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酸梅湯,起源於老北京街頭的一種飲品,宮廷御用飲品“士貢梅煎”,梅煎如果用今天的說法解釋是梅制蜜餞,或者叫果脯,但酸梅湯用的是烏梅,跟我們在超市買的零食李制梅子是兩種東西,超市裡比較常見的是西梅,它其實是外來品種,包裝上通常寫著加州西梅,事實上,它只是長得像梅,其實是一種李子。沒錯,西洋來的李子。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而做酸梅湯用到的烏梅其實是成熟的青梅,經過洗淨、晾乾,烘焙製成的烏梅乾,可以說是烤出來的零食。雖說烏梅是小孩子愛吃的零食,但它也是一味藥材。中醫認為,烏梅味酸、澀,性平,可斂肺止咳,對於肺虛引起的久咳少痰、乾咳療效特別明顯。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烏梅還能止瀉,比如因為食用了某些來路不明的食物,引起腹痛腹瀉了。烏梅還能止血,古時有一種叫做“濟生烏梅丸”的良藥,專治各種息肉出血症。比如直腸息肉出血,大家應該不陌生,和痔瘡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常富 正宗老北京酸梅湯原材料包烏梅乾自制煮飲料料包茶包非粉汁

檢視

這種病症,在給你肛門帶來下墜感的同時,加上不規律的作息和辛辣物攝入的雙重作用,將會引起出血,跟你的便便一同排出。不同的是,直腸息肉比痔瘡更可能引起癌變,所以如果愛吃辣愛飲酒又經常久站久坐的盆友,千萬要小心引起注意,對自己的身體器官負責哦。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除此之外還有聲帶息肉,是引起咽喉梗塞、聲音嘶啞的緣由,宮頸息肉,是造成陰道出血、淋漓不斷的罪魁禍首。烏梅所具有良好的促組織細胞再生和抑癌抗菌的藥理作用,奠定了它在輔助治療慢性疾病、消化系統炎症等方面功不可沒的藥用價值。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常食烏梅,開胃健脾,效果不比江中消食片、山楂糕差;常食烏梅,生津止渴,口感酸甜,還不帶食品新增劑,讓自家孩子告別超市裡的包裝楊梅!常食烏梅,年輕抗衰老,刺激腮腺荷爾蒙的分泌,滿足每天抗老化的小小心願,所以,從今天起就每天吃一個烏梅吧!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文章開頭我們談到酸梅湯是最早誕生於老北京、清代皇帝點名道姓御膳房要準備的一道消暑解渴飲料。換做是今天,可能跟我們“怕上火,喝王老吉”差不多吧。雖然說“士貢梅煎”的官方學名是直到清朝才叫出了名,然後傳到了民間,成為國民飲品。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但其實酸梅湯的雛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的商周,古籍中已有士貢梅煎的記載。到了飲食業和旅遊業都俱為發達的宋代,以宮廷蜜餞為代表的小吃業和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茶飲品既滿足了達官貴人的輕奢需求,也能照顧到平民百姓、生意人的日常需要。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除了更顯小資情調的茶飲,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湯飲成為了更接地氣、更能結交到朋友的一類飲料。急轉直下的南宋,周密在雜史《武林舊事》中記載了於杭州“諸市”(今杭州諸暨市)賣滷梅水的商人。滷梅水應該跟清朝的酸梅湯應該有差距但已經很接近了。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到了元代,被冠以“梅湯”的飲料出現了,明代則成為了小說人物最炙手可熱的一種飲料。在《水滸傳》中有王婆這樣一個人物,她自己經營的茶坊不僅賣茶,還賣飲子。在“王婆貪賄說風情”中,王婆借梅湯暗示幫西門慶做媒。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

《紅樓夢》裡面展露過的雕蚶鏤蛤、佳餚美饌更是目不暇接,令人垂涎。論夏日吃喝,賈府有香薷飲、蓮葉羹、茯苓霜這一類稀罕物,當然也少不了酸梅湯。寶玉捱了父親毒打之後,又哭又鬧,要飲酸梅湯,可見這飲品,即使是衣輕乘肥、出身名門望族的賈寶玉,也對梅湯的味道念念不忘、心有所屬呢。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汽水而是它,清熱下火去肺熱,才5毛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