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師,到底有多少人馬!

一個師,到底有多少人馬!

師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意就是軍事編制單位,而且是編制較大的軍事組織單位。因此在甲骨文中,“師”明確為古代軍隊的一種編制單位,由此引申指代軍隊。“師”在商周時代,已經屬於最大的軍隊編制,人數眾多,故“師”又引申為眾人。一個師有兵車800到1000乘。一般有上千輛兵車,在當時已經是絕對的一流大國。作為天下共主的帝王,也不過是“萬乘之尊”。因此當時一個師,按照一輛兵車至少3人,再加上輔助的兵力,那麼一個師至少有2500到3000人。這是作為師的意義,在東方古國的最基本兵力。古人很早就意識到,打仗比較有嚴密的編制體制。一哄而上那是打群架而不是打仗。打仗的人數越多,編制必須更嚴格。參與打仗的人數過多,分佈面越廣,那麼單純靠口令是無法指揮的。

一個師,到底有多少人馬!

因為在戰場上根本聽不清。於是就發明了靠旗幟識別不同的編制。然後靠擂鼓而進;鳴金而退等放大聲量的器械來指揮攻防。因此軍隊必須由各級從小到大的單位嚴密組成,佈署作戰時以整個編制單位進行動,故師,很早就是為軍隊基本戰役單位。《周禮·地官·小司徒》就說:“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這裡面已經有旅、師、軍等較大的現代戰役單元的詞彙出現。當然還沒有明確後來的班、排、連、營和團等較小的編制單位。但伍就等於後來的班;兩就等於後來的排;卒就相當於後來的連,當然中間還缺乏營和團。畢竟在春秋以前,戰爭規模總體上還比較小。一個師這2500到3000人馬,只比現在的團規模大些,大體相當於當今半個旅的人數規模。而後來的師的編制是不斷擴大的。

一個師,到底有多少人馬!

雖然在春秋之前,就已經有後來的旅、師、軍的文字和實際編制。但是見於當代的,從最小的班到最大的軍這類軍隊編制,還是大致引進西方軍制的產物。只不過重新借用了古代的詞彙而已。比如清末開始訓練得最早的一支近代化陸軍。就被命名為“北洋六鎮”。而其中的每個鎮,其實就相當於後來的一個陸軍師。而當時的陸軍旅還叫做協,每個協就是一個陸軍旅。在英語中,師為 division,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從編制體制和作戰任務上和中文中的師差不多。因此直接翻譯為師。

一個師,到底有多少人馬!

從一戰到二戰,各大國的基本編制逐步趨向於相同和近似。師都成為大國陸軍最小的戰役單元。一般認為如果發動一場地面戰役,那麼最少需要投入一個師到幾個師。因此師的編制,則被預設為各大國陸軍中可以獨當一面的最小編制。因此各國的師的人數,從1萬人到2萬人不等。甚至有些只有七八千人的師,一般叫做架子師。意思是剛剛編成,還沒有齊裝滿員。

一個師,到底有多少人馬!

或者裝備和人員都不夠。只用來在紙面上充數,忽悠戰略對手。因此叫做架子師。而真正具備實戰能力的較強的師,則至少有1。5萬到2萬人。歷史上還有一種師叫做整編師。其實就是故意壓縮稱號的壓縮軍。也就是以實際上一個軍的兵力。人為壓縮成1個師的番號。這種師一般至少9個團。滿員情況下有3。3萬人以上。比如在孟良崮上被殲滅的某整編師,就被斃俘了2。5萬人。另外還有3個新兵團和一個炮營沒進入戰場。如果全部整編師都到位,則在3萬人以上。當然超級大國的101突擊師、82空降師等,也是現代的大編制師,滿員人數也在3萬人以上,可以快速反應、投入戰場,獨當一面。而一般的現代師,滿員則在2萬人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