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炸山,意外炸出一座古墓,專家看到墓誌銘,感嘆歷史將改寫!

金門與福建的廈門隔海相望,1959年,當地的一批曠工,炸山取石之時,這一炸到不要緊,,竟炸出了一座古墓,面對古墓的墓道口,礦工們並沒有冒險進入,立即通知了當地的文物局,考古專家們接到訊息後,立即趕到了現場。

礦工炸山,意外炸出一座古墓,專家看到墓誌銘,感嘆歷史將改寫!

經過專家和工作人員的現場勘測,發現這座墓葬的規模很小,墓室是在半山腰上開鑿而成,進入墓室後,透過考古人員的發掘清理,發現棺槨中除了一具白骨之外,還簡單陪葬了幾隻瓷碗,幾枚明朝的銅錢。

礦工炸山,意外炸出一座古墓,專家看到墓誌銘,感嘆歷史將改寫!

面對如此簡陋的墓室和陪葬品,考古人員很失望,他們認為這只是一座普通的明朝平民之墓,顯然沒有什麼研究價值!既然是平民之墓,這座墓室的主人,又為何費盡心機,將自己的葬身之所隱蔽在半山腰之中呢?

礦工炸山,意外炸出一座古墓,專家看到墓誌銘,感嘆歷史將改寫!

正當專家一籌莫展之時,一工作人員在墓室的牆角邊發現了一塊石碑,徹底推翻了考古人員的結論。在這塊長方形的石碑上,清楚的寫著“皇明監國魯王壙志”八個大字,原來這是明朝魯王的墓葬,墓中埋葬的是魯王朱以海。魯王的封地是在山東,為什麼他的墓葬會出現在金門?

礦工炸山,意外炸出一座古墓,專家看到墓誌銘,感嘆歷史將改寫!

原來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為了鞏固全國的統治,將兒子封為藩王鎮守一方。第十個兒子朱檀被封為魯王,封地在山東兗州,並且世代繼襲封號。而朱以海正是朱檀的後代,第十一任魯王。1644年,朱以海剛剛繼承王位一個月,兗州就被清軍佔領,魯王被迫與屬下流亡到江南。

礦工炸山,意外炸出一座古墓,專家看到墓誌銘,感嘆歷史將改寫!

退守浙東的朱以海被明朝軍民擁立為監國,領導抗清大業。清軍的攻勢越來越猛,朱以海只能退守金門,投靠了鄭成功。到達金門以後,朱以海就突然消失了。

對於朱以海的失蹤,《清史稿》中是這樣記載的:“久之,居金門,鄭成功禮待頗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礦工炸山,意外炸出一座古墓,專家看到墓誌銘,感嘆歷史將改寫!

大意是:鄭成功起初對朱以海的投靠以禮相待,但時間長了之後,因為抗清事業的不順利,兩人產生了矛盾,鄭成功一怒之下,將朱以海扔下海中淹死了。《清史稿》中的這說法一直流傳了300年,由此鄭成功也就背上了殺害明朝皇室罪人之名。

礦工炸山,意外炸出一座古墓,專家看到墓誌銘,感嘆歷史將改寫!

而這座長方形的石碑上,不僅寫著皇明監國魯王壙志八個大字,下方還有墓銘志,上面的記載卻與《清史稿》中的記載完全不同。墓銘志中記錄了明朝末年,朱以海逃到金門。在金門受到了鄭成功的友好對待,後來朱以海因為哮喘病發作而死。鄭成功還厚葬了朱以海。

礦工炸山,意外炸出一座古墓,專家看到墓誌銘,感嘆歷史將改寫!

魯王墓意外的出土,印證了一句古話,歷史都是勝利者所編寫的,清朝的《清史稿》對於明朝的記載,很可能就是瞎編和故意抹黑。朱以海墓的出土再次驗證了考古的重要性,試想若不是魯王墓墓銘志清楚的還原歷史真相,恐怕鄭成功將永遠揹負著民族罪人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