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141歲臨死前反覆叮囑這個藥方不能留在世上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遙遊》。

彭祖是上古長壽的代表,據說他活了800歲,彭祖的事蹟和傳聞在史書當中都有記載,不過現代專家認為,夏朝早期流行“小花甲計歲法”,也就是60天為一年,按照這些演算法彭相當於今天的130歲。

藥王孫思邈,141歲臨死前反覆叮囑這個藥方不能留在世上

古代平均壽命不高,130歲已經是“與天同壽”了,彭祖能夠長壽跟他的養生術有關,而養生跟醫學、道術又息息相關,縱觀華夏5000年曆史,大部分長壽之人,都是醫學家、道家傳人。

藥王孫思邈、武當派開山鼻祖張三丰都是極為高壽之人,他們在民間也留下了一個個傳說。

孫思邈出身貧寒,小時候又是一個藥罐子,家裡面為了治他的病掏空了家底,每每去尋醫問藥孫思邈都會聽到父母為了醫藥費煩惱,他因此也立志學醫。

藥王孫思邈,141歲臨死前反覆叮囑這個藥方不能留在世上

孫思邈天資聰明,7歲那年就認識一千多個漢字,根據《舊唐書》記載西魏大臣孤獨信非常看重孫思邈,稱他為“神童”,18歲他已經精通一些基本醫學,也給鄰居看病。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一說,孫思邈同樣也精通道家典籍、莊子學說,他也求仙問道,還將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在一起製成粉末,用來發火煉丹。

自孫思邈開始行醫,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在懸壺濟世時,又苦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這些古代醫書,他自己又鑽研出了一套針灸法,他以針灸作為藥物的輔助方法。

藥王孫思邈,141歲臨死前反覆叮囑這個藥方不能留在世上

孫思邈認為: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愈。

他靠著針灸還救了不少的人,最有名一個典故便是一針救母子二人。

唐貞觀年間,長孫皇后懷孕了十個月但還是沒有分娩,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太醫院的名醫診斷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結果,大臣徐茂功聽說民間有一位“神醫”孫思邈,就將他推薦給了太宗。

唐太宗雖然不信這些民間醫生,但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立刻派人將孫思邈請進宮中,由於古代有著“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束縛,孫思邈就透過一根絲線診斷皇后的脈象,一番端量後,在左手一個穴位上紮了一針,長孫皇后感到一陣疼痛,很快有了分娩的跡象。

藥王孫思邈,141歲臨死前反覆叮囑這個藥方不能留在世上

唐太宗大喜,希望孫思邈能夠留在太醫院,然而孫思邈作為一個醫學家,一個散修道士,他更加熱衷於尋訪山川,因此就拒絕了官職,唐太宗更加欣賞孫思邈,後來他還親自登上五臺山去拜訪孫思邈,賜頌詞一首,如今在藥王山還留有“唐太宗賜真人頌”古碑。

40歲時,孫思邈隱居太白山,學“神農嘗百草”,又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用畢生精力編撰了中醫藥名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至於他的年齡頗有爭議,一說125歲、二說141歲、三說165歲,根據《北史》、《周書》等諸多文史資料記載,現代主流專家以141歲為準,彭祖都能活130歲,精通醫學的孫思邈應該也不會太差。

藥王孫思邈,141歲臨死前反覆叮囑這個藥方不能留在世上

在孫思邈臨終前,還有一個典故,據說他叮囑家屬和弟子一定要銷燬一張藥方,若是在民間遇到也要銷燬:“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這張藥方自然不是什麼長壽藥方,而且五石散。

很多人應該聽說五石散,吸食五石散能讓人在短時間內體力增強,感到神清氣爽,但它是用礦物質煉成的,長時間服用,身體就會積累毒素,最終毒發喪命,雖然孫思邈呼籲要銷燬五石散藥方,然而到明代依舊還有五石散藥方。

藥王孫思邈,141歲臨死前反覆叮囑這個藥方不能留在世上

乾隆也熱衷煉丹,古代韓國公開一條史料,他們認為乾隆為了增強體力,可能也服用了五石散,結果導致倉促離世,《清史稿》當中也是極力的避諱乾隆的死因,倒是乾隆死後,道教就遭到了打壓,在一些私人編寫的史料中,紛紛提到乾隆“五竅流血”暴斃而亡,從這點來看,他服用五石散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也是為什麼孫思邈要反覆叮囑人們銷燬五石散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