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只剩數千人, 將軍無奈 撤兵, 小兵 擊鼓進軍, 事後卻得重賞!

中國古代打仗是常事,古代打仗有一定的隊形排列,短兵相接,人特別多的一方,排前面的打完了才輪到後面,但一旦前面的潰敗了,後面的見勢不對就只有跑了,人多反而不好施展。打仗是很靈活的,抓住戰機,一鼓作氣,指揮有方軍心安定,同樣可以以少勝多。

兵敗只剩數千人, 將軍無奈 撤兵, 小兵 擊鼓進軍, 事後卻得重賞!

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有赤壁之戰、淝水之戰、長平之戰等等。古代要想調動這千萬人計程車兵光靠喊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在電視劇中可以看到一般都是靠擊鼓和吹號角來操控眾多官兵,電視中常見的有“擊鼓進軍”“鳴角收兵”不同的朝代對這些運用也不一樣,不管什麼場合擊鼓令都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上就有一次戰役因為鼓手發錯命令結果結束了一個國家的例子。

兵敗只剩數千人, 將軍無奈 撤兵, 小兵 擊鼓進軍, 事後卻得重賞!

東晉大司馬桓溫,也是晉明帝的駙馬,全盛時期的桓溫手握幾十萬精兵,掌控半數以上東晉國土。當時中國處於大分裂時期,公元347年桓溫向皇帝請求帶一萬精兵攻打成漢。成漢朝雖然是個小國家,但是大臣都說1萬精兵也太少了都反對說成漢位於蜀地,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主將桓溫卻堅持要帶兵討伐成漢皇帝李勢,得到皇帝支援後他帶著兵馬一路直攻蜀地成都。

兵敗只剩數千人, 將軍無奈 撤兵, 小兵 擊鼓進軍, 事後卻得重賞!

數月之後晉軍一路勢如破竹的打到了成漢的城門之下,成漢皇帝李勢是個從來不理國事的君主,聽說敵方都打到城門口了便慌了神,但他了解到敵方只帶1萬人出兵於是李勢親自調集了各處所有的軍隊過來,以人數鎮壓敵方。東晉的朝廷大臣聽說敵眾我寡不斷請皇帝下令讓桓溫撤兵,但是皇帝卻力排眾議支援桓溫繼續攻打,晉軍更是拼盡全力。

兵敗只剩數千人, 將軍無奈 撤兵, 小兵 擊鼓進軍, 事後卻得重賞!

大戰開始後不久,尤其成漢軍的軍隊在人數上佔有絕對優勢,而且軍隊明白如果這次輸了就等於國家也滅亡了,所以也是拼盡全力生死一搏,很快成漢軍佔了上風,開始反攻晉軍。桓溫手下的幾名大將也不幸戰死,包括桓溫的隨從護衛也被亂箭射死。人數大減,前方的軍隊向桓溫請求撤兵,如果在繼續打下去恐怕會全軍覆沒,桓溫見形勢不利於自己於是傳令下去退兵,可是沒一會晉軍隊伍裡響起了響亮的進軍鼓聲。

兵敗只剩數千人, 將軍無奈 撤兵, 小兵 擊鼓進軍, 事後卻得重賞!

晉軍聽到鼓聲以為在前方計程車兵打了勝仗,一鼓作氣的全部衝入前方作戰,桓溫見此氣勢乾脆將計就計,帶著精兵發起總進攻,成漢軍隊看到敵方衝過來以為己方前面的軍隊大敗,一下軍心散亂潰不成軍,各個丟盔棄甲的開始跑。李勢見大勢已去向桓溫投降,建立四十多年的成漢宣告滅亡。桓溫也因此名聲大噪,被封為徵西大將軍,傳錯擊鼓號令的小兵們也得到了重賞。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