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提顏值 人居環境展新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宋潔

春風伴雨茶飄香,滿園嫩綠一點黃。走進普安縣茶源街道聯盟村,一棟棟黑瓦灰牆的房屋錯落有致,一幅幅富含茶文化的彩圖躍然牆面,與連綿的茶山相映成趣、相互成景。鄉親們從刻著“貴州綠茶第一採永久首采地”的紀念石旁歡快走過。

“我家之前堆放雜物的老房子改造成了寬敞明亮的廚房和衛生間,以前用的青磚舊瓦、土罐陶壇拿來砌在院牆和花壇上,新房子貼了瓷磚、粉刷了牆面,外牆也繪上了採茶圖畫,真沒想到能住上這麼漂亮舒適的房子。”村民潘方美細數家裡發生的變化,喜不勝喜。

作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整合示範試點,聯盟村積極推進宜居農房建設,按照“一分三淨五改”逐步推動,規範垃圾處理、集中汙水治理、庭院室外美化綠化,實現村容村貌提升、群眾安居樂業。

黔西南州現有7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整合示範試點和32個州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整合示範試點。今年以來,全州搶抓新國發2號檔案重大政策機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村莊風貌、基礎設施配套、農村改廁、垃圾處理、汙水治理等方面積極展開六項行動,在全州39個示範試點推進綠色宜居鄉村試點建設。

實施村容村貌塑造行動。合理引導試點農房建設,科學規範建築風格,引導群眾充分利用鄉土材料營造豐富多樣的鄉土特色風貌。持續開展菜園、果園、花園建設,打造能夠延續鄉村文脈的特色景觀。興仁市大山鎮老裡旗村,採用保護和利用並存的規劃方式,改造院落環境,修復生態環境,形成了山、林、田、寨交融的特色田園村寨。

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合理佈局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持續加強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村莊主幹道實現“白改黑”。根據村莊區域、文化習俗等特點,合理佈局公共活動場地,體現“小而精、小而美”。興仁市屯腳鎮鯉魚村全面完成汙水處理管網、固定垃圾池等建設,先後建成通組路28。25公里、串戶路13。36公里,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增強村民幸福感。

實施公共服務提質行動。持續完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加快試點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兒童之家”“農村書屋”“衛生室”、活動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民間傳統習俗、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傳承和利用提供服務場所。貞豐縣長田村利用村文化室,集合民間藝人、鄉賢、能工巧匠等,傳承發展布依族“八音坐唱”,為村莊的持續建設注入地域文化特色。

實施人居環境治理行動。各試點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工並投入使用,汙水處理率達100%。垃圾收集轉運實現100%全覆蓋,合理設定垃圾分類收集池,配齊垃圾收集設施和垃圾轉運車。水衝式衛生廁所覆蓋率達100%,衛生廁所做到入戶入院。義龍新區頂效街道樓納村建設垃圾池5個,配置垃圾箱300餘個、垃圾清運車3輛,配備環衛工人11名,積極發動村民共同維護村內環境。

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持續開展“三清一改”,推進“四拆”“兩清”建設,實現環境衛生“戶戶有人抓、家家有人管、上下齊動員、人人齊參戰”。透過土地綜合整治、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等措施,讓農作物秸稈、農膜等農業廢棄物得到有效回收及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得到有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冊亨縣壇坪村透過思想動員、獎補激勵等辦法,引導群眾主動拆除衛生環境差的室外簡易廁所、風貌差的遺棄危房、屋頂藍皮瓦彩鋼棚等,常態化推進村莊清潔行動,讓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實施村莊美譽度行動。積極申報爭取旅遊鄉村、數字鄉村、平安鄉村、民族團結示範村等榮譽稱號,提升美麗鄉村形象和品牌,進一步提高村莊知名度和美譽度。興義市灑金村打柴山依託當地鄉村資源優勢,積極整合農業、人文、生態、旅遊等資源,透過增設微景觀,運用老物件寓景於農的主題性創作,讓鄉村鄉愁氣息與現代都市生活融合,發展旅遊業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