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習慣的力量,戒掉自己的壞習慣

利用習慣的力量,戒掉自己的壞習慣

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 飛魚菲爾普斯一人狂攬八金,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崇拜偶像。

但是有一個小小的插曲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200米蝶泳的比賽中,菲爾普斯的泳鏡進了水,在第三第四輪的折返中, 他已經完全看不清路線了,正常來講 ,這是一定會影響到選手發揮的 ,可菲爾普斯非但沒有受到影響, 反而再次打破了世界紀錄 ,簡直就是牛掰呀!

事後人家說自己曾經進行過黑暗游泳訓練,當時只是按照過去練習過的無數次的動作,滑臂蹬腿罷了,黑暗中何時折返 ,何時觸壁上岸,那都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

突然想到一句話 ,你必須非常努力 ,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說的是一個意思 ,人家成功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 而這個科學依據呢就是習慣,沒有人會否認習慣的力量, 就像有二木每天都想早起, 卻總會連續摁掉了四個鬧鐘後繼續睡覺,立志要練出八塊迷人的腹肌 ,喊著口號,下班呢,買了啤酒和炸雞。 N次下定決心不再拖延了, 可每晚刷了幾集美劇後又看了一宿的微博朋友圈。

不得不承認 ,習慣力量之大, 簡直大到無法控制 ,難道這真的是我們意志力不強嗎 ?還能不能有辦法改變呢?

最近在讀一本書《習慣的力量》,突然明白我們之所以在養成好習慣和改正壞習慣上屢戰屢敗,更多的是因為對於習慣的認識太過膚淺,日常生活中, 那些看似精心考慮而作出的決策選擇, 其實都是習慣的結果。

比如說 ,我們早上如何穿衣 ,晚上如何入睡 ,早餐吃什麼, 如何工作, 是否鍛鍊,或者下班後是否吃零食喝啤酒,或許我們並不記得自己的這些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但是一旦這些習慣在大腦中形成了 ,就會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無論我們是否能夠意識到 他們的存在, 所以說人們常說的習慣塑造性格 ,性格成就命運 ,可不是鬧著玩的。那些從小就培養了良好習慣的牛人 ,人家根本沒有刻意要和我們拉開距離 ,而是已經習慣了優秀的樣子,而優秀本身也是一種慣性行為。

同時大量的科學實驗表明 ,壞習慣一旦養成是不能根除的,雖然習慣不能被根除 ,但是我們卻可以用另一個好習慣來代替他,就好比你想結束一段舊戀情的最好方法就是抓緊進入一段新戀情 。

我們那些無意識中做出來的慣性行為,都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

舉一個例子

聽到手機叮咚一聲的微信提示聲 ,這就是暗示, 你就忍不住去翻看手機了, 然後呢 ,不知不覺的就刷了十幾分鐘的朋友圈 ,又看了十分鐘的微博, 這就是慣常行為,你的大腦其實非常的渴求這樣的慣常行為來得以分心和休息,這便是獎賞, 而在這個過程中呢, 你發現自己根本沒參與決策 ,因為他已經成為了你的習慣。

暗示——慣常行為——獎賞

這種迴路幾乎能將我們生活中的很多行為進行分解

一做到沙發上, 這就是暗示, 開始玩手機 ,這就是慣常行為 ,一下班,這是暗示, 就去健身房鍛鍊,就是慣常行為,而各式各樣的獎賞, 比如說玩手機的愉悅呀,瘦身成功後 ,街頭美女對你放電的美妙感受,就是驅使你做出該行為的動力。

看到這裡 ,我們似乎找到了一種可以建立良好新習慣的方法。

尋找一種簡單又明顯的暗示, 比如 要養成每晚看書的好習慣 ,那麼就把書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你一看到它或是一鑽進被子,得到了要看書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