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近年來,清宮戲成為影視劇的一大題材,高峰時滿屏“甄嬛”,以至於好多年輕人的歷史都是從電視劇裡學來的。其實,電視劇都是演繹,有時跟史實相去甚遠。過年了,咱們這回就聊聊歷史上清宮過年的一些講究吧。故宮在今年的“紫禁城裡過大年”的開年大展上介紹了很多清宮年俗,覺得很有意思,小編彙總起來供大家分享,也算是故宮春節攻略第一波。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福”字是上到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喜歡的一個字,象徵好運與幸福。不論王公大臣、帝王將相還是老百姓也都渴望得“福”。據《養吉齋叢錄》記載,清朝皇帝每年從農曆十二月初一開始,內廷詞臣就要撰擬各宮準備懸掛的吉語。當天,皇帝還要開筆題寫“福字”,第一個福字需懸掛在乾清宮正殿,其餘則貼往宮內各處,並賜給王公大臣等,由於是皇帝的御筆親書,大臣都以能得到“福”字為榮。乾隆時期有位清朝官吏王際華蒙受恩寵,接連得到的“福”字有24張,高懸在自家屋子並將此屋命名為“二十四福堂”。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明窗開筆”本為“元旦開筆”,是新年求得好彩頭的一種民間習俗。這一習俗後來被雍正皇帝引入紫禁城,也在每年大年初一子時進行開筆,不過皇帝們的開筆儀式自然比民間的莊重複雜得多。養心殿暖閣之中,皇帝要當著文武官員,書寫大大的福字,以及天下太平,民安樂業等吉祥語,預示一年國泰民安。如果恰逢萬歲爺心情好,還會將親筆書寫的福字賞賜給隨行的官員。受賞也是有講究的,傳旨太監要高舉福字繞大臣一週,寓意“福滿身”。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春節除了“福”字,春聯、門神自不必少,每年的農曆12月26日,宮裡就開始在各處懸掛、張貼門神、春聯了。宮裡除了紅底的對聯外,還有滿族獨有的白絹書寫的白底黑字春聯,源自於滿族“尚白”的習俗。門神也大多用絹制,上面用貼金、泥金描畫,可以說有點3D立體效果。雖然皇宮內花銷無度,但在門神、春聯上還是節省的,次年的二月初三,摘下儲存,來年迴圈利用。在《延禧攻略》、《甄嬛傳》都提到的“宮訓圖”,也是在年時候在東西六宮懸掛的,以示訓誡。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大年三十兒一過,就是新的一年啦,大年初一的拜年在宮裡叫“元旦朝賀”。皇帝一大早就得起來祭拜祖先、祭祀神佛及薩滿後,在雍正帝后又有了元旦開筆的習俗。這些流程都進行完了之後,清帝才有了些許的休息時間,才可以進早膳。此時的故宮午門外,所有王公大臣早早再次等候多時,待皇帝更換為最為正式的明黃色袞服御駕親臨。中和韶樂響起,皇帝到太和殿升寶座坐好,慶典開始,百官皆跪,接受文武百官的集體拜年。在太和殿受過百官朝賀,皇帝還要回乾清宮接受后妃賀年。最後是皇子、皇孫向皇帝行禮賀年。到此,皇宮裡的大拜年才正式結束。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過年是喜慶的日子,自然少不了團圓聚餐,清宮裡的聚餐叫做“筵宴”,說起來可是熱鬧非常。除夕宴席,皇帝跟我們百姓一樣,透過傳統家鄉菜餚來慶祝節日,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除夕家宴食材清單,御用一桌酒席用豬肉65斤,肥鴨1只,菜鴨3只,肥雞3只,菜雞7只,豬肘子3個,豬肚2個,小肚子8個,膳子15根,野豬肉25斤,關東鵝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雞6只,魚20斤,鹿尾4個,大小豬腸各3根。大菜之外還有小點心、滿族油炸麵食“敖爾布哈”、鴨子餡包子、米麵點心等小吃。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過年吃餃子,現在我們都是大年三十兒當天0點餃子下鍋,宮裡的年俗可不是這樣,吃餃子的時間就不同。民間除夕夜吃餃子是在子夜時分,但在皇宮,元旦子時皇帝要在正寢宮中朝祭夕祭神位前點香行禮,祭祖禮佛,到凌晨3時結束一切祭拜儀式後才吃餃子。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我們今天常說的“滿漢全席”就是除夕、元旦、皇帝萬壽等所賜酒席的合稱。《大清會典》中滿席分四等,因滿族人愛吃麵食,席上的點心就有玉露霜、方酥夾餡,大餑餑六盤,小餑餑兩碗,紅白饊子三盤,乾果十二盤,鮮 果六盤,福祿馬四碗,鴛鴦瓜子四盤 ,磚鹽一盤。席高一尺二寸,將桌子堆疊的如此高度,看上去肯定琳琅滿目。

故宮裡的年味,紫禁城開啟春節過年模式,穿越時空領略皇家年俗

2019年1月9日下午1點30分,在故宮養心殿修繕時候,在養心殿西配殿南山牆前簷金柱磚雕透風內發現兩份清宮春節曲目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