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將、發脾氣對身體也有這樣的好處!但這些情況需要注意

人們常說:福之禍所依,禍之福所致。

意思是,好事、壞事其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有時候你認為壞的事物,最終可能是好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被人們認作是壞的習慣,若控制在適度的範疇,也會成為對我們健康有幫助的好習慣,比如打麻將、發脾氣等。

一、打麻將

一提到打麻將,很多人下意識就覺得:浪費時間、好賭無作為。

但其實,偶爾打打,有益身心。

首先,打麻將能預防老年痴呆。打麻將時,一手摸牌,一手碼牌,腦子還要想著如何胡牌,手腦並用,能強化手腦協調,促進腦部發育,對預防老年痴呆症有幫助。

其次,一些老年人社交活動少,偶爾打打麻將,既能打發時間,還能結識更多的朋友,豐富晚年生活。而且,人一旦有事做,有人聊天,心情愉悅,身體、心理自然也就更健康了。建議:閒來無事時,不妨約上三兩好友一起打打麻將。

需注意,打麻將的時間不宜過長,尤其避免一打便是三四小時。太長時間坐著,腰椎及其附屬結構易發生老化、退變,引起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病。建議每30~40分鐘就要起身走一走,或伸伸懶腰。另外,麻將應作為偶爾為之的娛樂方式,切忌沉湎其中,以免忽略了家人,疏遠彼此關係,導致爭吵的發生。而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不能受外界強烈刺激的患者,最好不要參與打麻將,以免引發疾病。

二、發脾氣

很多人認為,脾氣是一種不良的、帶有怨怒的情緒,不應當發出來。但其實,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達。脾氣上來時,偶爾發洩出來,對身體也有一些好處。比如,很多人遇事時,總喜歡忍一忍,哪怕與自己不對付也是。結果,長期得不到宣洩,鬱結於心,吃不好,睡不香,情緒過於壓抑,便容易引發神經性頭疼、焦慮、精神緊張、抑鬱等。但當脾氣一出,頓覺渾身舒坦,焦慮、鬱悶的情緒也跟著散去了。

而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適度的發怒比壓抑怒火更有利於減輕壓力,保護心臟不因情緒壓抑而受到傷害。

但需注意,脾氣可發,但不建議頻發。

從中醫角度看,怒傷肝,長期處在生氣、焦慮等不好的情緒中,會損傷肝臟。

若是經常動怒想發脾氣的人,不妨在下次發脾氣前,試著深呼吸,能幫助調節自己的情緒。

三、賴床不起

人在睡覺時,大腦皮質處於一種休眠、抑制狀態,各項生理功能維持著低速運轉,代謝水平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如果睡醒後馬上下床或起床動作較大,可能損傷頸部肌肉頸膜和韌帶,導致頸椎小關節錯位,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椎動脈缺血,出現短暫性腦供血不足,還容易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生意外。

建議:晨起醒來彆著急起床,賴一賴床,待身體各項機能慢慢甦醒後再起也不遲。賴床時,也可以有意識地伸懶腰,能促使血液迴圈加速、氧氣供應增加,讓疲勞感得以緩解。

四、愛抖腳

民間俗語說:“男抖窮,女抖賤”,抖腳一直都被視作不雅的動作。但從醫學上看,抖腳並不是壞習慣,尤其是對於久坐,或缺乏運動的人來說,益處還不小。久坐、長期平臥或缺乏運動者,其下肢肌肉容易鬆弛,甚至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尤其是中老年人,其血管彈性差,容易導致下肢血液迴圈不暢、血流速度緩慢,進而增加深靜脈血栓生成的風險。而抖腳可促進下肢血液迴圈,加速血液流動,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所以,平日裡可以經常抖抖腳。溫馨提醒:抖腳這動作最好私下做,不然可是會遭人嫌棄哦。

五、慢性子

“你做事怎麼這麼慢?”“都不知道你這慢吞吞的性子學誰的!”想必不少人都聽過這樣的吐槽。然而,做事溫吞,真的不好嗎?非也。常言道:“慢性子人壽命長”。這話還是有道理的。比如,吃慢點。吃飯太快,食物被囫圇吞進肚子裡,胃還沒來得及感受飽感,就又被塞進了食物,一不小吃就吃多了。

此外,進食過快,容易加重胃的負擔,不利於消化。反之,若能放慢吃飯速度,對食物進行充分咀嚼,能幫胃減輕負擔。再比如,說慢點。說話過快,容易讓人情緒變得激動和緊張,促使交叉神經興奮,造成血管收縮。這點上,有慢性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以免引發或加重高血壓、心臟病等,嚴重時,還將危及性命。當說話的語速慢下來時,人的大腦安靜,肌肉放鬆,氣血暢通,身體各部分機能也將更協調的運轉。

六、“摳門‘’

對於摳門、不愛花錢的人,我們常嗤之以鼻地罵一聲:吝嗇鬼。但其實,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摳門、吝嗇些,也是有好處的,比如——

1。摳油鹽量

有些人口味重,飯菜通常油多鹽多,而吃得過鹹,容易給腎臟帶來負擔;吃得過油,又會引起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而摳門的人,倒油、撒鹽總是小心翼翼,也就儘量避免了油鹽攝入量超標的情況。

2。摳菸酒錢

菸酒有害健康,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都戒不掉。若是摳門之人,大多不捨得花錢買菸酒,其實也是在間接拒菸拒酒,對自身健康是好是壞,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