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在我們以往的印象當中,《水滸傳》裡面,最軟弱的男人莫過於豹子頭—林沖,而最無法無天的男人莫過於太尉高俅了。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林沖是個倒黴的男人,娶了個賢良貌美的妻子,本來家庭和睦,其樂融融,誰知道中途領著老婆上了趟寺廟,偏偏就被上司的兒子高衙內給惦記上了。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林沖得罪不起高衙內,但守著公務員的鐵飯碗,也捨不得跑路。 既然躲不起,林沖便想破財消災,花大價錢來打點一下,讓高太尉給兒子說一下,放過自己。 於是林沖就花大價錢,買了口寶刀,因為高太尉最愛寶刀。 林沖買刀的訊息剛放出不久,高太尉便聽說了要看,林沖正竊喜有戲,卻沒想到,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上司設計的羅網之中。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送禮送到了白虎節堂,原本一場卑微的行賄,最終竟被按成了死罪。 真是憋屈死個人。 不過,按說以高俅這種太尉級別的高官,出手針對一個小小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既然自己都已經拉下臉來玩陰的了,那麼按照要麼不做,要做必然做絕的原則,高俅接下來不弄死林沖,也是講不過去的。 然而,偏偏結果卻是,林沖在開封府尹的判決當中,大事化小,最終死罪給改成了流放,發配滄州的徙刑。

就此日府尹回來升廳,叫林沖除了長枷,斷了二十脊杖,喚個文筆匠刺了面頰,量地方遠近,該配滄州牢城。

從《水滸傳》原文來看,乍看像是開封府孔目官孫佛兒,為人仗義,看到林沖無罪受冤,因此在開封府尹面前仗義執言,而被其言語所激的開封府尹也便強硬起來,最終將死罪改成了流放。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高俅想讓林沖死,但開封府尹偏偏讓他活,那麼問題就來了,開封府尹為啥敢跟高俅叫板呢? 這個事兒吧,其實仔細看的話,水還挺深的。

首先,《水滸傳》裡的開封府尹不怵太尉,所以故意得罪?這恐怕是假的。高俅是太尉,太尉在宋徽宗年間可是武階官之首,而且本人還是徽宗的潛邸之臣,跟徽宗一起玩球的好基友。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不管談私還是論公,單單跟皇帝這層關係,都不是開封府尹能比得上的。 因此當孫佛兒挑撥兩者關係之時,滕府尹才會呵斥“胡說。”

他明知道這件事,轉轉宛宛,在府上說知就裡,稟道:“此事因是屈了林沖,只可周全他。”府尹道:“他做下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問他手執利刃,故入節堂,殺害本官,怎周全得他?”孫定道:“這南衙開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 府尹道:“胡說!”

他本質上還是不想得罪高太尉的,不過要說他怕太尉,倒也不至於,因為,開封府尹本身能量和靠山其實也不小。 首先,北宋重文輕武,在文官看來,武人就是老粗,你高俅管著一眾老粗,自己的格調能高到哪兒去?惹不起,但我就是看不起你,咋滴。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其次,作為總攬汴梁城內民生、司法、行政的官,開封府尹跟皇族、百官之間的關係自然也是錯綜複雜,你高俅跟皇帝關係不錯,但能跟皇親相比嗎?而且歷來擔任開封府尹的大臣,都不是繡花枕頭,像寇準、范仲淹、包拯等,不少都被歷史點名為狠人了,因此這個滕府尹自然也不是無能之輩。 最後,開封府尹這個位置有一個特殊性,那就是自從太宗趙光義擔任了之後,真宗也擔任過,帝王的加持,給這個官職賦予了一層很獨特的象徵,不容褻瀆。 在宋代,得罪誰都可以,但公開跟開封府尹對著幹的,確實不常見。 因此,《水滸傳》裡的滕府尹應該屬於那種,不怕惹事,但也不輕易惹事兒的人,他最終處理林沖案子時 選擇是去高俅那裡,再對對口供,摸摸對方到底在想啥。因為他也知道,林沖是高俅的人。

林沖為什麼會是高俅的人呢?讓我們從高俅剛開始要害林沖開始說起:

高俅知道了詳細原因之後,說道:“我尋思起來,若為惜林沖一個人時,須送了我孩兒性命,卻怎生是好!”

以高俅的身份、性格,如果真想要殺一個人,輕而易舉。但這裡,高俅在下定害林沖之前,他有些猶豫了,高俅是林沖的頂頭上司,下屬和兒子誰更重要,本來沒有什麼可猶豫的。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但他拿林沖和乾兒子這兩條命比了比,權衡再三,得出的結論卻是: “卻怎生是好!” 竟然有些糾結,可見林沖在高俅眼中的分量確實不輕,至少是紅人級別。 對於高俅來說,害林沖,有點兒可惜了,若但倘若不害林沖,高衙內那邊搞不好會死的。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高俅是在糾結來糾結去之後,才決定犧牲林沖,以救高衙內。 而對於林沖來講,他知道高俅陷害自己之後的表現是什麼呢?不是正常的憤恨、惱怒,而是自怨自艾,自嘆倒黴,跟現在下屬被上司穿小鞋了似的,不爽,但也不願、不敢多說啥。 那麼高俅真的想弄死林沖嗎?從後來的結果來看,應該不是。

高俅是個什麼人,從孔目官口中就能看出來,無法無天,平日裡想殺誰就殺誰,哪有那麼多廢話。

孫定道:“誰不知高太尉當權倚勢豪強。更兼他府裡無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觸犯,便發來開封府,要殺便殺,要剮便剮,卻不是他家官府!”

平時都是送過來要殺便殺,要剮便剮,直截了當,但這次林沖明明持刃私闖白虎堂,明擺著的死罪,卻還要讓開封府仔細審案,這裡面透著邪呀。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滕府尹感覺到了。 因此滕府尹便問孔目,孔目自然更是人精,便將輕判林沖的推斷說了出來。

孫定道:“看林沖口詞,是個無罪的人。只是沒拿那兩個承局處。如今著他招認做不合腰懸利刃,誤入節堂,脊杖二十,刺配遠惡軍州。”

兩人商定好判決之後,滕府尹還不放心,專門跑到高俅那裡對對口詞,高太尉,你怎麼看。 對於這個判斷,高俅最終也是認可的,同意輕判,如果他要是真想弄死林沖,開封府尹私底下還專門來商量,自己要是真抓著不放,恐怕滕府尹也沒那個膽量,跟自己剛到底。畢竟同朝為臣,為小小的林沖,大家犯不上撕破臉皮。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因此,高俅的默許,正是他本人的真實想法去,坑了林沖,但沒下狠手,我兒子要的是你媳婦,又不是要你的命,再加上以前確實關係不錯,我是真不想弄死你。對於高俅的這個做法,林沖的反應也很明顯。 高俅有多大能量,林沖作為身邊人,自然知曉,既然人家最終放了自己一馬,那林沖自然是感恩戴德。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沖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打這以後,《水滸傳》裡,林沖但凡提起這場屈官司,都不是再說“高太尉設計害我”,而是都改為,只說是因為“年災月厄”,是自己命運不好; 或者是“惡了高太尉”,是自己得罪了高太尉,錯在自己。種種轉變,不過心照不宣。因此綜合來看,開封府尹最後輕判林沖,並不是不怕高太尉,而是揣摩到了高太尉的真實意圖,不過順水推舟,做個人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