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還不知道:唐朝初年全國兵力超60萬,為何最多出兵人數不過10餘萬的讀者,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王朝之一,而且其軍事力量的發展也達到了中國古代的一個巔峰。

不同於漢朝養精蓄銳半個多世紀後才開始“大殺四方”,唐朝初期經過了短暫調整之後即開始對四方用兵,且取得了極大成果。

那麼唐朝初年,帝國的軍力構成是怎樣的?唐軍征戰中出動的兵力規模又有多大呢?

本文就一起來聊聊這些問題。

一:帝國初立

唐朝的帝系與北周、隋朝帝系同為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如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而八柱國之首則是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則是八柱國之下十二府兵大將軍之一。

有意思的是北周明帝的皇后、隋文帝楊堅的皇后以及李淵的母親均是八柱國將軍之一獨孤信的女兒。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有著這層關係,李淵在隋朝時期便是帝國的貴族,他七歲時襲封唐國公,之後又先後擔任隋朝的千牛備身、刺史、太守等職。隋煬帝征討遼東時,李淵已身為太原留守,掌握一定的兵力,以防備突厥。

所以說唐朝的國號就是來源於這個唐國公的“唐”,而帝國最初的兵力也是隋朝邊防軍的一部分。

公元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

史載:六月己卯,傳檄諸郡,稱義兵,開大將軍府,置三軍。以子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左軍隸焉;世民為燉煌公、右領軍大都督,右軍隸焉;元吉為姑臧公,中軍隸焉。

當時全軍兵力有三萬人,其中包括之前“募兵,旬日間得眾一萬”,其餘則大多為原先在太原的前隋軍隊。

太原起兵後,李淵所部連戰皆捷,接連擊敗了沿路的隋軍,到當年十月時,“諸起義以相屬與降群盜,得兵(已)二十萬”。十一月,長安被攻克,李淵得到了都城的大量資財及軍器,軍隊武器裝備得到極大改善,同時充足的財力和物力也有助於其整編擴軍。

到618年,控制了關中大部地區的李淵終於代隋稱帝,建立唐朝,年號武德。

唐朝初立時,天下大亂,各地大大小小稱王稱帝者多達數十股,其中實力較強的有佔據洛陽的王世充政權、佔據河北的竇建德政權、佔據河西的薛舉、李軌政權、佔據淮南的杜伏威政權、佔據長江中游及以南地區的蕭銑政權。

想要攻滅如此眾多的對手,新立的唐政權必然要調整軍事力量,確立軍事戰略。

李淵出身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核心,在前隋已失人心的的大背景下,新立的唐政權能得到關中各家族勢力的支援。同時相較於各地割據政權,李唐的統治手段和軍政策略更加成熟。

唐高祖初年,即在前隋朝軍事基礎上改革軍制,“置軍府,以驃騎、車騎兩將軍府領之”。

析關中為十二道,曰萬年道、長安道、富平道、醴泉道、同州道、華州道、寧州道、岐州道、豳州道、西麟州道、涇州道、宜州道,皆置府。(武德)三年,更以萬年道為參旗軍,長安道為鼓旗軍,富平道為玄戈軍,醴泉道為井鉞軍,同州道為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寧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平道軍,豳州道為招搖軍,西麟州道為苑遊軍,涇州道為天紀軍,宜州道為天節軍。軍,即為軍府,置將、副各一人,以督耕戰,以車騎府統之。

戰時耕戰體制確立後,唐軍便有穩固的兵源基地。當時關中本來就有濃厚的軍事氣息,青壯年男子往往好勇鬥狠,是良好的兵源。

同時唐朝還在得到前隋赤岸澤良馬三千匹、大宛貢馬四千匹以及部分突厥馬,在此基礎上設定了專職馬政機構,由懂馬的張萬歲統籌管理,其可源源不斷地為唐軍輸送戰馬。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據統計,在唐消除割據政權的戰爭中,張萬歲先後輸送戰馬十餘萬匹,此外存欄馬仍超過十萬匹。

有兵、有馬只是前提,唐軍中還有李世民等軍事天才及一大批良將,其在平定王世充、竇建德等部的戰爭中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就削平了各地的割據政權,這在中國大一統王朝的歷史上也是比較罕見的。

唐朝消除割據政權的速度之所以特別快,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精銳騎兵的建立及斬首突襲、窮追猛打式的戰術是軍事方面的重要因素。

在中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中,大都是以步兵為主體,騎兵為輔助。這樣的兵力構成使得在作戰時,即便獲勝也難以繼續擴大戰果,只能透過穩紮穩打的方式逐步實現統一。

唐朝的兵力構成中,騎兵的絕對數量並不佔到主體,但卻是戰兵中數量最高的。

在唐初著名軍事統帥、軍事家李靖所著的《大唐衛公李靖兵法》中稱:

諸大將出徵,且約授兵二萬人,而即分為七軍。中軍四千人,左、右虞侯各一軍,每軍各二千八百人,左、右廂各二軍,軍各有二千六百人。五十人為一隊,馬步通計,總當萬四千人,共二百八十隊當戰,餘六千人守輜重。

其中戰兵14000人中,馬軍80隊,共計4000人;弩手40隊,共計2000人;弓手44隊,共計2200人;奇兵58隊,共計2900人;跳蕩58隊,共計2900人。

很顯然,一支兩萬人的唐軍中,騎兵是戰鬥兵中比例最高的兵種。

在唐初統一戰爭中,由於騎兵運用得當,往往能在陣戰中大破敵軍,且能窮追猛打,一舉搗毀對方的指揮核心,並不給對方喘息機會,往往一戰而定大局。

其中經典的虎牢關之戰即是一例,此戰一舉摧毀了竇建德軍事集團,同時還迫使絕望的王世充投降,是李唐問鼎天下的關鍵之戰。

竇建德被唐軍活捉後,李世民“被金甲,陳鐵騎一萬、介(甲)士三萬,前後鼓吹,獻俘於太廟”。

一場獻俘儀式便能集中一萬名具裝騎兵、三萬名披甲步兵,可見此時唐軍精銳部隊的規模已經非常可觀。

而到了武德六年,經過了短短六七年時間,初立的唐朝已經基本一統天下。

二:府兵體制

新興的唐帝國誕生後,雖然剷平了割據勢力,但是其仍面臨著嚴重的軍事威脅。北方的突厥動輒以數萬、十數萬騎兵南下。玄武門之變後,突厥騎兵南下,使者入朝對新繼位的唐太宗稱“二可汗兵百萬,今至矣”,對唐朝進行武力威脅。

唐朝消除割據政權後曾一度罷置了先前設立的十二軍,但為了應對突厥又重新設定,“以練卒搜騎”。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李世民繼位後,繼續對唐朝的軍事體系進行調整,使得全國建立了完善的府兵體制。

《新唐書》載: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士以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五十人為隊,隊有正;十人為火,火有長。火備六馱馬。

也就是說唐朝在全國十道一共設定了634個軍府,其中關內有261個,顯然其軍事重心是在關中地區。

不同的軍府兵力規模不同,其中有兵1200人者為上府、1000人者為中府、800人者為下府。其內部編成有團,團之下則是旅,旅之下是五十人規模的隊,隊之下則是十人編制的火。

取其中府1000人為例,全國多達六百多個軍府,其理論上的府兵人數可達60萬人以上,是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

但是請注意,府兵並非脫產的常備軍,而是兵農合一的體制。唐朝初年真正的脫產常備軍只有守衛宮城的北衙禁軍,但後者的兵力規模至多不過數萬人而已。

那麼府兵是什麼人構成?平時又都幹些什麼呢?

府兵,即為軍府之兵,其體制並非唐朝獨創,而是起源於西魏北周軍事制度改革。由西魏宇文泰所創,到北周武帝時最終完成。

其誕生的背景是,南北朝時期,北方大多政權為少數民族所建,其施行的是少數民族當兵的軍事制度。但少數民族軍隊規模有限,在大規模戰爭中損耗極大,遂將漢人也編入軍事體系中。

西魏時期,八柱國體系確立,其中的六柱國分統十二大將軍,後者則分統二十四軍。西魏將關隴漢族豪強武裝納入軍事體系,使得其軍事力量劇增。

公元550年,除了豪強武裝外,又“籍民之有財力者為府兵”。到北周武帝時期,再“改軍士為侍官,募百姓充之,除其縣籍,事後夏人半為兵矣”。

也就是說,府兵的選擇是先以有武裝為基礎,後兼以有財力為條件,凡是納入軍府體系者,即脫離地方體系,專歸軍府管理。府兵平戰合一,為常備軍,平時練兵,戰時出征。

到隋朝時,設立十二衛府,隋文帝更下令“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賬,一與民同,軍服統領,宜依舊式”。

這實際上將常備軍的府兵變為了兵農合一的狀態,現役兵變為了預備軍,府兵除作戰外,平時即參與務農(豪強或地主之家則習文練武)。

唐朝時期的府兵繼承了隋朝的兵農合一,其平時也是務農狀態,只有擔負宿衛及出征任務者才會有預備役轉入現役。同時地方軍府亦為地方的防衛軍,戰時肩負有保衛地方之責。

當然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上府兵的,因為府兵需要自備部分裝備,所以實際上當府兵者仍為地方豪強及富裕之家(當時府兵地位很高)。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以單兵裝備為例,(自備)弓一,矢三十,胡祿、橫刀、礪石、大觿、氈帽、氈裝、行藤皆一,麥飯九鬥,米二斗等皆為自備,只有甲冑、戎具為武庫發放,貧民之家根本負擔不起府兵裝備。

當然了,為了確保軍隊制式裝備的統一,這些單兵裝備實際大都是府兵出資,由國家統一採購發放。

為了確保府兵的質量,每年冬天各地府兵便會集結,進行軍事訓練。

請注意,唐初時期,中國各地尚武之風濃厚,大多被選入府兵者多少都有軍事基礎。冬季的集中訓練主要是進行系統性演練,而非僅僅是單兵軍事技能的提升。

其訓練內容為:

折衝都尉率五校兵馬之在府者,置左右二校尉,位相距百步。每校為步隊十,騎隊一,皆卷槊幡,展刃旗,散立以俟。

角手吹大角一通,諸校皆斂人騎為隊;二通,偃旗槊,解幡;三通,旗槊舉。左右校擊鼓,二校之人合噪而進。右校擊鉦,隊少卻,左校進逐至右校立所;左校擊鉦,少卻,右校進逐至左校立所;右校復擊鉦,隊還,左校復薄戰;皆擊鉦,隊各還。

大角復鳴一通,皆卷幡、攝矢、弛弓、匣刃;二通,旗槊舉,隊皆進;三通,左右校皆引還。

透過這樣的軍事訓練保證了府兵較高的質量,為初唐軍隊的東征西討奠定了基礎。

三:東征西討

上節提到,理論上唐初的府兵總兵力合計有60萬人。但是瞭解了府兵體系後,我們便明白,其兵農合一的體制是不可能將全部府兵抽調出來執行作戰任務的。

當然了,在不可能的同時,也沒必要這麼做。因為當時唐軍戰鬥力極強,即便在大規模戰爭中一次動用的軍隊達到10萬人左右即可基本完成任務。

唐太宗貞觀三年,唐朝立國後第一次對東突厥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開始。

此次出征,以幷州都督李世勣出通漠道,李靖出定襄道,左武衛大將軍柴紹出金河道,靈州大都督任城王道宗出大同道,幽州都督衛孝節出恆安道,營州都督薛萬淑出暢武道,凡六總管,師十餘萬,皆授靖節度以討之。

也就是說此次進攻東突厥之戰有六路總管進軍,一共十餘萬兵力,從各路總管進軍的方向來看,戰線從河西蔓延到了遼東,總計上千裡。

相較於漢武帝時期全面反擊匈奴的漠北之戰中,僅騎兵就動用十萬,還有步兵三十萬人配合的龐大規模,唐軍全面進攻東突厥的兵力要少了很多。

之所以兵力少,是因為唐軍對突厥軍比較瞭解,而且軍力絕對精銳。

滅東突厥有兩次關鍵性戰役,一次是李靖以精兵三千奇襲定襄。頡利可汗大驚,曰“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趁著突厥軍慌亂之際,李靖又以間諜離間東突厥各部,後趁機發起攻擊,大敗東突厥。

唐太宗接到定襄戰報後大喜,稱:

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靖以騎三千,蹀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

定襄大捷之後,趁著東突厥與唐儉和談的機會,李靖以“萬騎齎二十日糧,自白道襲之,斬萬餘級,俘男女十萬,禽其子疊羅施,殺義成公主。頡利亡去,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禽以獻”。

就這樣,唐軍實際出兵十萬,真正發揮作用分別是三千精騎和一萬精騎,用時不到一年就解決了東突厥。

這裡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唐初的府兵制度和行軍制度的關係。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唐初設定的軍府一共有六百多個,其分別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另有四衛不領府兵)和東宮六衛率遙領。

其中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府,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即便在全國無戰事時,各地府兵都要承擔番上宿衛任務,也就是擔負長安城的守衛工作,其徵發原則是:

五百里為五番,千里七番,一千五百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為十二番,皆一月上。若簡留直衛者,五百里為七番,千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為十二番。

簡單來說就是京師駐軍的徵發主要是以距離較近的府兵為主,距離遠的府兵只要出很小一部分就可以了。

這些府兵抵達京師後分別歸所屬的軍府管理,其合稱為衛軍,亦稱南衙禁軍,主要是京城的守衛軍。相對來說,不屬於府兵體系的左右羽林軍等部則為北衙禁軍,主要任務是護衛皇帝及京城的安全。

而在對外征戰中,北衙禁軍很少出動,主要是各軍府的府兵組成。

但是請注意,出征時各軍府的編成是被打亂的,也就是說軍府下的編制不作為出戰編制。如左驍衛大將軍領兵出戰,其統率的並非僅僅左驍衛的府兵,而且編成狀態也不是左驍衛——軍府——團——旅——隊,而是另有一套系統——行軍。

這裡的行軍意思是野戰軍,唐初的出兵模式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某某道行軍大總管的稱號,如定襄道行軍大總管李靖。

其中定襄道指的是進軍的方向,行軍為野戰軍,大總管則相當於總司令。所謂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的意思就是定襄方向野戰軍總司令。

行軍——野戰軍的編制中,最基層的單位仍為十人的火,但是火不是作戰單位,而是生活和管理單位,唐軍基層作戰單位是五十人的隊。

在行軍編制中,原軍府中若干隊組成的團、旅是不存在的。

以兩萬人的行軍為例,其下轄有中軍、左右虞候軍、左右廂四軍。其中中軍為一大營,其餘各軍,總管親統千人為一營,各軍餘部分為兩營。

這樣除中軍營外,六個軍各自有一個大營和兩個小營,全軍共計有三個層級的19個營,兵力分別為4000人、1000人和800人/900人。各個層級的營均可以若干個隊(50人)編成,因此在唐軍兵力調動中常以若干隊為基準。

東突厥是唐朝面臨的第一個大敵,此戰勝利後唐軍威震天下,甚至有“今中國強,夷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語。

在當時,這種話雖然不乏有誇張之意,但確實也是建立在唐軍強悍戰力基礎之上的。

東突厥被滅之後,北方草原上又興起了薜延陀。後者與唐關係時好時壞,因攻擊依附於唐的突厥部落,唐太宗命李勣為朔方道行軍總管。

當時薜延陀南下的有八萬騎兵,結果李勣“將輕騎六千,擊度設青山,斬名王一,俘口五萬”,一舉便打垮了十多倍於己的敵軍。後來薜延陀復叛,唐太宗僅詔李勣將二百騎發突厥兵討之,便將之平定,此後北方三十年無大的戰事。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唐太宗時除了對北方用兵外,還先後攻滅了西域的高昌國、青海地區的吐谷渾,並與剛剛興起的吐蕃有過交戰。

其動用的兵力分別為,徵高昌國時“拜侯君集為交河道大總管,左屯衛大將軍薛萬均、薩孤吳仁副之,契苾何力為蔥山道副大總管,武衛將軍牛進達為行軍總管,率突厥、契苾騎數萬討之”。

攻滅吐谷渾時“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任城王道宗、侯君集、李大亮、李道彥、高甑生五總管兵皆屬”。

與吐蕃交戰時則以“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出當彌道,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出白蘭道,右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出闊水道,右領軍將軍劉蘭出洮河道,併為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進討”。

以上用兵皆在十萬以下,而唐太宗在位時用兵最多者為東征高句麗之戰。

第一路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帥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

第二路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夏王道宗副之,張士貴、張儉、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姜德本、曲智盛、吳黑闥為行軍總管隸之,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

第三路則是唐太宗親自率領的禁軍精銳,不過唐初禁軍兵力有限,因此此路兵力不會很多。

這三路軍隊是唐初征戰的豪華陣容,從兵種上來說,除了步兵、騎兵之外,還有水軍的參與。從兵員的性質上看,除了府兵、禁軍外,還有兵募及義徵。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所謂兵募是在州範圍內臨時徵發的兵員,其不同於府兵,由國家統一發放軍資器械,並單獨成營。而義徵則是主動要求參軍的,甚至其軍械裝備為自備,上文中的募士三千其性質不是徵發的兵募,而是自願從軍的義徵。

因為願意自己參軍徵高句麗的實在太多,唐太宗還親自下令禁止自願從軍者出征。

難道軍隊還怕人多不成?其實還真的怕。

隋唐時期的高句麗並非一些人潛意識的邊陲小國,而是我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區域性大國,直到其被唐朝進攻20餘年後,滅國之際,其仍然有三十七郡、二百城,戶七十六萬之巨。

而在其鼎盛時期,戶口至少在此數之上,而其軍隊經常維持的規模是在30萬人左右。這個數字是後來渤海國討論對唐政策時,第二代渤海王的弟弟大門藝所說的:

昔高句麗盛時,士三十萬,抗唐為敵,可謂雄強,唐兵一臨,掃地盡矣。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高句麗是也是兵農一體,戰時可動員幾乎所有成年男子參戰(如白崖城男女萬人即有兵兩千),而且高句麗軍的武器裝備並不落後,披甲率很高。因此隋朝時,進攻高句麗的軍隊人數很多,後者若真的國小兵弱,也不至於如此。

因此,唐太宗親征時,所出動的唐軍已經是其在位時期遠征兵力的最高峰了,而且集合了禁軍、府兵及專門徵募的勇士,還有依附的蕃兵。

不過隋軍失敗的前車之鑑就擺在面前,太多軍隊的後勤負擔極重,前線戰事不能迅速解決,唐朝也可能重蹈覆轍。因此,唐太宗還是比較明智的,出兵十餘萬精銳後,便不再要求更多的人隨徵了。

高句麗是城壘化的作戰策略,唐軍必須一座一座地攻城,先後攻下了蓋牟城、沙卑城、遼東城、白崖城,並圍困安市城。

因為唐軍兵力遠超於當年的隋軍,高句麗軍曾試圖以野戰擊敗唐軍。

在唐軍攻遼東城時,高句麗軍即以四萬軍隊來救,唐軍總計十萬餘人,且分為水陸兩部,再除了圍城、守營、護衛後勤線的部隊,直接拿出來野戰的兵力並不會比高句麗的四萬人多多少。

但在野戰中,高句麗軍慘敗於唐軍,遼東城不久便被攻下。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到圍攻安市城時,高句麗集結了機動兵團十五萬人來救援。唐軍與之野戰的兵力為李勣率步騎萬五千為主陣、長孫無忌率一萬一千人為奇兵,唐太宗以騎四千偃幟趨虜北山上,出戰兵力總計才三萬人,高句麗軍有五比一的優勢。

結果,虜視勣軍少,即戰;帝望無忌軍塵上,命鼓角作,兵幟四合,虜惶惑,將分兵御之,眾已囂;勣以步槊擊敗之,無忌乘其後,帝自山馳下,虜大亂,斬首二萬級;延壽(高句麗軍統帥)收餘眾負山自固,無忌、勣合圍之;延壽等度勢窮,即舉眾降。

就這樣三萬唐軍擺平了十五萬高句麗機動兵團。

不過,在圍城戰中,唐軍最終還是沒能拿下安市城。這也被很多人認為唐太宗軍事生涯中的一次敗績。

其實若從一戰而滅國角度來看,唐太宗此次親征卻是沒能達成目的。

但單從戰爭結果來看:

此次作戰奪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另有大量俘虜),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以不到兩千人的戰損取得奪十城,大量殲敵的戰績其實也不失為一場勝仗。

自遼東戰場回師後,唐太宗一朝最後的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是征伐西域的龜茲國。

唐朝初期軍力構成如何 唐朝征戰出兵規模有多大

此戰以阿史那社爾為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副之,率安西都護郭孝恪、司農卿楊弘禮、左武衛將軍李海岸等發鐵勒十三部兵十萬討之。

這次出兵雖然病例也在十萬級別,不過主要是以蕃兵為主,府兵不佔主體,此次出征得勝後不久,唐太宗即駕崩,結束了自己傳奇而偉大的一生。

結語

唐高祖、唐太宗兩朝奠定了唐朝的軍事基礎,其對內統一戰爭之迅速,以及邊疆戰爭之武功是中國古代王朝中很罕見的。

在連續二十餘年的戰爭中,唐朝軍隊在東西上萬裡的戰線上縱橫馳騁,而且沒有重大敗績。

之後唐高宗繼位,其對外征戰的熱情並不亞於其父親,高宗在位時期唐朝的版圖也達到了最大化,使得唐朝的文治武功又達到了一個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