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戰國時期楚國屢屢受挫直至為秦所除,而後又能重新崛起?

戰國時期,楚之騎兵已有一支實力部隊,號稱“騎萬匹”。據《墨子》有關篇章記載,魯班曾至楚,為楚國製造“舟船之器”和攻城的“雲梯”,說明楚國車船製造業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

歷史上秦滅六國,滅秦的人肯定也是六國遺民,機率上楚後人滅秦只是七分之一而已(算上秦本國人),而且滅秦的標準本身就很難界定,如果按攻下咸陽來算的話,亡秦必楚的結論都是不成立的,先攻下咸陽的是劉邦,劉邦又不是楚國人,非要絞盡腦汁把功勞往項羽一個人身上靠也無所謂。

為何戰國時期楚國屢屢受挫直至為秦所除,而後又能重新崛起?

但項羽不是楚王室,項羽滅秦也不能嚴格算是楚滅秦,一定要糾結說這個楚指的是故楚舊地,那也可以細數歷代楚國疆域變化圖看看項羽是屬於哪一時間段的‘’楚國人‘’,但這沒必要了,當槓頭的一端被我抬起的時候,另一端一定會風起雲湧的現實能確定下來的事情只是,先是有人說了一句亡秦必楚。

為何戰國時期楚國屢屢受挫直至為秦所除,而後又能重新崛起?

後面有個楚國後人在一場成功的造反運動中擔任領導指責,但這兩件事相對獨立,時間上的前後發生而已,不代表有什麼因果關係。楚國早就遷都到壽春,核心區在淮河流域壽春這一帶大致是公元前六百年左右被楚國吞併,然後楚國就和吳國後來是越國以安徽東部的山脈為界,徐州,宿遷都是吳越領土。

為何戰國時期楚國屢屢受挫直至為秦所除,而後又能重新崛起?

直到公元前306年楚國滅越國,劉邦項羽大本營地區歸於楚國只有八十年左右,壽春一帶有四百年左右。安徽宿州直到現在還有吳王夫差廟,距離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地很近。越國被滅時候的首都在蘇北山東交界地區。楚國本土反秦並不強,主要是吳越故地是主力。楚南公之所以會說出這句話是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的。而底氣則是來源於楚人從立國之初到被秦所滅所體現出來強烈的尚武精神和開拓進取精神。

為何戰國時期楚國屢屢受挫直至為秦所除,而後又能重新崛起?

西周立國開始,楚人首領鬻熊只被封為子爵。領地不過方圓十里。在八百諸侯裡面是完全不起眼的存在。八百年間,經過歷任楚王和楚人的不斷經營和努力,到戰國後期,楚國已經成為沃野千里帶甲百萬和南方最大的國家。左傳中記載楚王文獻上面一句話:三年不出兵,死不從禮。如果一屆楚王三年不對外征戰,死後就不得入宗廟祭祀。所以歷任楚王都有親自帶兵對外出徵的歷史記錄。

為何戰國時期楚國屢屢受挫直至為秦所除,而後又能重新崛起?

八百年來,楚人從來沒有放棄過武器。再加上從春秋到戰國時代中險惡的社會環境。楚人透過不斷的對外戰役和擴張。尚武精神幾乎融入到每一個楚人的血脈之中。所以楚南公在楚國快要滅亡時才會有底氣說出這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戰敗國的情景而言,亡秦必楚,的確是一句詛咒氣話。但這句話口口聲聲流傳下來,倒是偶然中的必然。眾所周知,楚國是個文化領悟明顯不同於中原的南方大國,方面保留著濃厚的貴族傳統,以至於各大家族,特別是王室後裔,不僅數量龐大,而且長期以來,世代掌控地方領土,又構成中樞實權。

為何戰國時期楚國屢屢受挫直至為秦所除,而後又能重新崛起?

君主與貴族之間既有長期聯合對外擴張,又有激烈的鬥爭導致危局頻發,這個相依相爭的局面幾乎持續了整個東周時期。這也導致,其他諸侯的滅亡以君主的失敗為標誌,綜上,我覺得,而在楚國卻不同,君主和中央在滅亡後,大量的貴族依舊存在,即便表面上臣服於秦帝國的軍事壓制,但帝國動亂後,楚國貴族頓時反撲。後世帝國如西漢,西晉,朱明,應該也是有鑑於此而作封藩之策,朱明甚至保留了南京的整套行政班子。所以,從後世來看,亡秦必楚,倒也是反映了楚國中樞與貴族領主的區別。

參考資料:《 商周時期楚國的建立與發展》、《吳破郢與春秋末楚國的復興 》、《戰國初楚國的內外形勢與吳起變法》

版權所有:林苑浮生工作室出品: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史評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