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障礙讓聽障群體"看見聲音"

資訊無障礙環境與聽障群體需求有差距

如何突破障礙讓聽障群體“看見聲音”

本報記者 趙晨熙

本報實習生 凌依

青春靚麗的外形,流利的表達,如果不是耳朵上的人工耳蝸,很難發現李可是聽力殘疾人。

24年前,一歲半的李可被診斷為裸耳聽力一級殘疾,經過康復訓練加兩耳佩戴人工耳蝸,李可能夠和健全人進行正常交流,但在植入人工耳蝸前,她的世界幾乎可以說是一片寂靜。

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我國聽力殘疾人有2780萬,其中單項聽力殘疾2004萬。

由於殘障特徵不明顯,資訊無障礙基礎設施缺失,聽力殘疾人在日常生活中時常遭遇不便和尷尬。李可說,僅從外表來看,與一眼就能識別的肢體殘疾者不同,聽力殘疾往往更加隱蔽,這使得他們看起來與普通人並無太大差別。然而,一旦遇到問題需要與人溝通時,聽力障礙就像一堵“玻璃牆”,阻斷了聲音的傳播和資訊的獲取。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為聽力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提供了極大便利,但《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聽力殘疾人的資訊無障礙需求仍然難以得到滿足。

聽障群體需要專屬“盲道”

“家裡人下載音書,我們可以一起聊影片了,有字幕提示,再也不怕聽不清他們說啥了。”

“各位好,我是聽障人士……跟父母說話時明顯進步很大,畢竟在大學裡沒怎麼說話,現在有音書陪我,我真的很感激。”

……

在應用商店裡的“音書”App評論區,有一些來自聽力殘疾人的評論。記者在下載使用後發現,正如這些評論所言,藉助於這個App,聽力殘疾人可以更方便地和他人進行交流。

音書的創始人石城川,也是一名聽力殘疾人。2016年,大學畢業僅一年的他,成立了致力於透過人工智慧技術讓聽障人與健聽人實現高效溝通的音書科技。

談起成立公司的初衷,石城川說希望用自己所學,為聽力障礙人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城市中的公共設施,比較少考慮到聽障人群的需求。盲道給視障群體使用,坡道為肢殘人士準備,那麼我們聽障群體的無障礙設施又是什麼呢?我要改變這種現狀,打造一條聽障群體專屬的‘盲道’”。

這款專為聽力殘疾人設計的溝通軟體,包含無障礙溝通及言語康復兩個板塊,採用的語音識別技術可幫助聽障人士獲取4米內人說話資訊、電視、電腦、音箱等揚聲器的聲音。

在李可看來,這個App最實用的一項功能就是實時字幕功能,軟體能將接收到的語音轉化為文字,“我們不僅可以依靠這個功能現場溝通,還能透過聲音轉文字的方式‘聽’到一些沒有字幕的節目”。

“除了音書這種專為聽障人士設計的App以外,微信、釘釘、飛書等App都具備語音轉文字的功能,而且準確率非常高。藉助這些軟體,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和別人溝通時,基本沒有障礙。”李可說,手機安裝了這些App之後,就好像自己裝上了“耳朵”。

網路直播無字幕變“默劇”

在幫助聽力殘疾人獲取資訊方面,網際網路技術功不可沒。但不可否認的是,依然有一些網際網路產品忽視了聽力殘疾人的感受,讓這個群體在網際網路世界的行走變得不那麼自由。

李可在一些網站進行線上學習時發現,一些課程並沒有配備字幕。雖然佩戴了人工耳蝸,但也只能聽到部分聲音,學習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可想而知,對於那些沒有條件植入人工耳蝸的聽障人士而言,這種‘無聲’的課程只能讓他們選擇放棄”。

對於很多聽障人士來說,當下火熱的網路直播也成了不明所以的“默劇”。記者在多個短影片平臺發現,一些電影、電視劇的短影片,都在剪輯後配有字幕,但在直播頻道,卻往往只有主播的聲音而沒有字幕。當使用者以文字方式向主播提問時,絕大多數主播都會透過口述方式回答,只有少部分主播會舉起一些含有提示和告知內容的牌子。

“直播具有即時性,配上字幕難度較大,我們可以理解。但還是希望一些影響力較大的直播間可以考慮配備實時的語音轉換為文字的工具,這樣聽障人士也能參與其中,享受網路直播帶來的樂趣。”李可說。

李可坦言,其實她更希望所有軟體和節目都能普及字幕,畢竟對於他們這個群體而言,這是“為數不多”的可以獲取資訊的途徑。

促進手語翻譯推廣普及

6月28日,中國殘聯、國家語委共建的“國家通用手語數字推廣中心”“國家通用盲文研究和推廣中心”正式成立,將在“十四五”期間加強手語盲文規範化、資訊化、標準化建設,大力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為聽力和視力殘疾人提供無障礙的語言文字服務,提高他們戰勝殘障、學習文化技能、融入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之所以大力推廣國家通用手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對很多聽障人士而言,手語是他們獲取資訊最直接也是最準確的一種方式。

2012年8月1日起施行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明確規定,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電視臺應當創造條件,在播出電視節目時配備字幕,每週播放至少一次配播手語的新聞節目。

然而,這一規定在現實中很難落地。李可發現,除了央視等少數幾家電視臺會在播放新聞時配備手語翻譯人員,很多電視臺並沒有做到“每週播放至少一次配播手語的新聞節目”。

“儘管現在的新聞節目基本上都會配有字幕,但字幕並不能完全替代手語。例如,對於那些視力不好的殘疾人或者老年人而言,看字幕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個時候,手語就顯得很有必要。”李可說,新聞節目配備手語翻譯,應當作為一項制度固定下來,這樣可以讓更多的聽力殘疾人能夠及時獲取新鮮資訊,與社會保持緊密聯絡。

升級改造政務服務大廳

作為一名聽障人士,北京市民陳晨在家人的幫助下開了一家小店,雖然生意可以由家人幫忙打理,但是在執照辦理等環節上,必須他本人到現場辦理。

以往在辦理過程中,陳晨必須有家人或朋友陪同,辦理過程中有時需要使用手機或者紙筆進行交流,即便是一件簡單的事務,由於溝通上的難題,往往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

但讓陳晨感到欣喜的是,這樣的苦惱在近期得到了解決。

幾天前,陳晨去辦業務的時候注意到,在服務大廳的特殊群體服務檯上擺著一臺類似電腦大小的液晶顯示器,工作人員告知這是一臺遠端手語翻譯機,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陳晨對著機器用手語“說”出了自己想要辦理的業務,機器進行精準翻譯後,工作人員帶著陳晨去無障礙愛心視窗辦理了業務。令他驚喜的是,那裡進行業務辦理的工作人員,可以很熟練地用手語跟他進行交流。

記者瞭解到,從2019年11月開始,北京市政務服務大廳就開始陸續啟動無障礙改造。據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披露的訊息,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462個政務服務大廳已基本完成無障礙改造。