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之四以逸待勞, 李牧安心修養, 揮手間十萬匈奴被滅

以逸待勞,是《三十六計》中勝戰計的第四計,是在敵強我弱時,尋求最終勝利的策略。最早出自於春秋·孫武

《孫子·軍爭》

【原文】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三十六計之四以逸待勞, 李牧安心修養, 揮手間十萬匈奴被滅

計策典故

匈奴曾是很多朝代的噩夢,但是在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卻是匈奴的噩夢!

戰國時期的七大國: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國之中,秦、趙、燕三國與胡人為鄰。在亂戰時期,雖然七國逐漸地脫穎而出,但是相互的戰爭也使得他們沒有了更多精力,而這個時期的匈奴,就在悄然的積蓄著力量,直到戰國末期,北方的匈奴已經完全強大了起來。

面對匈奴的侵擾,因其生活在草原上,生活的環境決定了他們註定是馬背上的國家,所以騎兵發達,來去如風的匈奴經常到趙國打秋風,面對匈奴的侵擾,趙王煩悶不已,只得在代郡、陰山之下築了長城,設定了雲中、雁門、代三郡,又命令李牧長期駐守北疆的代郡和雁門,抵禦匈奴入侵。

面對兇悍的匈奴,身為百戰將軍的李牧十分明白敵我雙方的情況,清楚地知道正面硬剛最後是沒有好下場的,所以李牧就根據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採取了以逸待勞的策略。

面對匈奴的進攻,李牧是鐵了心的堅決不出城門,只採取防禦為主的策略,就算是有利可圖也不能主動出擊。同時李牧還制定了嚴格的政策,他傳令說:“匈奴騎兵來時,要迅速進堡自守,有敢去捕捉匈奴騎兵者斬首。”

一方面李牧防守在城池中,但是另一方面,李牧大力改善士兵的伙食,同時還訓練著士兵們的騎射技術。就這樣,平安無事地過去了幾年,面對李牧這個只知道防守,連出城池騷擾都沒有的將軍,匈奴自以為知道了李牧是個沒有膽子,懦弱的慫將,便不再把他放在眼裡了。

三十六計之四以逸待勞, 李牧安心修養, 揮手間十萬匈奴被滅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李牧的不作為也被遠在趙國的趙王知道了,認為李牧膽小怯戰,遣使斥責他,但李牧依然還是按照原先的行為,匈奴來了就退守城門。趙王大怒,撤了他的職,另外派遣了一位將軍。代李牧守邊的趙將每當匈奴來犯時,就率兵出戰,結果屢遭失敗,損失慘重。無奈的趙王只得重新將李牧派往邊疆,並且保證不妨礙李牧的策略,雖然趙王也不知道李牧有什麼策略。

就這樣,在看似窩囊的行為中,其實敵我的大勢已經悄然改變了。

李牧善於治軍,他率領的部隊軍紀嚴明,軍事訓練非常嚴格,在長期的訓練下,士兵們的兵馬騎射都變得十分的嫻熟,且長期接受良好的伙食待遇,令士兵們都有和匈奴決一死戰,報效國家的心理,李牧選出戰車一千三百乘,戰馬一萬五千匹,勇士五萬人,善射者十萬人,全部進行操練,演習作戰,準備發起攻擊。

李牧讓百姓出城放牧,吸引小部分的匈奴來襲,派出計程車兵也聽從李牧的命令,假裝不敵逃跑,丟下漫山遍野的牛羊。聽到訊息的匈奴王單于率大軍匆忙趕來,卻不知已然落入了李牧早已擺好的陣仗之中,再想出去已難如登天。

長途跋涉的勞累和沒有戰術的安排,使得匈奴大軍和李牧早已轉變了強弱之分,此一戰,李牧帶趙軍消滅匈奴十餘萬騎兵,接著,李牧又率兵消滅了澹檻部族,打敗了東胡族,收降了林胡部族。匈奴單于只得引兵遠遁,十多年不敢犯邊。

三十六計之四以逸待勞, 李牧安心修養, 揮手間十萬匈奴被滅

結語

以逸待勞這詞,出自於《孫子·軍爭篇》,其主要的核心在於一個“耗”。實力弱的可以占城不出,憑藉自己所擁有的糧草等後勤,養精蓄銳,且時不時地給予敵人騷擾,讓敵人不至於對我沒有了念想,使得敵人煩我、惡我,就是打不死我。待到敵人早已不耐煩,且又疲憊不堪,無法支撐起一場戰爭的時候,就是敵我雙方攻防轉換的時候。

所以,在你有耗下去的資本的時候,耐心的等待,待到他人再也耗不下去的時候,就會讓雙方的優勢悄然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