆、注重實用的嶺南特色。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現代生活方式講究效率快捷,粵菜烹飪技藝也因此漸趨於實用化,當日風行一時、精湛乃至複雜的部分粵菜技藝,逐漸在食林和百姓的生活中遠去,飲食市場上基本無人得見,僅成為行尊和“老饕”口中的掌故和傳說。本次“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著力從歷史文物中打撈業已消失或罕見的傳統粵菜工藝,如古法脆皮糯米雞,源自百年前粵菜師傅手藝,製作中有整雞的“起皮”環節,薄如蟬翼的雞皮要保證完好無損,最考驗廚師刀功;充滿詩情畫意的綠柳垂絲百年前曾盛極一時,其採用成年大甲魚最外一圈的裙邊,與拆骨甲魚肉一同起絲,同樣體現刀功的精湛,配菜戈渣講究海鮮湯推煮的技巧和油炸的火候,目前市面已難尋蹤跡;鷓鴣粥雖名為粥,實則內無粒米,全以鷓鴣拆骨取肉成蓉,與淮山蓉、燕窩等同煮,是粵式“功夫菜”的代表之一。鷓鴣粥作為羹湯,與清湯和合鴛鴦一起,一濃一淡,構成了傳統粵菜宴席的基本規制。

“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亮相鎮海樓,重現粵菜失傳技藝

消失的名菜新品之古法脆皮糯米雞。通訊員供圖

“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亮相鎮海樓,重現粵菜失傳技藝

消失的名菜新品之鷓鴣粥。通訊員供圖

本季“消失的名菜”在復原、創新、改良和重塑方面繼續進行探索,其中金陵鴨芋角、西施蟹肉盒和錦滷雲吞等餐前冷葷基本還原了傳統做法,鴨芋角以燒鴨為餡,噴香惹味,蟹盒小巧精緻,雲吞酸甜可口。白汁崑崙斑則為適應現代市場需求的改良創新之作,崑崙斑即石斑。其吸收崑崙鮑片的製法,將傳統做法中的筍片替換為鮑魚片、冬菇片等,整齊劃一擺回魚形,方寸間盡顯廚師精妙功夫。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尋回失傳技藝的初心,不僅在重現再現,更在應時而變,適應市場需求將技藝加以改進,為其源源不斷地注入和延續生命力。

“粵宴中國·消失的名菜”亮相鎮海樓,重現粵菜失傳技藝

消失的名菜新品之白汁崑崙斑。資訊時報記者 徐毅兒 通訊員 李明暉 攝

【來源:資訊時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