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趙佶《文會圖》鑑賞

《文會圖》具體描繪了北宋時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一個場景。地點應該是一庭院,旁臨曲池,石腳顯露。四周欄楯圍護,垂柳修竹,樹影婆娑。樹下設一大案,案上擺設有果盤、酒樽、杯盞等。八九位文士圍坐案旁,或端坐,或談論,或持盞,或私語,儒衣綸巾,意態閒雅。竹邊樹下有兩位文士正在寒暄,拱手行禮,神情和藹。垂柳後設一石几,几上橫仲尼式瑤琴一張,香爐一尊,琴譜數頁,琴囊已解,似乎剛剛按彈過。

《文會圖》這幅畫充分表現徽宗院畫精緻明淨的風格。宋徽宗與寵臣蔡京也在畫上留下題跋,以此作為帝王統治下人才雲集的象徵影象。

宋 趙佶《文會圖》鑑賞

宋 趙佶《文會圖》

上面有宋徽宗本人的題詩:儒林華國古今同,吟詠揮毫醉醒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畫圖猶喜見文雄。圖左中為“天下一人”簽押。另左上方有蔡京題詩:“臣京謹依韻和進:明時不與有唐同,八表人歸大道中。可笑當年十八士,經綸誰是出群雄。歷來認為宋徽宗畫,有蔡京題者最可信。所謂趙畫蔡題。由二人題詩可知,畫中文士,是在進行與科舉有關的詩酒之會。圖中器物,帶有當時的時代風格,可以考鏡時代背景。

宋 趙佶《文會圖》鑑賞

宋 趙佶《文會圖》區域性

宋徽宗趙佶作為一代君主此人畫畫的水平舉世罕見,但國家治理得卻很糟糕,最後死得很悲慘,有太多文人情懷,藝術氣息的人來治國,必將是國之不幸。兩個階層的人,具有完全不同的兩種心態,宋徽宗趙佶一個獨裁階級無能統帥,在寡人天下思想的薰陶

下,

認識和獨信一人,又無可奈何拿不出更好的治國方案,那種糾結心情,只好透過說些不明不暗的話,來表達自己的無奈。蔡京非常瞭解宋徽宗趙佶的心態,也非常會暗示有能力,有才幹的人,不要和他挑戰,和他鬥爭,結果是很慘的!

宋 趙佶《文會圖》鑑賞

宋 趙佶《文會圖》區域性

大案前設小桌、茶床,小桌上放置酒樽、菜餚等物,一童子正在桌邊忙碌,裝點食盤。茶床上陳列茶盞、盞託、茶甌等物,一童子手提湯瓶,意在點茶;另一童子手持長柄茶杓,正在將點好的茶湯從茶甌中盛入茶盞。床旁設有茶爐、茶箱等物,爐上放置茶瓶,爐火正熾,顯然正在煎水。有意思的是畫幅左下方坐著一位青衣短髮的小茶童,也許是渴極了,他左手端茶碗,右手扶膝,正在品飲。

宋 趙佶《文會圖》鑑賞

宋 趙佶《文會圖》區域性

宋 趙佶《文會圖》鑑賞

宋 趙佶《文會圖》區域性

煎茶、點茶,一直是中國曆代文人雅士消閒人生的最佳方式,也是太平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除了必要的環境和器具外,重要的是要有優雅的情懷和潔淨茶心。千百年後當我們真正靜下心來,煎一爐水,瀹一甌茶,焚香展卷,細細品讀《大觀茶論》和或許能從字裡行間和點染勾勒處,感受到那份曾經存在過的精緻與儒雅吧。

宋 趙佶《文會圖》鑑賞

宋 趙佶《文會圖》區域性

在整幅《文會圖》中,作者透過對場景的合理佈局,重點突出暗示了當時的社會是處在什麼樣的形態下的,作者巧妙的把一瓶不起眼的酒,放在了整幅畫面的最顯眼之處,但是又讓人感覺這一安排並不是刻意的,這種被後人無比追崇的東西,現在變成了大家無比追崇的藏品,為什麼會這樣?不就是一瓶酒嗎?宋徽宗趙佶說得好:吟詠揮毫醉醒中。好個“醉醒中”。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豐八年(1085)封遂寧郡王。紹聖三年(1096)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無嗣,佶以弟繼位。初號建中靖悶,調和熙寧、元豐與元佑間的黨爭。不久即改元崇寧,任蔡京為相,變亂新法,國政日非。宣和二年(1120),遣使約金攻遼,成為導致北宋滅亡的禍囚。宜和七年(1125),金滅遼後乘勢南下,進逼汴京,逐傳位丁子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北宋淪亡後,與其子欽宗趙桓俱被擄北遷,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汀依蘭),年五十四。崇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擅書法,創“瘦金體”。工花鳥,能詩詞。《詩詞雜俎》有《宋徽宗宮詞》一卷(《十家宮詞》三卷)、《疆村叢書》有曹元忠輯《宋徽宗詞》一卷。

宋 趙佶《文會圖》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