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雄主: 離統一最近的四位君王, 卻都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

東周末年,三家分晉,七 雄林立,這一切發生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戰國時代。

這是華夏文明歷史上各政權分裂對抗最嚴重、最持久的時代之一,時勢造英雄,戰國時代也是一個群英薈萃的時代。

戰國四雄主: 離統一最近的四位君王, 卻都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

當時恰逢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思想及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能人志士輾轉於各國之間,推行新的經濟技術、展開舉國變法。

英勇善戰的大將征戰沙場,為守護一方國土奮勇殺敵,在群英的承託和輔佐下,湧現了四位雄主。

奇怪的是,無論四位雄主如何努力,就是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這是為什麼呢?

俠王趙雍:“武林盟主”折於情字

戰國湧現的第一位雄主是趙武靈王趙雍,

趙雍15歲的時候繼承皇位,那個時候,趙國的國力並不強大,因此受到許多大國和遊牧民族的欺負。

趙雍即位後,推行軍事裝備和作戰方式的改革,

史稱“胡服騎射”,漸漸地,

趙國國力越發強盛。

戰國四雄主: 離統一最近的四位君王, 卻都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

在國力強盛後,趙雍俠肝義膽的一面開始顯現,

公元前314年,燕國爆發了子之之亂。

在子之之亂中,燕王年老不問政事,甚至把國家政權交給了相國子之,燕國太子發動政變,想殺死子之,沒想到因為被盟友出賣,計劃不成。

因為燕國太子和相國子之之間的兵戎相向,燕國境內人心惶惶,這時,齊國乘虛而入,派兵攻打燕國,併成功殺死了燕王和燕國太子。

眼看著燕國即將滅亡,趙雍坐不住了,他不想眼看著燕國滅亡,於是,

趙雍把流亡在韓國的公子職請到了趙國,並將公子職立為燕王。

不僅如此,趙雍還派遣一名將軍將新立的燕王送回了燕國,趙雍也因為這一系列的舉動獲得了“俠王”的稱號。

然而,

看中情誼的性格特點讓趙雍獲得美名的同時,最終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趙雍因為看重兒女私情,決定改立少子趙何為太子。

戰國四雄主: 離統一最近的四位君王, 卻都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

在趙何即位後,趙雍又開始心疼無過被罷黜的長子趙章,

因為趙雍的搖擺不定,

最終誘發宮變,導致了趙雍在沙丘宮中被活活餓死的悲慘結局。

“邪帝”田地:多行不義致國破身亡

公元前301年,齊湣王田地繼承王位,

他年輕氣盛,野心勃勃,即位之初,就憑藉齊國強大的實力插手他國內政。

那時,因為楚國面臨內憂外患,楚王只好向齊國求和,並將楚國太子送到齊國做人質,以表達齊楚修好。

後來,當時的楚國國王楚懷王被秦國扣留,楚國面臨內憂外患,被留在齊國的楚國太子向齊湣王提出了回國的請求。

但齊湣王田地並沒有直接讓楚國太子回國,而是跟他談起了“霸王條約”。

戰國四雄主: 離統一最近的四位君王, 卻都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

田地說,如果要放楚國太子回去,則楚國需要割讓楚國東邊的五百里土地作為交換條件,為了回國替父親送葬,楚國太子答應了齊湣王田地的條件。

機關算盡也沒讓齊湣王田地成功稱帝,

由於田地性格驕狂,凡事追逐利益最大化且剛愎自用不知收斂。

他背信棄義攻打了齊國的盟國韓國和魏國,隨後消滅了宋國,獨自佔領了富庶的淮泗之地,這一舉動令齊國成為了眾矢之的。

最終,燕國、秦國、趙國、韓國、魏國五國合縱伐齊,齊湣王田地在一片討伐聲中被楚國將領殺害。

“執君”姬職:雄韜偉略奈何命短

燕昭王姬職就是“子之之亂”中,被俠王趙雍護送回國的、流亡在韓國的燕國公子。

戰國四雄主: 離統一最近的四位君王, 卻都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

在回國繼承王位後,姬職就開始勵精圖治,執著於有一天消滅齊國,為被齊國殺害的親人報仇雪恨。

燕昭王姬職是一位很明智的君主,

他招納天下賢才、修築黃金臺,並在燕國境內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在他的治理下,燕國開始富國強軍

,漸漸地從一個軍事弱國變成一個面對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也能屢戰屢勝的軍事強國。

公元前284年,準備就緒的燕昭王姬職聯合號召秦國、趙國、魏國、韓國向齊國發起進攻。

這一次進攻非常成功,燕國一舉攻下了齊國70餘個城池,齊國國君也寡不敵眾被斬殺,從前

強大的齊國幾乎滅亡。

然而,齊國滅亡後燕昭王姬職也沒有成為天下的霸主,

由於姬職的一生都執著於消滅齊國,在“亡齊”的執念達成後,燕昭王姬職彷彿失去了活著的念想撒手人寰

,享年56歲。

戰國四雄主: 離統一最近的四位君王, 卻都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

“狂主”嬴稷:一場敗仗功虧一簣

嬴稷少年時期被送往燕國作為人質,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

在洛邑的周王室太廟中扛鼎,

不幸身亡。

國不能一日無君,秦武王嬴蕩膝下無子,死得也突然,所以沒有指定一個合適的繼承人,為了搶奪王權,秦國內部在嬴蕩死後陷入內亂。

惠文後與秦宣太后在各自黨羽的幫助下,擁立不同的秦國公子繼承王位,最後,秦宣太后一派勝出,原本離王位最遠的、被當做人質送出國的

嬴稷被擁立為王。

18歲的嬴稷被從燕國接回,繼承王位成為了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

拜范雎為相,

採用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富國強

軍,為秦國在後世一統六國奠定了基礎。

在軍事方面,

秦昭襄王任命戰神白起為將軍,

先後出兵戰勝了勝三晉、齊國、楚國、魏國、趙國,並

俘虜了東周赧王,

結束了周朝長達800年的統治。

戰國四雄主: 離統一最近的四位君王, 卻都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

因為早年意外登上王位,且在王位上成績斐然,嬴稷逐漸顯露出性格中的狂妄自大,嬴稷的狂妄最終讓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公元前259年,嬴稷命令秦國將士與趙、魏、楚聯軍在趙國都城邯鄲交戰。

由於嬴稷在長平之戰後沒有給予白起足夠的信任,邯鄲之戰中白起一直稱病不出,最後秦軍大敗。

邯鄲之戰的失敗導致秦國國力大減,近20萬將士客死他鄉,秦國在嬴稷帶領下征戰四方取得的成果幾乎全部丟失,嬴稷一統天下的霸業宣告破產。

小結

雖然,四位雄主都與統一失之交臂,但他們留下的雄心和智慧依然影響著後人,而四位雄主失敗的原因也為後人在實現抱負的征途中起到了警示作用。

戰國四雄主: 離統一最近的四位君王, 卻都與一統天下失之交臂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統六國、開創帝制,真正實現了天下一統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