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蘭州人的這些日常吃食你吃過嗎?

正宗蘭州人的這些日常吃食你吃過嗎?

韭菜盒子

乾麵

乾麵是黃河以北地區特製的麵食,是一種方便食品,供過年或婚喪嫁娶或農忙時食用,也是饋贈外地親友的上等禮品。乾麵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狀,主要有撥刀、香頭子、麻什子等。

禾田面

禾田是指麥、豆混合的套種模式。小麥常種易退化生病蟲害,而豆類作物根部有根瘤菌,能改善土壤肥力,將扁豆和小麥套種,既能提高單產,芝子又免於換茬,增強土壤肥力。“禾田面”也叫“禾雜麵”,即麥面和豆麵混合的麵粉。它比純麥面更有營養。麥香味摻雜著豆香味,無論是做饃餅還是做麵條味道都很獨到。

芽面角子

芽面角子是蘭州人尤其是黃河以西地區的人們喜食的一種風味獨特的食品。芽面是用發了芽的小麥磨的面。夏收季節,小麥收割後尚未打碾時,遭遇連綿陰雨,麥粒在高溫陰雨氣候條件下迅速發芽。將出芽的小麥(麥芽如發黴變青,則有毒不能食用)在水裡淘洗乾淨,曬乾後磨成麵粉,就是芽面。發過芽的小麥面失去筋道,自然不能做拉條,但略有甜味。用發酵好的芽面做餡料蒸出的角子,酒香軟糯,略帶酸甜,甘美異常;芽麵包子低糖高酶,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入口綿甜易消化,是嬰幼兒及老年人的滋補佳品。芽面角子的外形與普通包子的區別在於無皺褶,呈三角形,芽面角(ge)子其獨特處在餡料與麵皮均為小麥粉製成,裡外都是糧食,惠而不費。

燙麵蒸餃

常言道“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大眾美食,與普通水餃相比,風味獨特的“燙麵”餃子,是以燙麵包制,吃起來口感筋道,表面光潔,富有特色。

燙麵是用沸水和麵,隨燙隨攪,燙好晾溫後,擀成12釐米左右的圓餅,用菜刀在中間劃個十字,分成四個扇形面塊,包餡後提兩角捏邊成小“金字塔”形,上籠蒸十分鐘即可出籠,蒸熟的蒸餃青白透明,約略可見菜餡的綠色,皮薄餡多,配以辣椒油、醋、醬油等調料蘸汁食用,形味俱佳,一餐難忘。

馬蹄子

馬蹄子,也叫“磚包城”,是一種形似馬蹄的蒸饃,故名。有白麵馬蹄子,卷著清油苦豆子粉或薑黃粉;有黑麵和白麵相間捲成;也有白麵裹糜面或玉米麵的馬蹄子,均為發麵,施鹼後蒸制。過去白麵稀缺,農民主要以玉米等粗糧為主,玉米麵發甜,吃多了容易胃酸,心靈手巧的主婦們嘗試著在玉米麵外包裹一層白麵,這樣一來,粗細搭配,不但好吃而且富於營養。

花饃饃

正宗蘭州人的這些日常吃食你吃過嗎?

花饃饃的做法比較複雜費時。第一天,將面發酵,次日,把發酵好的麵糰加鹼揉好,然後擀成一個個碗口大的麵餅,並在每張麵餅上塗抹清油和薑黃粉,疊在一起,用筷子擰捲成長條花狀,最後放入蒸籠蒸熟,出籠後點上小紅花作點綴。蒸熟的花饃饃看起來像一層層的黃色花瓣,不僅好看,而且口感好,吃起來有獨特的面香味。誰家辦喜事,親戚就會做花饃饃饋贈,表達賀喜之意,一般送八個,稱為禧餅。

韭菜角角子

韭菜角角子也叫“韭菜角子”(角讀“ge”),是一種以韭菜為餡料、形狀呈半圓的餡餅。做法是先把洗淨的韭菜切碎,再調入花椒、菜油、鹽等佐料,有時加上碎肉末或炒熟的雞蛋,用發酵好的薄面餅包成半圓狀,在平底鍋內塗抹上食油用溫火烙熟即可。現在蘭州大多餐館都有韭菜角子售賣。

燙麵餅

燙麵餅也叫“破布衫子”,做法簡單,用沸水和麵,麵粉用純白麵,和麵時加入適量鹽(也可拌入熟洋芋末),揉勻後擀成薄餅。在平底的鍋裡倒入適量清油,待油燒熱後放入薄餅,翻轉幾下,烙熟後即可食用。燙麵餅因面未發酵,餅子表皮留有一層油,所以又叫“死麵餅”或“油糊卷”。

甜饃饃

正宗蘭州人的這些日常吃食你吃過嗎?

甜饃饃是深受蘭州人喜愛的一種雜糧麵食,一般用玉米麵、谷面或糜面製作。西固達川一帶農村,做甜饃饃時還喜歡放入煮熟的紅棗,叫棗兒甜饃饃,是甜饃饃中的佳品。因面酥軟,做熟後多呈不規則形狀,有的地方也叫“破皮襖”。民諺說:“鄉下人進城,轅門上一蹲;甜饃饃就蔥,一嘴一根。”

疙瘩

疙瘩是一種製作簡便的雜糧麵食,主要以糜面為主,也有“苞谷面”、雜麵做的。做“疙瘩”時,先用沸水把糜面和好,然後分成小團,用手把中間捏凹,包上用白麵、蔥花、椒鹽炒制混合而成的熟面餡,再團成一個個大者如拳、小者如卵、色澤金黃鮮亮的圓球,煮熟後舀出,加上洋芋湯食之,既味道鮮美,又結實耐餓。可以說是蘭州地區用麵粉做的湯圓。

疙瘩的餡子可按食者口味調配,有紅糖瑰花餡、肉丁蔬菜餡、核桃棗泥餡等,也有不放任何餡的純麵疙瘩。純麵疙瘩要比有餡的疙瘩小,否則不易煮熟。麵疙瘩煮熟撈出後,可包在手巾裡,或舀到罐子裡,帶給田間農忙季節搶種搶收顧不上吃飯的農夫當午飯,如果再澆上蔬菜湯或肉丁臊子湯,那就更是美不勝收了。

臊子面

臊子面是西北民間常見的一種麵食。蘭州臊子面做法特別,風味獨特。臊子面的味道主要取決於臊子湯的調製,蘭州各地的臊子湯大同小異,一般用肉臊子配以洋芋丁、豆腐丁、胡蘿蔔丁、木耳、黃花菜、海帶絲、西紅柿、菠菜以及澱粉、蔥花,出鍋時調入香菜和佐料,澆至煮好的麵條後食用。臊子湯製作時,將肉、紅蘿蔔、豆腐切成丁,先將蘿蔔、豆腐丁放入開水鍋裡汆一下,去其異味;再將肉炒至八分熟後,倒入清水,然後將切好的蘿蔔丁等放入鍋中燒開,加入花椒、五香粉、食鹽、醬油等佐料。起鍋時再加入適量食醋,撒上香菜、燈盞花瓣、紅辣椒末,一鍋青、白、綠、黃、紅五色俱全、香氣四溢的湯就算做出了;然後將面撈入碗中,澆上湯汁,再配上紅綠菜碟就可食用。

漿水面

漿水是將白菜、蓮花菜、芹菜、蘿蔔條、苴蓮或是苦苦菜、蒲公英等多汁野菜,用開水衝燙後加入麵湯發酵而成的消暑飲料。漿水分“菜漿”和“清漿水”。“清漿水”是用漿水湯汁,將菜類剔除,菜漿水則混用。早在先秦時期,引車賣漿已成一種行業,其中的“漿”即指西北一帶的“漿水”。在漿水中加入薑片、花椒粒、鹽,煮沸晾涼後再熗油,加入蔥花、香菜,即可澆入煮熟的麵條內,作成漿水面,配上鹹韭菜、虎皮辣椒或其他菜餚食用。

拌麵

拌麵也稱“灰面”,因和麵時加入蓬灰而得名。拌麵講究的是麵條的手工擀制。在和麵時加入適量蓬灰,用力揉和,用擀杖擀成薄張,根據需要,切成寬細不一的麵條。麵條煮熟後,可在涼開水中漂一遍(俗稱過水),拌入蒜泥、醋、辣椒、芥末、麻醬,與炒菜拌在一起,即可食用。吃過拌麵後,再喝一碗溫熱的麵湯,原湯化原食,很是舒服。以前細糧少,農家吃拌麵大多用雜糧和細糧混合做麵條,別有風味。現在蘭州及周邊許多餐廳都有這種“幹拌麵”。

涼麵

涼麵是夏季裡的一種大眾化麵食,其中麵條的做法與拌麵一樣,煮熟後,在涼開水中漂一遍,再調拌適量食油、鹽,散晾在案板上。食用時調入蒜泥、醋、辣椒、芥末、麻醬,有的地方還可以澆上專門調製的滷子湯,也可配菜餚食用。涼麵不僅味道鮮美,存放較一般熱麵食時間長,製作也十分簡易方便,是蘭州人喜食的特色麵食之一。

酸湯麵

正宗蘭州人的這些日常吃食你吃過嗎?

酸湯做法簡單,先將蔥花熗炒一下,倒入開水,調入適量的醋、醬油、胡椒麵、鹽酸湯麵等。待麵條煮熟後,撈入碗中,澆上酸湯即可食用。酸湯麵的特點是製作簡便,味道清淡微酸,不油膩,易消化。

一鍋子麵條

一鍋子面,也叫“連鍋面”。和麵時不放蓬灰,僅放少量的食用鹽。面和勻後擀成2-3毫米厚的面張,切成較短的麵條;切好的麵條不像拌麵、涼麵麵條那樣整齊平放,而是抖亂。將洋芋塊、蘿蔔片煮熟後,分兩次或三次將麵條投入沸水中;麵條快煮好時調入醬油、醋、味精、鹽、油蔥花(或肉臊子)、菠菜,即可食用。食用時一般配鹹韭菜或其他小菜。

做一鍋子面,要是麵條切成長菱形,做出的就叫“旗花子(音)”;切成長約兩寸的長條,叫“寸寸子”。麵條煮熟後,放入熟扁豆就成了扁豆麵;在煮好的面裡調入生漿水,就成了一鍋子漿水面。一鍋子面也可做成面片,一鍋子面片的做法和一鍋子麵條的做法相近,把擀好的面切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片子,投入沸水煮熟,調入綠蘿蔔、菠菜、醬油、味精、鹽、醋、油蔥花即可。

揪面片

揪面片,和麵時不放蓬灰和食用鹼,只加入少量精鹽。面和勻後,拉成皮帶形,快速揪成拇指蓋大薄片,投入沸水鍋裡煮熟,起鍋時打上雞蛋,調入西紅柿、油蔥花、醬油、味精、鹽、菠菜,也可根據個人口味調入臊子和綠蘿蔔片,配各類醃鹹菜食用。蘭州各地餐館中都有“羊肉面片”、“燴麵片”、“炒麵片”。

拉條子

拉條子做法同揪面片相似,面和好以後,拉成或圓或扁的細長麵條,放進沸水鍋內,煮熟後撈入碗裡,調入醋、辣子、蒜泥、醬油,也可澆上臊子或滷子湯,或與熱菜乾拌食用,叫“幹拌拉條”,味道獨特。

拌麵湯

拌麵湯也叫“拌湯”,是一種簡易的農家飯。將麵粉徐徐摻水,攪拌成絮狀後再切成碎塊,投進沸水中攪勻煮熟,調入綠蘿蔔、菠菜、西紅柿、鹽、油蔥花即成。可以單獨食用,也可泡饃饃食用。拌麵湯裡還可調入漿水,做出的拌麵湯叫做漿水拌麵湯。

糝飯

糝飯是蘭州農家最普通的一種雜糧麵食,做法簡易。製作糝飯多用玉米麵、蕎麵或豆麵等,或幾種麵粉摻和(雜麵),分別叫“苞谷面糝飯”、“豆麵糝飯”、“雜麵糝飯”等。做糝飯時一隻手把麵粉慢慢撒進沸水鍋裡,須用小火,一隻手握著榆樹枝做的叉子或幾根筷子不停地攪動,防止粘鍋焦煳,所以有“糝飯若要好,三百六十攪”的說法。以前糧食緊缺,人們還常常在糝飯里加入洋芋作填補。待熟後就著炒菜、鹹菜一起吃。

攪團

攪團,是一種易消化的雜糧麵食,做法與糝飯相似,不過比糝飯稠而硬。攪團中最為典型的是洋芋攪團。做法是,先將煮熟的洋芋趁熱剝皮,冷卻後倒進木槽,再用木槌砸成糊團狀,澆上食醋、油潑辣子、蒜泥勾兌成的酸湯即可食用。

破布衫

用黑麵或三剗(產)面和麵,揉麵、擀麵工序和一鍋子面一樣,面擀好不用刀切,而是用手撕成不規則的薄小片(形似碎布塊),下鍋煮熟後,調入食鹽、酸菜或漿水,熱油熗蔥花,即可食用。破布衫麵食中所含維生素多,又易消化,更適合於脾胃虛弱的人食用。

油果子

正宗蘭州人的這些日常吃食你吃過嗎?

用發酵好的麵糰,加入白糖,擀成薄餅,層疊後捲成各種花樣,在沸油中炸熟後即可食用,還可根據口味加入雞蛋、蜂蜜等食材,使油果子味道更加鮮美。

饊子

饊子是蘭州及周邊地區回族同胞喜食的一種油炸麵食,做法看似簡單卻很講究技巧,麵糰發酵後,先做成細條狀,鬆鬆地盤繞在兩根筷子上,筷子稍微分開,放於沸菜油中炸熟。

麵茶

麵茶,也叫“油茶”。做法是:將羊油(也可用大油或牛油)在鍋內燒融,去除油渣,再摻入炒熟的麵粉,加上鹽、蔥花、花椒粉、姜粉等調料後攪勻,盛入碗內凝固後即可。食用時,取適量放沸水中攪拌即可。油茶能存放較長時間,營養豐富,做法簡單,因此受到蘭州人的喜愛。過去是許多生活條件好的人家冬令必備的早餐。現在許多人嫌其脂肪含量高,只是偶爾吃一次。

燴菜

“燴菜”是蘭州農村辦喪事時招待賓客的一種常見菜餚,來者每人一碗,隨到隨吃。燴菜內有蘿蔔條、豆腐塊、大肉塊、羊肉、丸子、酥肉、粉條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後來又增加了雞蛋、雞腿等。過去在喪事上來客一人一碗燴菜,上面加三片肉,叫做“三片子”。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和物質的豐富,現在蘭州周邊農村在辦喪事的時候,做給來客每人一份大碗燴菜,條件好的人家每個碗裡放入牛肉、羊肉、雞肉、大肉,還有雞蛋,再加適量蔬菜,一般飯量的人根本吃不了,但主要以投放肉食分量的豐儉來衡量和評價待客的誠心、孝心以及家道盛衰。

年糕

年糕,也叫晶糕,是蘭州及其周邊農家過端午節的一種風味食品,做法和味道與粽子類似。把糯米淘淨後用棕葉或菜花葉子包裹,中間加入紅棗、葡萄乾等,長時間蒸熟晾涼後放上白糖、蜂蜜即可食用。有的用大塊紗布包裹後,在蒸籠裡蒸熟後,切塊食用。

晶糕的變身是八寶釀飯,做法與之相似,在大碗底再加玫瑰絲、核桃仁、枸杞、葡萄乾、紅棗、杏脯、獼猴桃脯蒸熟後扣在盤內,叫扣菜或甜飯。上甜飯時須用淨水碗涮筷子,然後灑白糖,用白酒澆在白糖上,點燃騰起藍火,融化白糖,酒香濃郁、甜糯綿軟、吃法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