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業的大象如何轉身?

家居行業的大象如何轉身?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遠川商業評論”,作者:胡曉琪,編輯:餘佩穎,鉛筆道經授權釋出。

1986年,當車建新揣著600元創辦紅星傢俱時,他可能不會想到,這個小小的傢俱作坊趕上了城鎮化建設的浪潮,最終長成一頭巨象。

從小作坊到上市公司,車建新的成功當然不能只歸功於運氣。更重要的是,他能夠在看起來並不性感的家居行業挖掘出機會。

中國家居行業是一個典型的螞蟻市場——大行業、小企業,總體市場規模大,但上游的傢俱生產商數量眾多,廠商難以直接觸達消費者。

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有1。4萬多家家居裝飾及傢俱製造商,大部分聚集於沿海城市[3]。這些製造商大多產品單一,比如做燈的、做床墊的,以單一品牌的姿態去面對消費者需要付出極高的成本。因而,消費者能叫得出名字的家居品牌屈指可數。

此外,家居消費具有決策鏈條長、一次性投入成本高、不同產品間的關聯度高的特性。消費者花錢裝房子、買傢俱,經久耐用是第一訴求,其次是風格上的差異化,最後還要考慮不同傢俱產品與整體家居風格是否匹配。

生產商想降低賣貨的成本,消費者想省時省力。此時,向上連線傢俱生產商,向下觸達消費者的家居商場橫空出世,填補了消費者觸達渠道的空白。

因而,當第一座紅星傢俱城在90年代開業時,它的快速擴張幾乎是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以“品類齊全、一站式購物”為優勢,紅星美凱龍透過行業內第一個開連鎖店、第一個自建物業、第一個大打品牌等一系列操作,至2012年已成為全國第一個百家連鎖的家居商場龍頭企業。

10年後的今天,他們又對旗下商場進行全面梳理,成為首個對商場分級的家居流通企業。1月8日,紅星美凱龍在重慶釋出了已經完成競爭力打造的100家商場,即包括32家1號店、9家至尊Mall、59家標杆商場的Top100Mall。

作為家居行業裡的重壓角色,紅星美凱龍這頭大象正在轉身,向效率要效益。

1.運營的紅利

在過去,動輒10萬平方米、約等於2/3個故宮的線下家居商場,一度是城市裡最難以忽視的存在。體量大意味著商品全,可以一站式購齊,但對消費者來說,這種目的地型消費也意味著更高的心理門檻。

隨著網際網路渠道的崛起,家居商場的傳統地位正在被挑戰:上游廠商跳過中游渠道商,直接上網賣貨;土巴兔、好好住等網際網路家裝平臺興起,試圖用內容截胡消費者。

手握大權的消費者開始更理性、挑剔地選擇,大而全的傳統家居商場曾因規模化而崛起。如今,已成大象的紅星美凱龍不得不轉身,向效率要效益。

而要效益的方法還寫在新時代的新機遇裡。一方面,作為地產後週期的家居行業對新房銷售的依賴正在降低,存量房裝修需求在奠定未來的基本盤。

具體來看,在存量房翻新需求、傢俱消費升級、剛需購房佔比提升等因素的驅動下,家居行業將迎來中長期的穩健增長。未來十年,存量房翻新需求將成為家裝市場的大頭,佔到整體需求的2/3以上[1]。

家居行業的大象如何轉身?

其中,軟裝消費的趨勢增強,區域性空間的改造和換新需求增長,推動家居消費從低頻向高頻的轉型。在此背景下,紅星美凱龍提出床墊5年換新、軟裝8年一換,就是要以更快的換新頻率滿足消費者日新月異的審美需求。

另一方面,85後、90後正在成為家居消費的主力,家居商場也急需甩掉傳統印象。

智慧化、個性化,以及更注重設計感的產品正在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開啟小紅書,“沉浸式Roomtour”的爆款影片裡,落地燈的夕陽光狂攬點贊,純白的法式圓桌成了爆款,而端莊的紅木傢俱只是上一輩的心頭好。

作為行業頭部,紅星美凱龍在品類年輕化之餘,還以“九大主題館”為利器去升級商場,使傳統家居商場重新煥發活力。

此前,家居商場的各個樓層流量極不均衡,商家們一邊競相搶佔一樓的點位,一邊又對高樓層的點位愛理不理。而主題館的設定則改變了這種商場分層邏輯,能夠將流量更合理地分配到各個樓層,打破傳統的點位限制,直接拉動出租率。

九大主題館分為進口國際館、設計客廳館、高階定製館、系統門窗館、智慧電器館、軟裝陳設館、睡眠生活館、精品衛浴館以及潮流傢俱館,不同於此前籠統的“大而全”,在以主題的形式將家居商品分門別類後,九大主題館自身又成了全新的流量入口。

2021年雙11期間,紅星美凱龍以一天一品類的形式進行專場直播,帶動九大品類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智慧電器和設計客廳的銷售額同比增幅超過20%,睡眠生活達到了33%。

借力主題館,紅星美凱龍將運營顆粒度進一步細化,更加貼近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資料顯示,紅星美凱龍在2020年同城零售的使用者中,85/90後佔比達到了60%。

2.如何給商場“貼標籤”

以九大主題館響應消費市場的變化,這只是紅星美凱龍變革的一個側面。

擺在紅星美凱龍面前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迎合家居消費升級的趨勢,又如何打造全國485家商場的差異性?

作為家庭消費的大頭支出,家居在過去一直“低房一頭”。

中國的房價趕超歐美,但在家居生活品質上卻遠不及歐美。其中最為突出的表現是,2019年,美國住房人均改造花費為3298美元[3],中國人均家居消費支出僅為5315元[4]。換算一下,就是3倍的差距。

徹夜排隊買房,隨便裝修住住,這是大多數房奴的真實寫照。

但房產熱家居冷的這種情況正在反轉。近年來,“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產市場出現供應過剩、量價齊跌的低迷,本該與其難兄難弟的家居行業,如今反倒實現了逆勢增長。

從主要家居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來看,歐派、索菲亞、顧家家居等家居品牌商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大漲,以紅星美凱龍為代表的家居商場業績不俗,營收同比增長了19%,淨利潤增速快於營收,達到了32%。

更重要的是,重體驗、重決策的中高階家居消費長遠來看仍很難被線上化,中國家居消費的線上滲透率不足20%。且中高階家居消費市場足夠廣闊:在4。5萬億規模的中國家居市場,中高階市場規模1。5萬億—2萬億,幾近一半。也就是說,這一波家居消費升級的獲益者更多是線下家居玩家。

但做中高階要因地制宜,不是強行把LV開到縣城,以前靠“大而全”,現在得升級家居商場的服務和體驗,才能吸引消費者到場。

對此,紅星美凱龍給出的解法是重運營+商場分級,提出了1號店+至尊Mall+標杆商場的金字塔商場結構模型。

家居行業的大象如何轉身?

位於金字塔尖的至尊Mall,佔紅星美凱龍商場總數比例不到2%,主打稀缺性、設計感和高階感的“精品店”,旨在為高淨值人群提供更精準的選擇。1號店則是輻射範圍最廣、體量最大、品類最全的“大店”,從剛需、區域性改善到高階消費的廣泛需求給予一站式解決。適配性最強、數量最多的標杆商場則是中堅力量,在各級市場快速複製。

在過去兩年裡,紅星美凱龍完成了對100家商場的升級改造,打造了32家1號店、9家至尊Mall和59家標杆商場。在公司內部,這100家被寄予厚望的商場也有了新的名字“Top100Mall”。

轉型至今,紅星美凱龍的運營策略已初顯成效。截至2021年6月底,紅星美凱龍實現了出租率的顯著增長。

3.尾聲

在網際網路流量衝擊和消費者需求激變的雙重壓力下,新時代的挑戰與機會並存。

一方面,從“住得上”到“住得好”,需要更全面徹底的市場教育。另一方面,消費者主權時代下對購物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購物場景不得不進行自我革新。

家居商場仍然是家居消費鏈條裡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但只做管家顯然不夠用了,新時代的家居商場更要做好服務員,從體驗上服務好消費者,從供應端服務好上游。

快速變化的時代,也總有不變的需求:辛苦買的房,也想裝成家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