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夏涼的地窨子生活

大約1970年前後,當時由於貧窮,住房條件很差,冬季取暖更是個大問題。

記得當時家裡有土坯房三間,一家6人擠在一起,條件很艱苦。因為當時好像冬季比現在冷,有個佐證就是冬季小夥伴們一直都在村邊大坑的冰上玩耍,冰很厚,也沒聽說過誰掉下去。而現在在冰上玩已經不可能,因為冰很薄。

夏天還好,那時候天一熱都在自家房頂上睡,涼快。也有在院裡睡的,更有一些年輕人集夥到打穀場去睡覺。趕上下雨天,街門底下,或在院裡用油布遮雨。但冬天就沒轍了,那時候沒有暖氣,連個爐子也沒有,因為沒條件買煤生火,就這麼幹凍著。棉被也是很稀缺的,還是那些多少年反覆利用的老舊棉套。所以,各顯所能,秋天早早打草曬乾儲存備用,天一冷,把乾草鋪在土坯炕上,厚厚的一層,倒是很管用,效果很好。到了數九天,土坯炕下再嘔炕,土坯炕有了點熱氣也就更好了。那時候搭火簸箕很流行,點把火,拿簸箕罩住,讓煙氣吹進被窩,有了熱氣,鑽進去就沒那麼涼了。

由於人多,炕上睡不下,父親在西廂房的位置刨了個大坑,然後修正立面光滑整齊一些,找來木頭和樹枝搭在上面,然後蓋上玉米秸稈,再覆蓋厚厚的一層泥巴,就是個簡易的房子,三分之二在地下,地上有一米高左右,還在門口一側加個窗,用木棍做窗欞。這就是地窨子,估計現在的年輕人都沒見過。

然後地窨子內修成土炕的樣子,上面鋪上厚厚的乾草,然後再鋪上褥子和棉被,剛開始由於很鬆軟,很舒服,也很暖和。我就主動搬到了地窨子,每天睡醒滿被窩的都是碎草,晚上睡覺時再抖一下,免得感覺很扎,睡著了也就感覺不到了。這樣的地窨子睡了好幾年,因為沒有電,也沒什麼可玩的,幾個小夥伴晚上最好的節目就是捉迷藏,累了各自回家睡覺。那時候大人都一天累的要死,沒人管孩子去幹什麼了,都是各自管自己,捉迷藏有的藏到草垛力睡著了,大人也不知道,第二天睡醒回家,父母已經幹活走了。

七幾年冀南大地非常貧窮,但兒時的記憶都非常美好,好多兒時的遊戲現在見不到了,打老錢、打尜、鏗拐等等。前幾天抖音上有問到有個尜是什麼,估計三十歲以下的都不知道,我看見了還激動了好一陣,太熟悉了。

冬暖夏涼的地窨子生活

冬暖夏涼的地窨子生活

冬暖夏涼的地窨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