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摘錄NO.3(周紀三)

1、孟子見魏襄王,“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前319)

百姓都渴望統一,此時有仁政者出現,則百姓擁護之心,必如久旱逢甘霖,其勢洶湧難以阻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順應民心,其勢難擋。

2、夫諸侯之約從,盟於洹水之上,結為兄弟以相堅也。今親兄弟同父母,尚有爭錢財相殺傷,而欲恃反覆蘇秦之餘謀,其不可成亦明矣。(前317)

張儀以同父母的親兄弟尚且為利益相互殘殺為例,勸說魏襄王專注自身利益,放棄聯合抗秦的盟約。

人心隔肚皮,巧用猜忌之心。

3、秦惠王欲伐蜀,張儀曰:“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司馬錯曰:“臣聞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願先從事於易。”(前316)

張儀勸秦惠王征討韓國,將來好“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錯則認為這樣會成為眾矢之的,沒有實際利益,況且秦國目前地小民貧,當務之急是富國強兵,不如攻打蜀。秦惠王最終採用了司馬錯的建議,秦國也更加富庶強盛。

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要選擇最切合自身實際情況的。

4、張儀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請楚王閉關絕約於齊,楚臣陳軫勸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齊也。今閉關絕約於齊則楚孤,秦奚貪夫孤國而與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張儀至秦,必負王。”(前313)

秦王顧慮齊楚盟約,張儀請獻商於六百里地勸說楚王與齊國斷絕邦交。陳軫勸楚王留個心眼,不妨先與齊國明斷暗合,等到真拿到了土地,再與齊國絕交不遲。楚王未聽,後張儀果然毀約。齊國討好秦國,兩國和好,楚與秦有隙,反而孤立無援。

只顧眼前小利,忽略發展大計,結局很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