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這首老南京人從小就會唱的童謠,說的就是環繞南京的明城牆。

細數起來,從明代開始,南京明城牆已經跨過了六個多世紀,整體包括明朝時期修建的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如今多指儲存完好的25。1公里京城城牆,不僅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垣,也是世界第一大城牆。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不同於北京和西安城牆遺留下來的分段式,南京的城牆較為完整,它圍繞著整個城市,部分與秦淮河相連,乃南京山水城林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使得南京的城牆在現代不完全是作為古建築而存在,也是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和休閒好去處。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在南京工作的那幾年,沒事喜歡去明城牆周圍走一走。無論春夏秋冬,那崎嶇不平的城牆上、城門洞裡,總有來此或鍛鍊,或散步,或自娛自樂吹奏樂器的南京人。而面對遊人,亦是興致勃勃地主動要求帶大家去看看城牆下面的風景。也許在他們心中,都藏著難以割捨的城牆情結吧。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六月,江南的梅雨季節如約而至,南京也不例外。剛才還晴天,一會就驟雨,時不時開啟的看海模式,成了南京人每年都要吐槽的樂子。我卻獨愛雨中的金陵,特別是從神策門至太平門這段城牆路,簷下聽雨、雨中賞荷、雨落寺院……到處被雨澆透的植物與歷史遺蹟並存,於千萬條水流中百看不厭。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其實這段,也的確是明城牆精華線路,沿途能欣賞南京“山水城林寺”的多樣風景,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熱愛徒步,不妨用雙腳丈量它的每一寸磚地。具體路線為:

和平門(神策門公園)——大樹根(玄武湖隧道)——玄武門——臺城(解放門)——臨湖廳(玄武湖公園古閱武臺附近)——太平門(九華山公園東門)(登城口:和平門、大樹根、玄武門、臺城、臨湖廳、九華山公園),全程約5km。

踞於城牆東北角的神策門,民國時期改為和平門,如今它常常被忽略在南京火車站的人流中。“內十三,外十八,一個門栓朝外插。”南京的順口溜裡,就把神策門的地勢險要生動描繪出來,明城牆中十三座城門唯有這座將甕城設立在外,凸顯了朱元璋的“因地制宜”。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斑駁的城門四周,佈滿青綠色的蔓藤,雨季一來,更顯滄桑。登上城門,沿著步道可以循到甕城的每個角落,城樓上的垛口也與眾不同,斜角式的垛槽數百年來依然堅固,時刻洞察著城外的分毫。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過了神策門段向臺城段走,是南京人口中“明城牆精華中的精華”:東接紫金山,北攬玄武湖,南觀九華塔影,西聞雞鳴寺黃牆青瓦,南京第一高樓紫峰大廈也悄然冒出頭來。一邊山水相依綠樹繁茂,一邊高樓林立極盡繁華,將南京的新與舊彰顯無遺。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相較於神策門的清靜,臺城段就熱鬧多了,這裡的美景吸引不少攝影師前來拍照。而煙雨中的臺城愈發仙氣,腳下溼漉漉的青磚,城牆上古老的火炮、投石車,黛瓦上匍匐的火紅凌霄花,似乎都在述說著600多年前的故事。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據說以前,可以從臺城爬出去,到玄武湖邊,若是趕上月夜有影子陪伴,夠美好的。如今可不成了,從解放門去往雞鳴寺倒是很近,櫻花盛開的三四月,雪白櫻花與黃色建築相映,尤為吸引人。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雞鳴寺算是四百八十寺之首。這座寺廟很小,依山而建,一朝朝皇帝重新改建,幾次毀於戰火更迭。最早雞鳴寺的入口在山門處,而今改為大殿前,藥師佛塔在寺院的後方。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拍攝時,杭州雷峰塔已毀,尚未修復。這裡便是劇中雷峰塔的取景地。雨季去看雞鳴寺,自然也頗為應景了。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至於玄武湖,沿湖的楊柳依依自是不用多說,六月過半後荷花也忍不住陸續開放。園內荷花規模較集中的是和平門、太平門、櫻環洲之間的內湖及翠洲等地方,時常能遇到蜻蜓、螳螂等各種小精靈。伴著清風徐來,湖面泛起陣陣漣漪,彷彿那個“金陵”又回來了。

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用最佳徒步線路記錄初夏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