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三國四 黃巾起義(13)

黃巾軍既平,漢靈帝大赦天下,改年號為中平。

張角為首的黃巾軍主力被鎮壓,標誌著黃巾起義失敗。

這場轟轟烈烈的起義,經過十餘年的精心準備,卻短短九個月就宣告失敗。

之後,黃巾餘部和各地的農民武裝,仍然堅持鬥爭。

起義軍的稱號也各自不同,千奇百怪,但很接地氣,基本都是根據為首將領特徵而來。

如說話聲音大的就自稱雷公,騎白馬的就叫張白騎,行動輕便的就說是飛燕,鬍鬚多的就號稱於氐根,大眼的就說大目,嘴巴大的就是大嘴,等等。

中平二年(185)二月,朝廷日益腐敗,百姓不堪重負,自黃巾起義後,西及益州(今四川、貴州和雲南北部),南至交趾(今廣東、廣西一帶),北至幽州(今河北、遼寧一帶),各地義軍紛紛起事。

張牛角、褚飛燕、黃龍、左校、於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文八、平漢大計、司隸緣城、雷公、浮雲、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等等,簡直舉不勝舉。

史說三國四 黃巾起義(13)

這些隊伍大的有二三萬人,小的有六七千人,青州黃巾軍更是超過百萬,黑山軍也有百萬部眾。

義軍攻城掠縣,誅殺官吏,聲勢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勢。

博陵(今河北蠡縣)人張牛角,趁黃巾起義之機聚眾起義,自稱將軍,與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褚燕合兵一處。

大家共推張牛角為首領,進兵攻打癭陶(今河北寧晉縣)。

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部下尊奉褚燕為首領。

褚燕身輕如燕,驍勇善戰,有個外號叫“飛燕”。

為了紀念張牛角,褚飛燕改姓張,喚作張燕。

當時的黃巾軍以青徐部、褚燕和張牛角部規模最大,張牛角手下就有五十餘萬兵馬。

這些義軍活動在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太行山脈之中,山脈南端有座山叫黑山,改名後的張燕眼看黃巾軍氣數已近,就將自己的隊伍改名黑山軍,黑山地區其他義軍紛紛來投,達到百萬之眾,又稱“黑山賊”,不斷侵擾黃河以北各郡縣,東漢朝廷無力圍剿。

各州郡官員為了鎮壓黃巾軍,招兵買馬,擁兵自重,漸漸地不聽朝廷號令,實力強大的,甚至明目張膽打起了郡縣的主意,與盜賊無異。

張燕關注局勢發展,覺得還是官方的外衣名正言順,於是派使者到京師洛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

漢靈帝劉宏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負責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彙報,相當於太守之職。

史說三國四 黃巾起義(13)

中平五年(188年),黃巾餘部郭大等在白波谷(今山西襄汾)聚眾起義,攻打太原(治今山西太原)、河東(治今山西夏縣西北)等郡。

四月,汝南郡(治今河南平輿北)葛陂(古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北)黃巾軍再起,攻沒郡縣。

十月,青州(治今山東淄博)、徐州(治今山東郯城)黃巾軍又起,攻略郡縣。

十一月,東漢朝廷派下軍校尉鮑鴻進討聲勢最大的葛陂黃巾。

雙方大戰於葛陂,鮑鴻軍敗,次年二月以征戰無功下獄死。

黃巾各部此伏彼起,聲勢復盛。

史說三國四 黃巾起義(13)

中平五年(188),巴郡(今重慶北嘉陵江北岸)黃巾軍起,巴郡板楯蠻乘勢再起,攻打郡縣,抄略城邑。

東漢朝廷派遣西園上軍別部司馬趙瑾率軍進討,隨即將板楯蠻平定。

同年,益州馬相、趙祗等在綿竹(今四川綿竹東南)領導農民起義,也自號黃巾,旬月之間,攻破廣漢、巴郡、犍為數郡,殺益州刺史郗儉,隊伍發展到十餘萬人。

馬相自稱“天子”,後被益州從事賈龍所破。

青州黃巾一度發展到擁眾百萬,戰鬥力也很強,長期在青、徐、兗、冀四州流動作戰,給當地的封建割據勢力和豪強地主以沉重的打擊。

青州黃巾軍後來雖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編,但徐和、司馬俱和管承領導的黃巾軍仍分別在濟南、樂安、長廣等地活動,一直堅持到建安十二年(207年),還攻殺了濟南王劉贇。

黃巾起義以及在它影響下的各族人民起義,從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到漢獻帝建安中葉(207年),持續進行了二十多年的英勇鬥爭,給東漢王朝以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