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太行·地名】中國有8個武安(縣)?

天下有幾個“武安(縣)”?

“武安”,古地名,最早作為城邑,在今武安市西南5裡店子村,那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屬邑。

張守節《史記正義》:“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這裡指的是秦封白起為“武安君”的原由。實際上,作為一種封號,始於西周。所謂“君”者,卿大夫一種的新封號,歷代均有把能定國安邦者封為“武安”君的。

待到秦立郡縣,武安因封號而城邑,因城邑而為縣,隸屬於彼時的邯鄲郡。

然而,歷史上被稱為“武安(縣)”的地名,絕非僅太行山東麓的武安縣(今河北省武安市)。據統計,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武安(縣)”少說也有8個:

國外兩個(當時屬中國):第一個,三國時吳國置,屬其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南省南定縣東南。西晉武帝時改為南定縣。第二個,唐代置,為當時的武安州治。治所在今越南海防市海防西北。天寶初為武曲郡治。後廢。

國內,除太行山東麓的我們的鄰居武安縣(今武安市)外,還曾有過5個:第一個,三國時期吳國置,屬鬱林郡。治所在今廣西柳江縣東南。西晉太康元年(280)改為武熙縣。第二個,南北朝時期北魏置,屬武興郡。治所在今陝西略陽縣境。西魏、北周間廢。第三個,唐證聖二年(696)分龍丘縣置,屬衢州。治所在今浙江龍游縣南。《寰宇記》卷97載:“以地有武安山,因以為名。”後廢。

【文旅太行·地名】中國有8個武安(縣)?

第四個,唐聖曆元年(698)改石泉縣置,屬金州。治所即今陝西石泉縣。神龍元年(705)復改石泉縣。

第五個,金皇統三年(1143)降武安州置,屬大定府。治所在今內蒙古敖漢旗東白塔子。大定七年(1167)改名武平縣。

山雨分析,作為歷史地名和行政區劃單位的所有的“武安”縣建置,均深深地帶著早期的爵位封號的痕跡,甚至均能讓人至今似乎也可從“武安”這兩個字中聽到歷代戰馬嘶鳴,隱隱地看到天際線上的刀光劍影。三國時期,吳國,在遠離其政治中心的今廣西和越南北部,要想“安”,沒有“武”作為前提和後盾怕是不行的。北魏時期,及後來的金代,一樣,在陝西、內蒙,征服異類,必先武而後安,沒有武談不上安。唐代,無論近在今天的陝西,還是遠在如今的江浙和湖廣地區,均可謂“威加海內”、“海晏河清”,用古人的話詮釋“武安”二字,怕就是:“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擼;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請服”或“入朝”的地域,往往也就被冠以“安”字之名;這“武安”二字背後的故事,怕一言難盡!

附:

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管理行政制度(類似於現在的行政區劃),幾乎盛行整個封建時代。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處在中央的管轄之下,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統一。

山雨 壬寅二月初七 於古沙陽分所

作者簡介:張海旺,河北神威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家事團隊團隊長,研究生學歷(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法律碩士)。學術論文主要有《謝方樽人格論》。業餘喜愛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據,善長聯詞賦,頗有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