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難”的發生, 宋真宗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靖康之難”的發生, 宋真宗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北宋末年,金國入侵,導致了“靖康之難”的上演,北宋徽欽二帝以及宋朝數千宮女后妃被虜北上,北宋滅亡。這,看上去是宋徽宗趙佶的昏庸無能造成的,但是我們仔細來分析下宋朝始末不難發現,北宋的滅亡從宋真宗的“澶淵之盟”簽訂開始就埋下了禍根!

“靖康之難”的發生, 宋真宗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趙匡胤能被稱為四大名皇之一,其能力毋庸置疑。建國之初,趙匡胤雄心勃勃,東征西討,奠定了宋王朝的基礎,後來皇位傳給了其弟趙光義,是為宋太宗,宋太宗也是一位賢明的君主,時刻以唐太宗為榜樣,勵精圖治,將大宋朝的國力再上了一層樓。期間,還為了收回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而發動了“雍熙北伐”。

經過太祖、太宗兩朝的勵精圖治,宋朝開始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到了第三位皇帝趙恆時的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契丹大舉進攻北宋,遼軍一路連克數州,直逼京都汴梁城而來。沒有主見的宋真宗在王欽若等一干無智之臣的慫恿下,動了遷都南逃的意思。幸有名相寇準極力阻擾,最後勸住宋真宗,在寇準的百般勸說之下,宋真宗才勉強答應到達前線督戰,這就是宋真宗“御駕親征”的來歷。

“靖康之難”的發生, 宋真宗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寇準極力勸說真宗來到澶州城上,眾將士看見皇帝親臨,一時間三呼萬歲,士氣大振,宋軍戰鬥力此時爆發到最高點。

同時,遼朝統軍蕭撻凜恃勇,率數十輕騎在澶州城下巡視被宋軍射殺。主將陣亡,遼軍一時間軍心渙散,毫無戰鬥力可言。據《遼史》載:“將與宋戰,(蕭)撻凜中弩,我兵失倚,和議始定。或者天厭其亂,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時宋真宗在寇準的陪同下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可見當時遼國也知道自己必敗,根本不敢再與宋軍作戰,可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宋真宗偏偏是一個不思進取懼怕遼國軍隊的君王,時時沒放棄議和的打算。如果真宗是一個雄心壯志的君主,趁著此時有利的條件,指揮軍隊大舉進攻契丹,不要說擊敗前線的軍隊,就是收回燕雲十六州也是大有可能。可是,真宗身上已經沒有了父輩的血性和進取心了。在這樣的條件下,經過雙方使臣來回協商終於達成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二、以白溝河為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涿、瀛、莫三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三、宋朝每年向遼國納歲貢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

“靖康之難”的發生, 宋真宗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澶淵之盟”之時站在顫州城上的是宋太祖或許宋太宗,那麼宋朝以後的歷史就會改寫,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宋真宗他就是宋真宗,他的能力為宋朝後來的積貧積弱打下了基礎,致使宋朝從此在與遼、西夏、金的軍力對抗中始終處於被動地位。

“澶淵之盟”從表面上看,給宋朝帶來了百年的邊境安寧,但是帶來的負面影響是致命的,直接導致了後來的“靖康之難”上演。宋朝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富弼都認為因為“澶淵之盟”的簽訂直接導致宋朝“忘戰去兵”“武備鬆弛”。

一個國家,失去了居安思危的理念,是最可怕的。由於澶淵之盟的簽訂,宋朝在真宗、仁宗、英宗三朝皆樂於享受邊境安寧帶來的所謂“太平盛世”,遼國在得到澶淵之盟時的好處後,並沒有罷休,時不時就找個理由向宋朝勒索,宋朝皇帝也財大氣粗地答應所要條件,這又增加了宋朝的財政負擔。錢既然能解決問題,於是就放鬆了軍隊的訓練,經過多年後,宋軍就沒有戰鬥力可言了。

其實,宋真宗在當時佔據了一切戰爭勝利的條件而放棄戰爭進行與契丹的媾和,這就是喪權辱國!苟安享受,放鬆軍備,這就直接導致宋朝軍備的鬆弛,一味的用錢買平安滋養了契丹的貪得無厭之心,步步緊逼,這就是製造了國庫的緊張。於是,從宋真宗開始,宋朝這個富國不強軍的政權就這樣經過多年後,終於迎來了金國的大肆進兵,而又無力進行有效抵抗,最終在“靖康之役”中導致北宋滅亡!

所以說,北宋的滅亡,宋真宗趙恆是要負有主要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