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元宵節,觀燈夜遊、男女相會、詩人作詩

元宵節起源於漢,隋唐開始盛行,《史記·樂書》記載,“漢家祀太一,以昏時祠到明”,這是古人對正月十五觀燈夜遊這一習俗來由的普遍認識;

天寶三載十一月,唐玄宗李隆基下旨,把唐初開始的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開坊市放燈用敕令的形式規定,並且“永為常式”。

但唐時元宵節、上元節、元夕、元夜等都不是規範名稱,算是民間叫法,史書中官方記載就是“正月望日”和“正月望夜”。

唐朝的元宵節,觀燈夜遊、男女相會、詩人作詩

隋朝時官方、民間慶祝元宵節就已經很隆重了,有個大臣叫柳彧,看到正月十五民間百姓“作角抵之戲”,由於互相攀比,靡費財力,就給隋文帝上書要禁絕這些行為。雖然現在我們看來是迂腐的書生之見,但從他奏章當中可以看出隋朝元宵節的熱鬧。

“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內外共觀,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廣幕陵雲,袨服靚妝,車馬填噎。餚醑肆陳,絲竹繁會。”《隋書·柳彧傳》

隋朝時的老百姓看來比現代人還會玩,元宵節的夜晚就是一場全城範圍的盛大假面舞會,戴著野獸面具,穿著奇異的服裝,男女混雜,各種燈火、各種雜耍、各種歌舞表演,熱鬧非凡。

唐朝的元宵節,觀燈夜遊、男女相會、詩人作詩

同是南朝梁人筆記《荊楚歲時記》記錄了正月十五祭門,先以楊柳插門,再用酒肉及豆粥插筷子祭祀。晚上要迎接紫姑神,就是廁神,一個傳說中正月十五在廁所死在大婦手下的妾成神了;

南朝梁人的神話志怪小說集《續齊諧記》中也有記載,正月十五吃白膏粥,但目的是祭祀蠶神,來年“蠶百倍”,這應該是中國南方桑蠶養殖地區存在的習俗。

唐朝的元宵節,觀燈夜遊、男女相會、詩人作詩

唐沿隋俗,只有更熱鬧,沒有最熱鬧,正月十五元宵節觀燈這個習俗應該是起源於唐代。整個大唐各個城市,所有公共場所包括寺廟都放燈、舉辦活動來吸引遊客,皇帝、皇后們或者在皇宮城門、高閣上觀賞,或者廣邀后妃、宗室家人團聚,或者微服出遊觀燈,有時也去大臣家中一起宴樂。

唐人編撰的筆記小說《朝野僉載》裡記載了唐睿宗時期的元宵節,在長安安福門外搭建了燈輪,高達二十丈,用錦帛和金玉裝飾,上面燃點了五萬盞燈,簇集如花樹。千多名宮女“衣羅綺,曳錦繡,耀珠翠,施香粉”,隨便一件花冠、巾帔都值萬錢;各個娛樂場所的歌伎也把最好的行頭穿在身上,從頭到腳價值三百貫;而長安縣、萬年縣的青年女子也有千餘人,衣服、花釵、媚子(花鈿)都是最好的。這些女子在燈輪下歌舞三日夜,“歡樂之極,未始有之”。

唐朝的元宵節,觀燈夜遊、男女相會、詩人作詩

唐時的元宵節,還是文人們的才藝表演時間。南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害的後人不敢再寫元夕詞,唐時沒這個限制。初唐四傑中的盧照鄰詩《十五夜觀燈》就說“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唐人筆記小說《大唐新語》記載,武則天神龍年間,元宵節燈會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市民商賈,無不夜遊。數百文人賦詩,其中中書侍郎蘇味道、吏部員外郭利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的詩作水平最高,稱為絕唱。

蘇味道詩曰:“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郭利貞詩曰:“九陌連燈影,千門度月華。傾城出寶騎,匝路轉香車。爛熳唯愁曉,周旋不問家。更逢清管發,處處落梅花。”

崔液詩曰:“今年春色勝常年,此夜風光正可憐。鳷鵲樓前新月滿,鳳凰臺上寶燈燃。”

唐朝的元宵節,觀燈夜遊、男女相會、詩人作詩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唐玄宗李隆基一次過元宵節的奇異經歷。

李隆基在洛陽上陽宮觀燈,皇宮裡的工匠搭建了三十多座綵樓,用金玉珠翠裝飾,樓高十五丈,微風吹來,清音陣陣;還有各種製作成龍、鳳、螭、豹外形的彩燈,栩栩如生,巧奪天工。

那時有個有名的神仙道士葉法善,說自己今天剛剛從西涼府回來,那裡今夜的燈火不次於洛陽。西涼府在甘肅,這個名字是宋朝時才有的,從這一點上看故事的真實性打了一個折扣。

李隆基也要去看,葉神仙就讓李隆基閉眼,飛到了西涼。只見燈火輝煌,連綿數十里,車馬士女不絕於道,果然不比洛陽差多少。然後葉神仙又帶著李隆基飛回了洛陽,一隻曲子還沒演奏完。

在西涼州,李隆基用鏤鐵如意換酒喝,第二天派宦官去涼州尋訪,果然找到了那柄鏤鐵如意。

唐朝的元宵節,觀燈夜遊、男女相會、詩人作詩

“月色如晝,街陌繩直,寺觀陳設之盛,燈火之光,照灼臺殿。士女華麗,若行化焉,而皆仰望曰:‘仙人現於五色雲中。’乃蹈舞而拜,闐溢里巷。”

李隆基讓樂工在天上演奏了一曲《霓裳羽衣》,之後回皇宮。幾十天后,廣陵官府上奏,說正月十五夜裡三更仙人乘彩雲西來,又演奏了《霓裳羽衣》一曲。

唐朝的元宵節,觀燈夜遊、男女相會、詩人作詩

唐朝的元宵節,觀燈夜遊、男女相會、詩人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