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馬和牛的睡覺方式不同,馬確實是站著睡覺的,而牛則是臥著睡覺的,這才有了“馬立牛臥”的說法。眾所周知,馬和牛的祖先都是野生的食草動物,它們的生態位相同,為何會有不同的睡覺姿勢呢?我認為這與馴化時間、環境以及各自的能力有一定的關係。下面我們就細分開來說一下。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首先是馴化時間

馬和牛的都是由野生動物馴化而來的,其中馬的祖先來自於中亞草原上的歐洲野馬。作為一種群居的食草動物,歐洲野馬在休息時,也是站立的,這是因為歐洲野馬分佈在大草原上,它們面對的最大的威脅就是狼群,而狼是一種偏晝伏夜出的動物,而野馬恰恰相反,所以在夜晚休息時,野馬必須要保持警惕,隨時應對狼群的襲擊,因此,站立休息顯然是更為有利的。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根據已發現的化石看,早在距今約6000多年前,烏克蘭大草原上的人們就已經將野馬馴化了。不過,在馴化以及人為捕殺下,歐洲野馬的數量驟減,到了1876年,最後一匹野外的歐洲野馬在烏克蘭死亡,從1774年被發現到野外滅絕,歐洲野馬僅用了102年。此時,人們才意識到歐洲野馬的重要性,但是想要拯救了才發現世界範圍內的豢養的歐洲野馬就剩了幾匹在不同的動物園中,到了1909年,最後一匹豢養下的歐洲野馬在俄羅斯的動物園死亡,至此歐洲野馬徹底滅絕。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牛是由原牛馴化而來的,而原牛曾經是歐亞大陸上常見的一種大型有蹄類動物,它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00萬年前,之後隨著遷徙從印度出發到達了中東、北非以及歐洲。與其他有蹄類食草動物一樣,原牛雖然群居,但是它們的休息依然是站立的,這是因為原牛不但受狼群的騷擾,還受老虎(孟加拉虎)以及熊類等食肉動物的威脅,所以同樣與食肉動物作息相反的原牛,為了提高生存機率也只能站立休息。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從科學家們對原牛的研究看,原牛一共有3個亞種分化,不過,最早的亞種是生活在印度的原牛,也就是原牛中東亞種,其他兩個亞種均為它遷徙後形成的亞種。不過,遺憾的是中東亞種在印度將小部分馴化為瘤牛後就在距今約9000年前滅絕了,而北非的亞種也因為撒哈拉沙漠的擴張在距今約7000年前滅絕了,只有歐亞亞種,它們是在17世紀才滅絕的,而我們現在養的家牛就是由原牛歐亞亞種馴化而來的,馴化的時間大約在距今約8000多年前。

同時,瘤牛與家牛有著共同的祖先,所以二者可以進行基因交流,不受生殖隔離的約束。(下圖為瘤牛)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既然原牛和歐洲野馬都是站立休息的,為何在之後會有一定的差異呢?這與馴化時間有一定的關係。同樣是被馴化後,牛和馬都得到了人類的庇護,使得它們相對安全,所以顯然與人相處的時間越長,動物的這種趨利避害的本能越被淡化,而從馴化時間上看,牛整整比馬找被馴化了至少2000年的時間。因此,與人相處時間更長,讓牛越來越“安心”,這才改變了休息方式,而同樣的馬的休息方式也在不斷的與人相處中在緩慢的改變(跑馬場的許多馬已經有了躺著睡的習性)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其次是用途

人類馴化的動物都有著不同的主要用途,比如豬就是用來吃的,狗是用來看門的,貓是用來抓老鼠的等等。對於馬和牛來說,它們的用途也截然不同,而用途的不同也是造成它們休息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牛之所以被先馴化是因為人類早在距今約10000年前就開啟了農耕時代,而人力地去耕田是非常辛苦的,所以人們把目標放在了體型壯碩的牛身上,這才有了原牛的馴化,因此,牛被馴化主要的用途就是耕田。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其次,馬是在牛之後馴化的,這就是人類發展的順序,解決了溫飽問題,人就要考慮交通工具的問題了。雖然人類在距今約7000年前就已經馴化了驢,但是驢的耐力和應對複雜路況的能力是不錯,但是奔跑能力就不太行了,這就好比以前的拖拉機,而草原上賓士的駿馬就像現在的超跑一樣,吸引著人們去馴化它。因此,馬是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存在的。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那麼用途不同與睡覺方式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你想一下,牛是耕田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牛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白天耕田與人相處,晚上在主人搭好的牛棚裡安然過夜,正是因為這種長期穩定、安全的環境,慢慢的改變了它的睡覺方式(誰不想趴在地上好好的讓四肢放鬆一下呢)。

而馬就不同了,從馬被馴化後,人類的戰爭就沒有停止過,而在以前馬是戰場上“利器”,它們過得什麼日子?提心吊膽的日子,這種生存環境,甚至還不如野外安全,所以這種警惕的睡覺方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被解放,直到現代了,它們在安靜舒適的馬場裡,才逐漸的放鬆了下來。因此,這就是用途不同,導致的它們睡覺方式的不同。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最後是各自的能力

我們這裡說的能力是應對危險時的能力,對於馬來說,它應對危險的能力只有一個:奔跑,因為馬沒有可以稱得上是“武器”的器官(馬蹄雖然也很厲害,但是在靈活的獵食者面前就有些雞肋了)。但是,牛就不同了,家牛的祖先是原牛,這是一種體型龐大(體長平均3米,體重平均900公斤)的食草動物,最關鍵的是它有著一對巨大的牛角: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正是應對危險的“武器”不同,造成了馬只能依託於跑,而牛可以依託於自己龐大的體型以及具有很強殺傷力的牛角,這就使得牛要比馬自信很多(跑不過可以有仰仗地拼死一搏),被人馴化後,同樣與人相處,牛最先自信地躺下了,而馬想要完全躺下,顯然還需要時間。(下圖為比原牛小的非洲水牛頂飛獅子)

同樣是家畜,為何馬站著睡覺,而牛卻臥著

總結

牛和馬的祖先都是站立休息的,但是在馴化後之所以發生了改變,一方面是因為牛比馬找馴化了相當長的時間,一方面是它們的用途不同,最後是它們的“武器”不同,這三個方面共同決定的。不過,在現代,馬的生存環境已經非常的好了,所以馬站立睡覺的方式也在變化著(能躺著,誰站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