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后無子卻寵冠後宮,扶立兩帝,一個成明君,一個成千古昏君

北宋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朝代,它沒有漢唐時期的宦官專權,由於文官集團的強大,北宋外戚勢力也沒有發展的土壤。然而在這個看似皇權強大的帝國中,經常會出現後宮垂簾聽政的情況,出現了許多對朝政大事有著決斷大權的后妃,她們對北宋的興衰也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其中有一位,更是被許多人稱為北宋亡國的幕後推手。

此皇后無子卻寵冠後宮,扶立兩帝,一個成明君,一個成千古昏君

這個人便是宋神宗的皇后向氏。和許多母儀天下的皇后一樣,向氏的人生軌跡也很簡單。她出身名門,曾祖父向敏中曾經官至宰相,是北宋初年名臣。有著這樣家世的向氏,長大後順理成章嫁入了皇家,成為穎王趙頊的妻子。趙頊也就是後來的宋神宗,他即位之後,21歲的向氏成為皇后,從此母儀天下,也開始了她一段譭譽參半的后妃之路。

向氏的夫君宋神宗是一位非常有抱負的皇帝,他登基之後,渴望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於是有了那場著名的變法運動。整天忙於政事的宋神宗,自然是沒有心思飲酒作樂,也不好女色。向氏作為他的結髮妻子,從他做王爺時就侍奉左右,兩人的感情相當和睦。即使向氏嫁給宋神宗後,一直無子,她的後位也沒有多少的動搖。

作為後宮女子,能夠如此寵冠後宮,向氏簡直就讓古往今來許多備受冷落的妃子羨慕嫉妒。也正因為深受丈夫的敬愛,在關乎北宋未來的立儲之事上,向氏也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此皇后無子卻寵冠後宮,扶立兩帝,一個成明君,一個成千古昏君

由於向氏沒有生下生育,宋神宗的好幾個兒子又是早夭,他整天為了變法的事情與守舊派鬥得難解難分,日理萬機,所以登基後很多年都沒有立下儲君。到了宋神宗執政晚期,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立儲之事才重新擺在了議事日程上面。

此時,宋神宗已經失去五個兒子,聰明伶俐的六皇子趙煦就很適合做太子,只不過他才九歲,而神宗的兩個弟弟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要知道,北宋王朝向來有兄終弟及的傳統,所以從兩位皇弟中選擇儲君也得到了許多大臣的支援。然而兄弟哪有兒子親,宋神宗怎肯輕易把皇位拱手讓於他人,所以心中一直搖擺不定。

就在這個時候,太皇太后高氏站出來支援六皇子趙煦,而向皇后也在宋神宗面前表示了對趙煦成的讚許,認為他聰明賢達,有明君的風範。有後宮兩位重要女人的支援,宋神宗終於下定決心,冊立趙煦為皇太子。不久後,宋神宗駕崩,趙煦即位,他便是宋朝最後一位有著英武氣象的皇帝宋哲宗。

此皇后無子卻寵冠後宮,扶立兩帝,一個成明君,一個成千古昏君

事實證明,向皇后這次的眼光非常正確,她讚賞的這位皇子,比起父親神宗,還有北宋公認的好皇帝宋仁宗和宋英宗,少了幾分優柔寡斷,卻多了一些英明果決。宋哲宗在位期間,複用新黨繼續變法,國家氣象為之一新。而他在位時最大的成就,便是對西夏採取強硬態度,打得這個宿敵失地求饒,被迫乞和,造就了北宋史上最鐵血的時代之一,堪稱一代明君。

可惜,上天沒有給宋哲宗太多時間,25歲時,這位皇帝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死之後,帝國迎來了一位毀滅者。而這個人,恰巧是向氏一意孤行下扶立登基的。

此皇后無子卻寵冠後宮,扶立兩帝,一個成明君,一個成千古昏君

哲宗無子,所以他死以後,朝廷上為新帝的事情引發了爭論。宰相章惇支援簡王趙似,因為他是哲宗一母同胞的兄弟,品行也很端正。不過,此時已經是太后的向氏卻看中了端王趙佶,此人不但文采風流,而且頗能討得向太后的歡心。為此,章惇與向氏形成了激烈的交鋒。章惇認為“端王輕佻,不可以君臨天下。”從後面的事情來看,章惇看人簡直太準了。

然而,向太后卻不那麼想,在她眼中,怎麼看趙佶都很滿意。而且她一生無子,這是深藏在心中的痛,所以對那些有兒子的妃子自然有幾分妒意。她能夠為了丈夫深明大義,支援朱妃兒子趙煦登基,卻有點難以接受朱妃另外一個兒子再次登基。到時候朱妃身上的榮光將無以復加,把她這位太后徹底掩蓋。在這種心情驅使下,向氏堅定地站在了趙佶一邊。

此皇后無子卻寵冠後宮,扶立兩帝,一個成明君,一個成千古昏君

向氏如此堅定,與章惇互不相讓,形勢極為緊張。章惇堪稱有宋一代難得的鐵腕宰相,也正因為這樣,他執政期間得罪了不少人。如果讓他獲得擁立之功,到時許多人的苦日子更加難以到頭了。所以一番權衡之後,大部分朝臣站在了向太后一邊,最終她在這場立儲風波中獲勝。

只不過,向太后做夢都想不到,事情的發展,真的如章惇預料的那樣。向太后強勢擁立的皇帝趙佶,即位初期,在她的監督下倒是幹得有聲有色,可是等到她一死,趙佶就放飛了自我,生活奢靡,任用奸佞,把北宋帝國迅速推向了亡國深淵,最終導致了那場屈辱的靖康之恥,他也成了被釘入恥辱柱中的千古昏君,遺臭萬年。如果向氏地下有知,她估計也會為自己的行為而追悔莫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